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合用降眼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张治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治疗眼科病证的适应证较少,临床报道也不多。最近,笔者在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吉教授门诊时发现,针药并用可降低眼压,现总结如下。
吕某,男,21岁,2008年3月29日首诊。主诉:头痛目眩,视物不清10余年,近两个月加重。患者7岁时头胀,视力减退明显,诊断为“青光眼”,虽经过治疗但未见明显效果,视力逐渐下降,至3年前病情加重,又检查出“白内障”及“眼底病”,先后经过3次手术,但病情无改善,头痛、眼胀时有发生,情绪不舒即加重。现症:神清,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不愿讲话,心烦,夜卧差,头痛目眩,动则尤甚,视物不清,视远更为困难,眼球活动不利,眼结膜呈昏暗混浊状,触按眼球,眼珠微硬,其瞳色亦微浊,晶珠混浊,眼压R(右)45mmHg,L(左)50mmHg,饮食一般,腹胀,大便干,有时呈羊屎状。脉沉弦,心率为72次/分,舌质干、边暗,苔黄腻。
诊断:中医为高风内障、青风内障、园翳内障,证属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西医为青光眼、白风障、眼底病。
治则:滋补肝经,抑肝潜阳,清头明目。
方药:拨云退翳丸加减(《古今医统大全》)。
药物:细生地15克,元胡12克,天麻12克,钩藤15克,草决明12克,蔓荆子12克,薄荷12克,枳实12克,白蒺藜12克,甘菊花12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红花12克,桃仁12克,丹参15克,木贼12克,蝉蜕12克,蛇蜕12克,密蒙花12克,天花粉12克,黄连12克,熟地12克,山萸肉12克,丹皮12克,知母12克,龟板胶15(烊化)克,炙甘草8克,7剂,水煎服。
针灸取穴:百会,目窗,头维,太阳,睛明,球后,合谷,支沟,阴谷,曲泉,三阴交,足三里,太溪。头部穴位以平刺0.5寸~0.8寸局部酸胀感明显为佳,睛明穴选取0.25mm×25mm毫针,左手抵住眼球,针尖向眼眶内上角右手持针徐徐压入5mm左右,不捻转不提插,有胀感为宜。球后穴选取0.25mm×40mm毫针,常规消毒后,右手抵住眼球,让患者略向上看,于眼眶下缘外1/4处,让患者轻轻闭目,右手轻轻压入深达1厘米~1.5厘米,不提插不转捻,留针30分钟,中间不行针。取针时用左手按住眼球,右手轻轻提针,出针后再轻按1分钟,防止出血。肢体上穴位均以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宜,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
二诊(4月6日)服药7剂,针灸3次。效果非常明显,头晕头胀明显减轻,精神状态好转,眼压下降明显,右眼由45mmHg下降至32.1mmHg,左眼由50mmHg下降至34.2mmHg。原方又加酒大黄(后下)10克,郁李仁12克,炒枣仁12克,14剂。针灸加腹哀,大横,照海。
三诊:又服中药14付,针灸10次。症状继续好转,已无头痛头眩之症,眼睛发胀已大减,精神畅快,视物又较清楚,眼压,右侧为25.1mmHg,左侧为24.1mmHg。前方去薄荷、蔓荆子、荆芥穗、黄连,加黄精12克,青箱子12克,又服14剂,针灸10次。
四诊:又经过半个多月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无头痛目眩,尚有眼干,口干,大便略干,手足有汗,舌质红,少苔,脉沉细,心率64次/分,家属反映于5月中旬左右,右眼压已降至17.4mmHg,左眼已降压14.1mmHg。
患者因素体虚衰,肝肾不足,阴精不能上濡于目,以致目睛干涩,视物昏花,阴虚阳亢,故头晕目眩。
张老认为,睛明视物与脏腑机能有关,如《灵枢·大惑论》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说明脏腑之精气,上聚于眼,眼睛才能发挥视物精明的目的。若脏腑功能虚弱,其精微不能上养于目,则可发生视物不清等眼病。
在中药应用上,张老根据中医理论,风轮属肝,水轮属肾,故常以滋养肝肾为治本之剂,常用六味地黄丸为底方,若有阴虚阳亢者加天麻、钩藤、草决明、蔓荆子、薄荷等,均为平肝潜阳之品,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较重,阳亢明显,草决明兼有清肝明目,通大便作用;若眩晕较重者,酌加祛风疏肝明目之剂,常用白蒺藜、蝉蜕、蛇蜕,具有驱风明目退翳作用,张老还常用大量活血祛瘀药物如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等以增强营血以供养于目,所谓“目得血能视”。
张老认为,十二经脉皆通于目,但以肝肾之经最为重要。故本证应以滋补肝肾为主,兼补脾胃以养气血,故以曲泉、阴谷之下合穴为主,兼用太溪、太冲,肝肾之原穴以补肝肾,用足三里、阴陵泉以补脾胃为治疗的基础。局部取穴也非常重要,如取睛明穴以明目退翳。诸穴以滋阴疏肝养肾为主,以清肝明目退翳为辅,肝肾之阴得补,疏肝理气情志畅通,清目退翳,睛明之气疏展则眼压可降。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