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布齐岩画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尔孟乡的青海湖西山舍布齐沟沟口处。岩画刻在沟口北岸板页岩石上,板页岩石质较软,部分画面风蚀剥落,现存画面约30幅,内容有牛、羊、狼、马拉车、狩猎等。采用垂直打击点刻方法,个别的为阴刻线雕方法。
- 中文名
- 舍布齐岩画
- 位 于
- 青海湖西山舍布齐沟沟口处
- 刻 在
- 沟口北岸板页岩石上
- 类 别
- 岩画
简介
其时代据初步研究暂定在南北朝至唐代。但这里有后期所刻的藏文六字真言,因此不排除有晚期作品。此处岩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舍布齐岩画
舍布齐岩画共分三组:1、18个形象。面东。画面形象有牦牛、鹿、羊、人骑马、马驾车、骑马狩猎以及藏文等。所有形象均出自垂直打击法。人骑马的形象制作得非常概括,骑马猎手和藏文为后人所为,其余形象均为早期作品,马驾车为未完成作品,有些形象由于岩面剥落已致残。2、6个形象。面东。画面形象的牦牛、猎手、羊、狼、鹰等。画面上方为骑马狩猎图,被狩猎的牦牛形体高大,牛尾未端打制出一环形(实为未制作完的球形),牛为小头隆肩,身体造型拙重,给人以雄健感;猎手骑马射猎,腰悬缒杖,弯弓待发。两者造型、打制皆精,为垂直通体打击。中间一幅为兽逐图,即一只狼追逐一匹马和一只羊,这幅兽逐图出自垂直打击法,为早期作品,但近人又重新加工过。画面最下方为一鹰形物,垂直通体打击。3、3个形象。面东。均为牦牛。均出自垂直打击法,三个形象打击精细,制作考究。舍布齐岩画中的骑猎图是一幅具有断代意义的画面。骑猎者身上佩有两种武器:一种是弓箭,另一种是骑者腰间为长形的、其一端饰以球形物的武器。哈萨克斯坦的岩画学者库巴列夫对这种武器进行过专门研究,认为这种武器称“缒杖”,在中亚的奥库涅夫和安德罗沃夫文化中出现的时间是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之间。不过根据费朗克福等人的研究,就整个欧亚草原的情况来看,缒杖的使用可以延续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佩带缒杖是中亚乃是欧亚草原地区(包括中亚和我国北方草原以及青藏高原)游牧部落武士和猎人的标志。这种缒杖在中亚地区岩画中非常流行,在我国北方草原岩画中也非常流行,如新疆天山、内蒙古阴山、宁夏中卫等地。在青海地区岩画中,这种缒杖除舍齐岩画外,尚见于野牛沟、卢山等岩画地点。- 郓城 1宋江故里
- 曹县 2郗堌堆遗址
- 东明 3高村合拢处石碑
- 东明 4窦土固堆古文化遗址
- 曹县 5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
- 曹县 6菏泽曹州牡丹园
- 牡丹区 7安邱堌堆遗址
- 巨野 8昌邑故城址
- 鄄城 9孙膑旅游城
- 东明 10东明古城
- 东明 11东明黄河森林公园
- 东明 12东明县毛泽东纪念馆
- 东明 13高村黄河抢险纪念碑
- 东明 14东明庄周文化广场
- 东明 15武庙华阳大佛山
- 东明 16东明黄河大桥
- 东明 17万福公园
- 东明 18东明县观光农业
- 东明 19东明文庙大成殿
- 单县 20浮龙湖旅游度假区
- 成武 21石佛
- 东明 22齐王阁
- 东明 23朱岗寺古文化遗址
- 牡丹区 24曹州百花园
- 东明 25东明石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