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药何时才能寻常见
来源:
“开心人”药房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让沪上老百姓受益匪浅,甚至有一家药业“巨头”也跟进开设平价药店,一切似乎都说明又一场药品降价潮已呼啸而至。然而,坏消息也接踵而来,有报道说太原一平价药店开门揖客头一月便日赔千元,石家庄某平价药店遭遇“人人喊打”被封杀。关于平价药店的种种困境,媒体的报道很多,无非是同业因自身利益受损群起而攻之,生产厂家和供货商顶不住压力被迫停止供货,至于更深层面的原因则鲜有触及,即便偶有牵涉也是语焉不详,一笔带过。其实,平价药店的破冰之旅从一开始就注定要遭受磨难,因为它要打破的是一个长期盘踞药品经销领域的利益群体的“金饭碗”,要改变的是一种扭曲而顽固的市场环境。
笔者在惊讶于改革开放20多年后和入世一年多的今天,药品市场仍然还在被诸多盘根错节的中间环节层层盘剥的同时,不由得心生两大疑问,不吐不快。
药市“食物链”何时雪崩
据说医药产品进入零售药店的通路有9个环节,在“正常”的药价中,厂家由原料、利税等构成的正常成本占比仅为10%,零售利润占比为15%,75%的中间利润被各种环节瓜分。这条不折不扣的“食物链”构成的奇特之处在于其中间利润的巨大空间,谁能想到厂家和零售商的利润占比竟会如此之低。“75%”的占有者无疑就是目前药价虚高的“罪魁祸首”、平价药店的最大“反对派”,也是“食物链”上的主要蚕食者。
从目前药品流通状况看,对那些层层叠叠的中间环节而言,享受药品这个饕餮大餐绝对心安理得。殊不知他们这种完全扭曲的利润盘剥注定会寿终正寝。业内认为,有两种方式将成为未来药品流通的主流:一是生产企业直接联系销售终端,二是在两者之间加一个大型批发商。不管将来两种形式哪一种占主流,有一点可以确认,中间环节大量减少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食物链”雪崩。
剩下的问题是,谁是“75%”的掘墓人?打掉这个“75%”需要多长时间?平价药房可以算是掘墓人之一,但显然不是摧枯拉朽的那一位,而且如只有平价药房独立特行,药价回归之路也将非常漫长。
让利于民为何这么难
早在2000年底,国家药品价格管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通过药品招标向社会让利20亿元左右。但美中不足的是,2001年全年通过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还不到总额的六分之一,2002年这一数字虽然有所提高,总体上进展仍嫌迟缓。由于涉及品种不多,药价调整的幅度不大,普通老百姓很难感受到这种变化。
另一方面,一部分仍享受政府保护的药品批发商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他们高价进货高价批发的做法,从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大部分零售商降价的可能,对于平价药店让利于民的举动他们大多不是鼓励和仿效,而是鼓噪反对情绪,甚至扬言要灭掉它。举止之间,洋溢的是计划经济的垄断色彩,标榜的是行政指令权威的不容置疑。
政府削低药价的努力自不必怀疑,但批发商和医院有没有让利于民的真心实意却是另一回事。如果连主观上都没有朝降价方面努力的愿望,客观上怎能达到事先设定的降价效果?
药品价格关系民生,绝对不是小事。平价药店更多的是站在商人角度在让利于民的同时谋利。政府部门更多地应从制度设计和改进的思路出发,深化药品流通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医药分业,彻底割掉药价虚高这个毒瘤。如此,则药市“食物链”断裂为时不远,遍地平价药的“理想”也将成为现实。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