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稍寺石窟

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中,又名大佛崖。是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所包括的显圣池、拉捎寺、千佛洞、水帘洞、三清洞5处名胜景观之一。山中曲径幽林,百鸟争鸣,空谷回应,与水帘洞隔山相对
- 中文名称
- 拉稍寺石窟
- 地理位置
- 武山县
- 著名景点
- 显圣池、拉捎寺、千佛洞、水帘洞
- 建造时间
- 559
建筑历史
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秦州刺史尉迟迥初建,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在一块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塑造一高达四十余米的释加佛像,崖面三分之二曾为壁画,现存部分极其珍贵。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旁有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墨书题记。佛坐莲台上,镌有狮、鹿、象3排,上层6狮,中层9鹿,下层9象,周围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凸出,又加筑风檐以蔽风雨,檐端雕刻飞云走兽,悬挂铜铃,微风过处,叮铛作响,它的整个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迹,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特色
拉稍寺创建于北周,又叫大佛崖,与水帘洞隔山相对,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中间的大佛高达40余米,是如今中国最大的摩崖浮雕。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佛坐莲台上,莲瓣间层刻有狮、鹿、象,或站或卧,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象生动,造型艺术水平较高。周围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突出,又加筑风檐以蔽风雨,檐端雕刻飞云走兽,悬挂铜铃,微风过处,叮铛作响。其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迹,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从拉稍寺沿沟进1华里处便是千佛洞,因壁画绘千佛而得名。洞内原有7窟,现残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画,造像丰满,神态各异。特别是菩萨像丰盈秀美,颇具北周特点,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遗风,是研究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重要资料。- 红花岗区 1杨粲墓
-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 2务川自治县龙潭村
- 播州区 3海龙囤军事古堡景区
- 赤水 4赤水风景区
- 播州区 5云门囤景区
- 汇川区 6娄山关
- 仁怀 7公安寨遗址
- 红花岗区 8湘山寺
- 播州区 9乌江渡景区
- 仁怀 10美酒河巨幅摩崖石刻
- 习水 11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 仁怀 12赤水河风光
- 绥阳 13水晶温泉
- 仁怀 14国酒文化城
- 仁怀 15茅台渡口纪念碑
- 汇川区 16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
- 仁怀 17盐津河旅游区
- 播州区 18枫香温泉
- 仁怀 19石刻龙建筑群
- 仁怀 20鲁班红军烈士陵园
- 仁怀 21长岗毛泽东主席住居
- 仁怀 22怀阳洞溶洞群
- 仁怀 23东门河
- 仁怀 24斑鸠岩
- 仁怀 25鲁班红军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