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词典   »  五色旗的解释

五色旗的释义

拼音 wǔ sè qí

词语 五色旗


基本解释

五色旗[ wǔ sè qí ]

⒈  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华民国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组成,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因民国初年由北洋军阀控制政权,故亦用以代指北洋军阀的统治,或借指北洋军阀。

引证解释

⒈  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 中华民国 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组成,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八:“乡下人们对于城里挂着‘龙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关心的。”

⒉  因 民国 初年由北洋军阀控制政权,故亦用以代指北洋军阀的统治,或借指北洋军阀。

鲁迅《而已集·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
鲁迅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更何况这位 常燕生 先生满身五色旗气味。”

字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