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医治心得   »  病汗五源

病汗五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彭美哲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阳加于阴谓之汗”,然作汗之源,或曰汗血同源,或曰汗为津所化,或曰汗为心之液……只言汗源之一、二端也。且生理、病理不别,多让人模糊不明。故为汗之机可简识,作汗之源当详辨。余读书偶有所获,于此粗述病汗之五源,即木热流脂之“油汗”,火灼气腾之“气汗”,土郁湿蒸之“黏汗”,金迫水结之“凉汗”,水泄精夺之“精汗”。
人身之气贵冲和,阴阳乖变则病生。阳动蒸阴则为汗,阳者火也,火静则藏于木火土金水之中。动则火出:有钻木取火,击石取火,戛金取火,掘土取火,水动之处亦有火,然火之态不同,其势亦有强弱之别。阴者水也,包罗甚多,“人身内养形之精、津、涕、唾、气、血、液七般阴物耳”(《医理》)。水宁则循其道行,躁则或流,或溢,或渗,或脱,或泄。此病汗之机。
[b]木热流脂之“油汗”[/b]
《柳州医话》:“木热则流脂,断无肝火而无痰者。”王孟英赞曰:“此语未经人道,余每以雪羹、龙荟治痰,殊与魏君暗合。”由此笔者认为,素体湿盛之人,土气旺而侮木。木气不畅,其人情志多不遂,久之则木郁而热生,炼津为痰。痰聚于内,其体局部津少而脂多,火无津制,其势更甚,直烤其脂,脂受火烤而油或出于面,而或流于背,只因痰聚之处不同,实乃痰火互结为患。是脂为汗也,治此王孟英尤专。
[b]火灼气腾之“气汗”[/b]
火灼气腾之汗见于温病火热之邪充斥于气分、血分之证。唐容川《血证论·汗血》曰:“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气分、血分火热之邪,以津血为载体奔溢于外,发为气汗,即唐容川所谓阳乘阴者也,故其证气分见大汗出,血分见汗血即肌衄。其人内无痰食瘀之阻,里气畅达,但火邪独盛。热势甚而深,部分津液被火直化为气,腾溢于外。是气为汗也,治此气分用白虎汤,血分用清热凉血之法。
[b]土郁湿蒸之“黏汗”[/b]
土气壅滞,运化失常。而湿淫于内,弥漫肌腠,如尤怡言:“人气之湿,属太阴所化,在气交之分。土兼四气,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备在其中,当分上下中外而治,以兼化四气,淫佚上下中外,无处不到也。”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久之湿郁化热而逼湿外渗于肤表,其性黏腻,故曰黏汗。是湿为汗也,治此三仁汤之属可为。
[b]金迫水结之“凉汗”[/b]
金迫水结之“凉汗”即人常谓之“冷汗”。张景岳曰:“汗证有阴阳。阳汗者,热汗也;阴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热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能致汗。所谓寒者非外寒,正以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凡大惊、大恐、大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则如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必多有汗出者。”笔者认为阳气大伤失其固护之职,元阳之气欲亡,水寒射金,金中火出。金凉而水冷,水顿结而随气脱出,遂见魄汗淋漓。其人身常清,数栗而寒,肤必冷如冰。是水为汗也,微者,扶正气,玉屏风散敛之,甚者,芪附汤之任。叶香岩曰此为“镇阳理阴”之法。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有一医案:朱三六。脉微汗淋,右胁高突而软,色痿足冷,不食易饥,食入即饱。此阳气大伤,卫不拥护,法当封固。人参、黄芪、制川附片、熟于术。
此案中脉微乃阳气弱之象,右胁高突而软是金中之火欲出之征。
[b]水泄精夺之“精汗”[/b]
水泄精夺者,其人怠惰不振,疲乏无力,懒于言语,多思睡眠,时汗濈然由皮肤而泄。此因水失封藏,致阳气之精随水而夺也。是精为汗也。治此精汗,桂枝最善。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