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邪实质论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许成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独脱燥气病机。后世医家刘完素补以“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又有喻昌创立了著名的秋燥论。刘力红教授在其《思考中医》中也对“燥”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提到“病机十九条中不言燥并不是什么疏忽,也不足为怪,实际上,言湿言热,燥在其中矣”。那么,燥邪的实质是什么呢?
阴竭而燥
风夹温热而燥生 叶天士《温热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即温燥的实质是外感风热之邪耗伤津液。风性开泄,使人腠理疏松,加速蒸发津液;热为阳邪,易于灼伤津液。温燥伤人属于温病中一类急性外感热病,以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温热性质显著为特征。治宜辛凉甘润,如桑杏汤等,可根据风与热的偏重略作调整。
风邪伤津兼寒 秋令风寒二气横行,肺金受之。寒伤肺卫,风竭津液,所以本病初起既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嗽、脉浮的太阳伤寒类似症,又有口鼻、咽唇干燥及干咳的温病类似症。一般病情较轻,传变亦较少。津液不足的干燥症和寒束肺卫的伤寒类似症同时出现,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也是与伤寒相鉴别的重要之处。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对本型凉燥证候作了具体概括:“凉燥犯肺者,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塞,状类风寒,惟唇燥噫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串疼,皮肤干痛,舌苔白薄而干,扪之戟手。”在治疗上,俞氏主张“辛开温润”,不用重剂过发其汗免伤津液,用香苏葱豉汤减香附,加杏仁、百部、白前、紫菀之类微辛、微温之轻灵药,以透解外束之表寒,用平和温润之品以宣肺止咳,使上焦肺卫得以开通,凉燥自解。
精血枯涸 《医门法律》“秋燥论”云:“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着于骨者。”明·李梴《医学入门·卷之五·外感·燥》日:“内因七情火燥,或大便不利亡津;或金石燥血;或房劳竭精;或饥饱劳逸损胃;或炙燥酒浆厚味皆能偏助火邪,消灼血津。”明确指出内燥的实质是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内部精血津液一定程度的受损。
阴凝而燥
《温病条辨》中卷一上焦篇“补秋燥胜气论”言:“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注云:“肺为燥气所搏,不能通调水道,故寒饮停而咳也脉弦者,寒兼饮也按杏苏散,减小青龙一等。此条当与下焦篇所补之痰饮数条参看。”且其自称“杏苏散,减小青龙一等,若伤燥凉之咳,治以苦温,佐以甘辛,正为合拍。若受重寒夹饮之咳,则有青龙;若伤春风,与燥已化火无痰之证,则仍从桑菊饮、桑杏汤例。”即杏苏散所治之证乃是小青龙汤证的轻证——轻寒夹饮,亦即外有风寒,内有痰饮之轻证,而非真有燥证也。其真实病机应该是外有风寒束表,内有饮邪停蓄,从而导致内在的阳气受郁,失其宣散、温煦的功能,水津失去阳气的温化,无以输布到全身各处,所以局部出现暂时性的燥证,就像小青龙汤条文里面的或然症中有“或渴”症,五苓散条文中有“微热消渴”、“烦渴”、“汗出而渴”一样。
综上所述,燥邪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邪气,而是其他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燥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并不是病理实质。燥的病理实质是阴液的不足或运化失常,即王士雄所说的“阴竭则燥”和“阴凝则燥”。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