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中医医院改革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57年,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护国寺中医医院57年奋斗发展的历程,伴着新中国发展壮大的步伐一路走来。今天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是一所由原护国寺中医医院、厂桥医院、新街口医院、钟鼓楼医院四家医院组成的综合中医医院。它们以突出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和“女儿式”服务品牌得到了京城百姓广泛的赞誉和肯定。[b]发展壮大篇[/b]
护国寺中医医院建于1952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会针灸门诊部,建院初期为北京西城区护国寺中医门诊部。1975年西城区护国寺中医门诊部扩建为西城区中医医院,开始设立病床。1978年前,这里仍是一片破旧的平房,占地6153平米,仅有的27张病床全部为内科病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卫生部领导和北京市卫生局的支持下,医院全体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动手筹建病房楼,1979年竣工时,开设病床数已增至91张(其中骨外科43张、内科48张)。1986年,医院的门诊楼又建成,此时全院的总建筑面积已近1.4万平米,医院也于当年更名为“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护国寺中医医院逐步成长壮大起来:1994年,医院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1995年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99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1999年通过了国家教学基地的验收。
[b]艰难跋涉篇[/b]
21世纪初,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中医药一些原有的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中医药文化传承及宣传弱化,使中医医院的发展遇到许多困扰。护国寺中医医院因缺乏社区这一广阔的平台无法扎根于百姓,加之没有行之有效的科学化管理机制作为支撑,使这所古老的中医医院一度陷入低谷:人才大量流失,医院环境设施陈旧,累计亏损近900万元,年收入仅有3000万元……
[b]阔步飞跃篇[/b]
2005年1月,在西城区委、区政府和西城区卫生工委、卫生局的关怀和领导下,护国寺中医医院与厂桥医院实行了整合。引入原厂桥医院的科学化管理机制和“女儿式”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护国寺中医医院传统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使得这所古老的中医医院重又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医院在“创祖国中医药之辉煌,赢‘女儿式’服务之口碑”的愿景引领下,在“创最优名医,创最优名科,创最佳服务,创最佳效益”的方针指引下,以中医骨伤、中医针灸、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为龙头,带动全院各学科的发展。提前超额完成了整合之初制定的三年战略目标,并向第二个三年战略目标阔步迈进。
[b]57年的主要成绩
综合实力大大增强[/b]
1952年建院初期,护国寺中医医院只是一个180平方米的小门诊部,只有2间诊室、16张针灸床、7名医生,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总建筑面积近1.8万平米、拥有731名在职和515名离退休职工,360张住院床位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980年医院仅有1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而今已达到70多人。2005年后,医院共招收了本科生39名,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生2名,博士后1名,为医院的发展储备了充足的后劲。2008年医院的门急诊总人数已达567021人次,较1978年翻了2.5倍;床位数由27张升至360张,增长了12倍,床位使用率高达96%;年出院人数由277人次升至3724人次,升高了11.5倍。医院的固定资产总额于2008年已达到7400多万元,较1978年增加了350倍。
[b]中医特色更加突出[/b]
护国寺中医医院从针灸门诊部起家,曾汇集过牛泽华等众多针灸名医。而后增添了内科,著名老中医施今墨、孔伯华等都曾在医院定期应诊。1954年清末宫廷御医夏锡五组建骨科,并将紫金丹、提毒散、跌打万应膏等祖传秘方提供给医院。在过去中医多是大内科、缺乏专科专病人才的大环境中,护国寺中医医院从未停止对发展专科、培养专科人才的探索之路。1962年医院根据西城区卫生局关于做好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和抢救工作的要求,为老中医配好徒弟,并采取医院内按专业随师出诊、跟师学习的方式。2005年整合后,医院十分重视中医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并将中医继承与发展写入医院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截至2008年医院共有3人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人为市级指导老师;同时医院的5名国家级继承人、6名市级继承人均已结业出师,又有3人成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继承人。与此同时医院设立了覆盖各个医疗专业领域的32个中医专台,有效地引导医生发挥专长,为中医人才搭建平台,使其向专业化的目标发展。
多年不懈的努力使护国寺中医医院在中医专科建设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绩:1998年医院的骨伤科被评定为北京市中医重点专科;2002年针灸科被评定为北京市中医重点专科(专病)—中风病;2006年,护国寺中医医院开始与望京医院等三家三级中医院共同协作建设北京市中医骨科、针灸、肿瘤三个诊疗中心;2007年医院的骨伤科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确定为“北京市薪火3+3工程”名老中医吴定寰名医继承工作站,继承整理“宫廷正骨”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2007年底,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正式批准医院成为 “北京市针灸医院”; 2008年6月骨伤科传承的“清代上驷院绰班处的宫廷正骨医术”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科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定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
[b]科研教学成果喜人[/b]
护国寺中医医院自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接受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实习的带教任务。1992年起正式承担起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的理论授课与临床带教工作。同时,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实习医院接收外国留学生。1994年至今共培养针灸推拿专业五年制本科生709人,留学生254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留学生989人。2007年起,医院又承担了针灸学院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实习任务,已培养研究生11人。同时医院在1994年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为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目前是西城区唯一的一家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基地。2005年成为西城区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06年起又开始承担西城区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任务。
上世纪90年代前,由于科研立项资助渠道有限,医院的科研立项课题只有寥寥几项。随着国家“十五”、“十一五” 科技计划的实施,医院科研立项逐年增加,研究内容涉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宫廷正骨历史沿革、针灸治疗脑血管病机理的探讨与临床应用、骨伤传统治疗与用药的创新等诸多方面。截至2008年医院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3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奖4项、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1项、西城区科技进步奖1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3项。各级科研立项43项。
社区服务水平提升
护国寺中医医院的社区基础起源于原厂桥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1987年原厂桥医院的家庭病床科设在仅有12平米的破旧平房内,七八个医生挤在一起,除了听诊器、血压表、针灸针、罐子和刮痧板再无其他医疗设备,这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雏形期。1992年他们率先在西城区成立了第一家社区保健服务部,通过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责任制健康管理服务。1996年,医院又购买了先进的心电图机、B超机等设备,设立流动医疗服务车,开展24小时呼叫服务,不论刮风下雪,病人随叫随应。1998年~1999年间医院先后成立了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05年整合后,护国寺中医医院借助原厂桥医院广阔的社区平台零距离服务百姓,彻底地改变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局面。中医适宜技术、中医专家、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的健康理念和知识陆续走进社区。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根据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普查结果有侧重点地引入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拔火罐、按摩、刮痧、推拿、耳针、腹针等等。医院老中医专家定期到站内出诊,去辖区居委会进行健康宣教,指导站内其他医生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无距离的中医医疗服务受到了百姓由衷的称赞。社区站的服务满意度也逐月上升,社区治疗量在2007年达到80993人次,较2004年上涨了184%。社区这块肥沃的土壤培育了中医医院良好的社会效益,更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b]“女儿式”服务品牌巩固[/b]
护国寺中医医院的“女儿式”服务起步于原厂桥医院的护理工作。1995年,一位患脑血栓的大妈,在出院时拉着护士的手说:“谢谢你们,这里就像家一样,你们就像我的女儿一样”。正是老人这句不经意的话,启发了医院要用女儿般的心,为病人提供像家一样的亲情式服务。1998年医院正式向社会承诺实施“女儿式”服务。要求职工做到“三首、三优、三熟知”,并提出服务中遵循为病人“多说一句话”和“贴心五个一”的服务宗旨。将“追求最高境界的亲情式的人文服务”作为医院的服务方针,将“在为职工的服务中落实管理,在为职工的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作为医院的管理方针,处处体现“女儿式”服务之精髓。2005年医院整后合,“女儿式”服务便在这座古老的中医医院内开花结果,并将“女儿式”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如今,“女儿式”服务已成为医院的一种文化,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风风雨雨57年,护国寺中医医院走过的道路也崎岖不平,其中既有阔步腾飞的时刻,也有艰难曲折的跋涉。回顾这段历史,它将告慰那些曾经为医院发展付出过辛勤汗水的前辈们,更将激励全体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充满信心地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