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沙参
来源:
立夏过后,中药材大多品种走势放缓;少数品种销势走畅,今年的北沙参走势怎样那?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所有家种中药材都有高价和低价的历史,而家种中药材中大多数品种都存在市价呈周期性大起大落。北沙参就是它们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该品种每隔4一5年或6—7年就规律性的有一次大起大落,最低价和最高价的差价又惊人。
第一周期86年低价2.5元(千克)到88年高价24元(千克)。
第二周期89年低价3.5元到92年高价13元。
第三周期93、94年低价2.5元到98年高价24元。
第四周期02年低价4.5元到03年高价45元。
是什么原因造成北沙参规律性的大起大落?其内因和外因又各是什么?
第一次涨价周期是受88年经济过热涨价风的影响及大户拉动;第二次是市场需求,自然涨价;第三次为安国商人炒作所致;第四次是“非典”疫情导致药市市价发烧的推波助澜。总之,四个周期中,有三个存在外在因素。那么四个周期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又是什么?
众所周知,北沙参产地只有安国和赤峰两分天下(山东莱阳产少质优,基本全出口,为该品种的出口基地),由于产地过于集中,且产地时间又集中在秋季仅两三个月时间,所以两地产量决定全国北沙参的市价,北沙参存在绝对的地域垄断。
其二、北沙参种籽生命较短,隔年种籽发芽率很低,三年籽种几乎不出芽。且当年生长的北沙参不结籽,要留株第二年的夏季结籽,种籽中再经冬季低温处理,等来年春天才能播种,秋末采挖出商品。北沙参的生产周期明为一年,实为二年。
其三、当年北沙参产量的大小,取决于二年前(一个生产周期)该品市价的高和低。因为生产者是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他们的种植计划性差,随意性强。多为利大多种、利小少种、没有利不种。结果必然是两年一多、又两年一少。烂市了调减需两年,价高了补种也需两年。北沙参周期性大起大落需五——七年左右的时间。
北沙参产地过于集中,不存在旱了西方有东方、涝了南方有北方的生产竞争。再加上产新时间集中两三个月内,自然是年总产量明朗清晰,便于大户炒作,该品种历来被大药商关注和青睐。
北沙参为传统的防治疫病中药材,具有养阴益肺 、止咳化痰、益胃生津的功效。特别是赤峰的产品质优。去年产新,安国、山东药商购走一半,余下被广东药商购走。用于夏季煲汤、作凉汤料(该品种为四大汤王之一),其用量逐年上升。目前的年需求量已达5000吨以上,强劲的需求拉动,为该品种价格上升的基石。
据三产地信息反馈得知,今年种植面积没有大的扩种。随着今年秋后产新,其价将规律性的上升。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