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医治心得   »  中医情志学研究的现代启示——读《中医情志学》有感

中医情志学研究的现代启示——读《中医情志学》有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提炼一种学说已属不易,为一种学说发展成一个新学科而构筑一套科学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则更为困难。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乔明琦、张惠云二位教授新近撰著的《中医情志学》,在中医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就在于此书的出版不仅使中医情志学科的形成有了希望,该书的理论标准、学术原则到研究模式、研究方法,无不表现出一种与学界以往不同的学术风格与科学态度。这一点将对中医的现代研究带来重要启示。
[b]启示一:经典是可以怀疑的[/b]
对待中医经典的继承,我们应当持有怎么样的态度?是原样不变的继承,还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这是一直以来中医界表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两种不同的认识态度决定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要进行中医学术研究,就必须首先面对和明确回答这一问题。《中医情志学》在其学术原则中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除了遵循创新性、系统性、发展性原则,必须坚持质疑精神。明确指出“贯彻这一原则就是要以严谨科学的精神对已有的和新提出的见解、学说进行质疑性思考:①该观点、学说、见解可信吗?是否经过科学实践的检验?②他的论证是否符合逻辑且无懈可击?③支持其论点、论证的论据是科学的、经得起验证的,抑或仅仅是前人所说,或在中医理论中人云亦云?大胆质疑,是理论突破和研究创新的前提,是否定旧说提出新说的精神支持。
然而,对前人的质疑,一定是建立在严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是经过长期的文献研究、缜密的逻辑思考、充分的实践验证后自然产生的,决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只有掌握了雄辩的事实及符合事实的逻辑论证之后,才敢言质疑,才能言质疑。书中提出的“肝主调控情志论假说”、“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假说”,没有作者对古今情志理论全面而深刻的把握,没有二十年实践的探索求证,是没有勇气质疑经典的。
此书告诉我们,对待经典要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一是敬重的态度,经典是中医的根,是中医发展的源头和理论依据;二是求是的态度,继承经典的意义就是为现代中医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经典著作和古代各家学说都有它的历史性,他的形成和水平都受到了历史的局限,也就是说,经典理论的真理性,既有它绝对的一面,更有它相对的一面。应辩证地分析,科学地扬弃。
[b]启示二:科学阐释已成为可能[/b]
研究中医情志学,不仅仅是为了成就一门学问,根本任务则在于能更深入地探索情志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弄清发生规律,为防治情志病证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而探索情志与疾病的本质联系,必须以情志生理与病变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化为基础。由于现有情志理论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以及发展上的困难,主动向现代科学问道借法也就成为必然。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情志理论,用现代科学理论来阐释中医情志学,在《中医情志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继承的基础上,以普通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实验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验证、阐明、补充、发展中医传统情志理论,成为该书一大亮点。
能不能用现代科学阐释中医,一直是中医界争论激烈而今仍未统一的一个问题。以“科学多元化”为由,将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对立起来,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中医情志学初步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依靠现代科学理论的帮助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情志致病的机制将由笼统变得具体,概念、原理由模糊变得清晰,理论的解释由软弱无力变得易于接受和令人信服。可以说,用现代科学研究和阐释中医,既遵循了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又符合了现代社会的普遍需求,是历史必然。
当然,《中医情志学》带给我们的启示不只是这两点,但仅此两点就足以引起中医界对现有的中医发展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手段去进行积极的反思。希望情志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推动一个学科的发展,而且能够带动整个中医理论发展的全面突破和跃进。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