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味与养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传说,京城有一位名厨师,擅长烹一款“羹”,博得南来北往食客的赞赏。后来,他收下一徒,传授了众多菜品的做法,唯独没有教徒如何做羹。晚年回乡之前,徒问:“做羹有何要领?”师答曰:“料精、汁浓、味淡,切记一定要味淡!”何以要味淡?《说文》讲:“淡,薄味也。”淡是相对于浓、厚、重而言的。
淡味,中药学称其为一种“味型”,与辛、甘、苦、酸、涩、咸并列;就饮食养生来说,“淡味”则是由“淡”的本义发展而成的“饮食类型”。
淡味更能回归自然
人们在饱尝厚味腻食之害以后,对浓厚之味产生厌恶。其实,古往今来对于淡味益于养生的观念,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早已取得了共识。周秦以后,人们就对浓厚烈味的饮食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受到庄子的“返璞归真”、“恬淡虚无”的哲学思想的一定影响。到了晋唐时期,养生学家就已明确提出“淡味饮食养生说”;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还曾提出:“每学淡食,不欲脯肉盈盆、五味杂陈。”清代美食家李渔认为:“馔之美,在于清淡,清则近醇,淡则存真。味浓则真味常为他物所夺,失其本性了。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气清、胃畅、少病。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礼记》曾有言:“甘受和,白受采”,这说明食物之美在于味甘,而味甘并非是甜,是为养生之本,倘重调原味,则甘味尽失。比如荤之鲜在于得山林之气,莼之美皆因水择清虚之物。有诀曰:“原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我师。三千功行从兹始,天鉴行藏信有之。”这些主张正符合现代烹调学之理论。
近年,西方人在深受厚味佳肴诱惑而引发若干疾病以后,遂提出了各种饮食回归自然的方法。比如反对在食品中投放添加剂,提倡吃绿色食品、掺杂糠谷的粗粮制品,尽量生食蔬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素食者的行列,摈弃高糖、高脂、高蛋白的“三高”饮食结构,用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观点,寻找有益于健康的功能性食品等,也正是对肥厚之食、浓烈之味的否定。可见淡味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饮食类型。
理智进食更益健康
那么,如何求得淡味,并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仅仅少加盐,或是不进行调味就可以得到的。组成一种饮食类型,与选择烹饪原料、配膳、用火、调味等密切相关。
1.选料因时因地 选择烹饪原料,除营养、卫生条件外,还需因时因地择物。即是古人讲的“食能以时”。时令食物,最具天地中和之气,符合人体生理需求,也是取适于口味的淡食。人云“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菊黄蟹肥,来鲥去鲞”等。不事珍奇,但重时令,因地选料,自有真味(淡味),营养与养生作用亦最优。
2.配菜注意平衡 荤素平衡,从机体需求来说,以素多荤少为宜。性味平衡,这是传统的饮食平衡法,味淡,则寒凉略多于温热,酸苦咸淡略多于辛甘,阴味多于阳味,符合淡食养阴原则。
3.烹调用火适度 烹调菜肴,欲得淡味,用火适度。文火、武火,施之有别,以取真味。新鲜蔬菜,应用武火快速煸炒,荤腥海鲜,需用文火焖炖烧煮,“时疾时徐,减腥去臊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使其“久而不弊,熟而不烂”。滥用烹、煎、炒、炙、熏、烤、煎、炸,则易使肴馔火重而伤人之阴。现代营养学认为,经高温煎炸、烘烤、熏炙易使食物焦化,其中蛋白质裂变、氨基酸重新组合,可引起人体细胞突变,其毒性可使人产生遗传变异。
4.调料少加使淡 淡并不废五味,仍须五味调和,只是少用使淡。若废除五味,则会变得淡而无味,既不适口,也不养生,若用五味太过,食物的淡味为他味所掩,为“舌本所瞒”,则失去淡味,不利养生。
尽管烹调诸方面都已使饮食成淡味,但若进食量过多,亦可积淡为浓,仍失淡味养生。当然,饮食重以淡味,还需因人因时而异,不可一概论之,这对于中老年人养生长寿尤为重要。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论责任》一书中讲过一句富于哲理的名言:“要让食欲服从理智。”悉心思索,联系生活,权衡利弊,恰是如此。(周平方)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