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成功仁者寿
来源: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横断面”,是个人微观环境的直接影响源。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10000人的个案记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门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的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美国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对数千名被解雇的男女进行了综合调查,发现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人高出两倍多;对每年调动人员的调查发现,因人际关系不好而无法施展其所长的占90%以上。除了工作外,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保健养生。我们该如何游刃于繁冗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做好保健养生呢?孔子提出的“仁”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仁”者,以“爱人”为主体,以“博施济众”和“推己及人”为两翼。一个人要想自己事事行得通,首先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要想自己站得住首先要帮助别人站得住,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时,一个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是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犹若锁链一般,环环相扣套在一起,其间的心理相容与排斥是互为对等的。一个人置身于社会生活中,如果能诚心友好地对人,主动助人,必将获得对方的感激与善意的反馈,使彼此信赖,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维持心理平衡的基础。
人的身心是个统一的整体,健康是生理与心理互相作用的结果。从现代身心医学看,在身心致病过程中,心理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有些疾病,虽起病于生理,但不良心理因素往往使之激化;有些疾病很可能就起病于心理。因此,我们要维护健康,活得有生气,心底必须存有“仁”字。
我国已故著名儿科医生董廷瑶90岁高龄时,耳能听,目能视,腰背挺,血压不高,每周出诊三天半。人们向他请教健康之道,他说:“我有今日之健,也许是待人宽厚,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专心工作的缘故。老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所以,我工作虽忙,能过午不知饥……我禀性耿直,心怀坦荡,这本很容易得罪人,偶有情绪,每作比喻,借以平静。平时考虑业务多,计算物质少。在十年动乱中虽遭迫害,自思一生治病救人,问心无愧,精神上还能保持稳定。”
董老这席朴实无华的话,既是“仁”者寿的诠释,又是“仁”者寿的印证,确是至理名言。
老年人如何做到心底存“仁”?萧伯纳说:“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因此,老年人延年益寿,应以“仁”字当头,发挥余热,遗泽于民。从小的方面来说,老人在家庭要宽厚待人,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人操持一些家务;掌好家庭的舵,教育晚辈勤劳、诚实、和睦相处;与家人共患难,同欢乐,把家庭建设成为社会的一个健康的细胞。从大的方面来说,老人应运用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运用自己的影响,发挥余热,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们,解决一些困难,主持公道,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