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中医杂记   »  安慰剂效应新探

安慰剂效应新探

来源:

患者信任不疑地吃下了药,病情果然有所减轻。殊不知,那个药丸只是淀粉加葡萄糖制成的“假药”。这种称为“安慰剂效应”的现象在医学实践中十分常见,但人们并不清楚其原理。意大利科学家说,他们在一项最新试验中观察到了安慰剂效应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显示该效应有着生理学基础。
安慰剂由没有药效也没有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制成,外形与真药相像。将安慰剂冒充真药使用也可能产生疗效,甚至产生某些副作用。每一种新药在投入使用前都要进行对比试验。如果其疗效比起安慰剂来并无显着优势,就没有实用价值。
意大利都灵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试验中给帕金森病患者注射普通的生理盐水,结果发现他们的神经细胞出现了与接受药物注射时同样的反应。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病人大脑中缺少多巴胺,导致丘脑底核等区域的神经细胞异常兴奋,患者出现肌肉僵直、震颤和行走困难等症状。此前的研究曾发现,安慰剂能够通过提高脑部多巴胺水平来产生疗效。而意大利的科学家对此提供了新的证据。
研究人员给患者注射脱水吗啡。这种物质能使患者脑部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平静下来。大约24小时后,研究人员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给他们做手术,在其丘脑底核部位植入电极。每个电极所带的传感器能够监测约100个神经细胞的兴奋情况。在手术过程中,研究人员给患者注射安慰剂。结果,生理盐水也能使神经细胞平静下来,效果与脱水吗啡几乎相同。这一现象不能用脱水吗啡在脑部的残留来解释,因为脱水吗啡的效果只能维持1个小时。
研究人员说,安慰剂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生理反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认知”假设,患者期待药物起作用的心理激发了生理反应。另一种是“条件反射”假设,患者所处的医疗环境引起了生理上的条件反射。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