首页  > 在线词典   »  木石的解释

木石的释义

拼音 mù shí

词语 木石


基本解释

木石[ mù shí ]

⒈  树木和山石。

⒉  指木头与石头。

⒊  比喻无知觉、无感情之物。

⒋  指刑具。

⒌  指山水画。

⒍  指宫室等建筑工程。

⒎  枳椇子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树木和山石。

《孟子·尽心上》:“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唐 杜甫 《水会渡》诗:“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明 魏学洢 《核舟记》:“明 有奇巧人曰 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⒉  指木头与石头。

《三国志·魏志·刘馥传》:“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
《红楼梦》第十六回:“其山树木石虽不敷用, 贾赦 住的乃是 荣府 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

⒊  比喻无知觉、无感情之物。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四:“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躑躅不敢言。”
《周书·文帝纪上》:“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王世名 身穿囚服,一见两大尹即称谢道:‘多蒙两位大人曲欲全 世名 一命, 世名 心非木石,岂不知感恩。’”
鲁迅《集外集拾遗·两封通信(复魏孟克)》:“我不是木石,倘有人给我一拳,我有时也会还他一脚的。”

⒋  指刑具。 《晋书·王坦之传》:“时卒士 韩悵 逃亡归首,云‘失牛故叛’,有司劾 悵 偷牛,考掠服罪。

坦之 以为 悵 束身自归,而法外加罪,懈怠失牛,事或可恕,加之木石,理有自诬,宜附罪疑从轻之例,遂以见原。”

⒌  指山水画。

宋 陆游 《游昭牛图》诗:“游昭 木石师 李唐,画牛乃自其所长。”

⒍  指宫室等建筑工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徐充容 ﹞諫曰:‘ 玉华(太宗 所造 玉华宫)创制……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岂无烦扰之弊?’”
《元史·武宗纪一》:“以 中都 行宫成,赏官吏有劳者……死於木石及病没者,给钞有差。”

⒎  枳椇子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餳,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甜美如餳蜜,一名白石,一名白实,一名木石,一名木实。一名枳椇。”

国语辞典

木石[ mù shí ]

⒈  木和石。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

⒉  山。

如:「木石之怪」。

⒊  比喻没有知觉、感情的东西。

《宋书·卷八三·吴喜传》:「人非木石,何能不感。」

字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