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对结肠炎的诊断意义
来源:
自1996年3月至1998年12月共完成结肠镜检查1121例, 除少数病例为肠息肉和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复诊外, 其余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结肠疾病症状。 但经纤维结肠镜或电子结肠镜检查并部分经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551例没有发现结肠的粘膜异常病变, 占全部检查者的49.2%。 由于这551例肠粘膜没有明显异常的病变, 因而将这些病例作为本次观察的对照组。中医舌诊理论认为,白苔主寒证,黄苔主热证,白厚腻苔为湿浊内困,黄厚腻苔为湿热积滞。本组观察的病例以厚腻苔居多,678/1113例(60.9%),其中又以黄厚腻苔为多,黄厚腻苔与白厚腻苔之比为498∶180例(2.77∶1)。这与结肠疾病的病因病机相吻合,素嗜烟酒,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尽管结肠疾病多病程冗长,反复发作,然中医辨证仍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多见,脾虚湿浊郁热未清,厚腻苔则是其佐证之一。结肠炎症组中,黄厚腻苔占61.1%,白厚腻苔占19.0%,两者相加共80.1%,而这些病人临床多见纳呆、口苦、大便或秘或粘滞不爽或带粘液等症状,与胃镜和舌苔的对照观察,胃炎多见黄厚腻苔的结果相一致[2]。可见消化系统的炎症,不管是上消化道疾病或下消化道疾病,其舌苔的表现规律是一致的。剥苔在胃镜与舌苔的对照观察中,视为胃癌的多见苔[2],有人报道胃癌患者中有1/3的病例见剥苔[3]。而本组观察统计,剥苔在正常组、息肉组、炎症组和恶性肿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正与戴维正等[1]的观察一致,是否可以认为下消化道疾病包括结肠恶性肿瘤的病理机制与脾虚、湿浊、郁热、瘀滞关系更为密切。
青紫舌是中医诊断瘀血症的主要依据,目前已作为协助诊断肿瘤的一项客观指标。在本组观察的1113例中,青紫舌占338例,其中息肉组55/113例,占48.7%,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组55/91例,占60.4%,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暗红舌是指舌色红而暗晦不泽的一种舌象,贾钰华等[4]对300例患者的舌象分析表明,暗红舌多出现于消化系疾病,脾气虚者和40岁以上的患者。其实验观察表明,暗红舌者的血液微循环优于青紫舌者而劣于淡红舌者;暗红舌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异于正常,但较青紫舌者变化为轻,是瘀血轻症的一种表现。本组观察中,暗红舌在息肉组和恶性肿瘤组的比例也相当高,息肉组32/113例,占28.3%,恶性肿瘤组25/91例,占27.5%,两组的比例均仅次于青紫舌组,其观察结果与贾钰华等的实验研究结果不谋而合。本组青紫舌、暗红舌在疾病组中的比例增高,说明结肠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可使脾虚失运,湿浊郁热成瘀。尤其息肉组、恶性肿瘤组以暗红舌、青紫舌为多见,为临床医生对结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临床实践证明,舌象的变化能较客观地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察舌质,重在辨内脏的虚实;望舌苔,则重在辨病邪的深浅与胃气的存在。在本组观察中,舌苔的变化以厚腻苔,尤以黄厚腻苔为多见。说明厚腻苔,尤其是黄厚腻苔在结肠疾病中带有普遍性,而舌质暗红、青紫则是结肠肿瘤的特征之一,提示舌象的变化对结肠疾病在肠镜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