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本草纲目   »  香蕉

香蕉

香蕉
(《纲目拾遗》)

【异名】蕉子(《桂海虞衡志》),蕉果(《本草求原》)。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

【植物形态】甘蕉(《南方草木状》)
多年生草本,高3~7米,具匐枝。茎直立,由粗厚的叶鞘包围而成假茎。叶直立或稍上举,长圆形,长1.5~3米,宽40~60厘米;中脉明显,侧脉平行;叶柄长30厘米以上。穗状花序下垂,长60~130厘米;苞片佛焰苞状,紫红色,披针形或卵状披钎形,长15~30厘米以上,脱落;花单性,花束基部为雌花、上部为雄花,雄花脱落;萼黄白色,长4~5厘米;花瓣卵形,长约为萼之半。果序由7~8段至数十段的果束组成;浆果肉质,长圆形,长10~20厘米,有三钝棱,熟时黄色,无种子。花期夏,秋间。
多为栽培。分布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台湾、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甘蕉根)、果皮(大蕉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收。

【化学成分】果实含淀粉0.5%,蛋白质1.3%,脂肪0.6%,糖分11%,灰分1%,维生素A、B、C、E等。并含少量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乙胺。叶含少量鞣质及纤维素11.55%。

【药理作用】果肉中含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二羟基苯乙胺甚多,日本所产者,含5-羟色胺在10~15微克/克据测定,乌干达所产之香蕉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为2微克/克,5-羟色胺为16.2微克/克。每日食入5-羟色胺10毫克对胃肠功能并无障碍,但如食入过多,可能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在测定尿中吲哚或儿茶酚胺时,不应吃香蕉。未成熟的香蕉肉对豚鼠的保泰松诱发性胃溃疡,有预防(同时服用)或治疗(服保泰松后15天再服香蕉肉)作用;对强制性不动所诱发的大鼠胃溃疡也有保护作用,但对强的松诱发者则无效。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其中所含的5-羟色胺使胃酸降低,以及香蕉肉缓和刺激的原故,它无抗胆碱作用,也无中枢抑制作用。芭蕉树叶及茎干的液汁(含5-羟色胺,但不含Dopa或去甲肾上腺素)能收缩离体豚鼠回肠及大鼠十二指肠,并升高犬及大鼠的血压,这些作用可被阿托品及妥拉唑啉所拮抗。干叶、茎之甲醇提取物有抑菌作用;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抑制真菌、细菌的作用。抗真菌物质可能是Musarin。

【性味】甘,寒。

①《唐本草》:"味甘,冷。"

②《纲目》:"甘,大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寒,微涩。"

【功用主治】清热,润肠,解毒。治热病烦渴,便秘,痔血。

①《日用本草》:"生食破血,合金疮,解酒毒;干者解肌热烦渴。"

②《纲目》:"除小儿客热。"

③《本草求原》:"止渴润肺解洒,清脾滑肠;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泻止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食或炖熟食。

【选方】治痔及便后血:香蕉二个,不去皮,炖热,连皮食之。(《岭南采药录》)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