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困住了乙肝治疗----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传染科主任谭德明教授
来源:
“耐药”困住了乙肝治疗----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传染科主任谭德明教授
2003年11月07日 |
梁女士3年前体检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当时肝功能正常,没有做任何治疗。2年前她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的表现,开始服用护肝片等保肝药物,并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抗病毒药拉米呋定治疗。用药1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3个月后乙肝DNA转阴,这一结果让她和全家人都非常高兴。可是,近期的一次检查却发现她乙肝又复发了,她又一次陷入恐慌之中。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传染科主任谭德明教授说,在门诊他常常遇到像梁女士这样的病情“反跳”的患者。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有下面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对乙型肝炎的治疗缺乏正确认识。许多乙肝病毒感染者迫切追求所谓的“转阴”治疗。他们不了解抗病毒药如拉米呋定有一定的临床适应症,需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不了解抗病毒药并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近来还有一些“小三阳”患者,不论其是否适用,到医院就要求使用拉米呋定治疗,甚至自行在药店购买服用。不规范用药,加上不定期进行检查,很容易引起病毒变异或发生停药后“反跳”的情况。
二是医生缺乏抗病毒药使用方法的正规培训。由于一些抗病毒药如拉米呋定对乙肝病毒强有力的抑制作用,病人服用后HBVDNA很快转阴,肝功能很快恢复,使得对于乙型肝炎束手无策的医生看到了希望,所以一些医生一碰到乙肝病人就用拉米呋定。但他们不了解拉米呋定长期应用后会带来病毒变异,更不知道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三是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品种单一。如果在使用青霉素治疗某种细菌感染时发生了耐药,可能改用红霉素治疗,红霉素耐药后还可改用其他抗生素,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层出不穷。但目前有效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仅有可数的几个:拉米呋定、干扰素、苦参素,一种抗病毒药物耐药了,可更换的余地非常小,医生手里能用来对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武器的确是太少了。产生耐药性后,原来受到抑制的病毒又重新活动起来,由于病毒的重新活动,激发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并使肝病复发。因此,临床上首先发现的是乙肝病毒DNA重新转阳及水平升高,继之发生病人的转氨酶升高,有的病人则转氨酶可能升高不明显。极少数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肝病恶化。
谭教授指出,要让患者更多地理解乙型肝炎的治疗困境及抗乙型肝炎药物的缺陷,正确应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乙型肝炎,才能让病人更好地走出治疗乙肝的误区。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