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中医杂记   »  浅说中医序文

浅说中医序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汪济 安徽省潜山县中医院
古今中医著书立说者,常在书首写序,以陈述著作之旨。序文虽有别于正文,但研读它对领会全书的精神实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又常能反映作者的医德医风和治学精神,历代一些著名序文是医文并茂,情理交融,堪称中医文化一奇葩。
介绍写书的时代背景,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首先揭露了“举世昏迷”和一些读书人“不留神医药”而“竞逐荣势,企踵权豪”的社会现实;同时又批评了当时医学界“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须斯,便处汤药”的不良作风;进而从自己家族在十年之内有三分之二的人因病死亡,“伤寒十居其七”的惨痛教训中,说明非下工夫研究伤寒不可了。这表明了一个医学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介绍写作的原因和意图,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序中一开始即云:“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故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这里作者明确道出自己从医著述的目的是为实现“济世活人”的伟大抱负,同时表达了自己“孜孜忘老”,有志“竟古人未竟之业”、“与古为新”的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献身精神。
介绍写作的方法和过程,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序中谓其“进与病谋,退与心谋”,“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表明作者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和及时总结的可贵精神。
交代写作的依据,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言明自己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列举中,有理论、有方药、有临床辨证,可见立论有据,选方合法,用药对证。
说明材料的取舍标准,如沈括在良方序中云:“予所谓良方者,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闻不预也。”明示了良方的效验是自己亲眼所见,而不是道听途说的。
向读者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规模概况,如张景岳在类经序中云“两经既合,乃分为十二类。”较详细地介绍了十二类的名称和意义。
强调创新精神,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序中就指出:“自晋唐迄今,诸家著述,非不美备,然皆斤斤以传旧为务,初未尝日新月异”,“其中余蕴尤多”。正因为前贤之述未备,所以作者才有补充和发挥的必要。
提倡医德医风和严谨的学术学风,如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序中就提倡“思贵专一”、“学贵沉潜”,“其技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豁然大悟不止”的宝贵精神。
提出希望,告诉人们读该书的方法和态度。如汪昂在《医方集解》序中云:“吾愿读吾书者,取是方而圆用之”教人以这本书的方子为规矩,但又要根据具体病情加减,灵活运用,不可胶柱鼓瑟。
序文末尾作者常缀谦词,以请人对该书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序文之尾云:“就正海内名贤,指其误谬,历为驳正”。做为一个大医学家这样说,既是自谦之词,同时也是实事求是的虚心态度。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