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女娲祠
首页  > 甘肃  > 天水  > 秦安   »  女娲祠景点介绍

女娲祠

女娲祠
女娲祠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南侧,主要建筑有“娲皇宫”和“女娲祠门牌”,最早的女娲祠位于今陇城城之北山。北山古称“龙泉山”,山梁称风台梁,梁下迤右有龙泉寺,即张锦读书处;梁下迤左有北山寺,右之山崩,祠庙毁于一旦。女娲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女娲祠历经沧桑,时至今日已经是五次迁建。今日之女娲祠,气势宏伟,塑像庄严。娲皇宫龛位祥座的披发慈容、肃穆祥和的女娲尊像,是1989年由著名雕塑家何谔女士精心雕塑而成。
中文名称
女娲祠
外文名称
Nvwa Temple
地理位置
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
开放时间
早9:00-晚5:00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女娲祠、女娲洞
始建时间
汉朝

地理位置

女娲祠位于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陇城城南侧,地处东经105°59′,北纬35°0.22′,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4℃。

历史沿革

1986年,天水放马滩出土秦墓木板地图,其中绘制葫芦河的2号图标有一亭形物。据学者考证,此亭形物当为女娲祠。胡缵宗在《秦安志》中也记载,女娲祠“建于汉以前”。北魏时期,郦道元撰《水经注》,首次指出了女娲祠的具体位置。其《渭水篇》云:“略阳川水又西北流入瓦亭水。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羲之后有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其水南流注瓦亭水。”略阳川水,即今清水河,自东向西流入瓦亭水(今葫芦河)。显亲峡在今秦安县叶堡乡和安伏乡之间,相传伏羲女娲在此结婚,繁衍人类。可以看出,女娲祠位于显亲峡之北。清道光《秦安县志》认为,《水经注》“所云‘北山’,在今县北三十里阳极山。”阳极山在今安伏乡境内,即北魏时女娲祠的具体位置在今安伏乡境内。自郦道元之后千余年间,女娲祠所经历的沧桑变迁,史料乏载。到了明嘉靖年间胡缵宗修《秦安志》时,陇城北山有女娲庙故址,庙宇存而祭祀废。“陇城北山”,即清宣统《甘肃新通志》中所言的“龙泉山”:“女娲庙在(秦)州北四十里秦安县,在县东北龙泉山。”可见,最迟在明代,女娲祠已移建于陇城龙泉山,并更名为女娲庙。清乾隆初年,龙泉山崩,女娲庙被毁。道光后,庙移建于陇城镇东门内。不久,大水逼城,庙又移建于东山坪。同治初年,庙又毁于战乱,再徙陇城城南隍庙旧址。“文革”期间,女娲庙再度被拆毁。1989年和2000年,陇城民众先后于原址重建女娲庙,建成一座占地160平方米的“娲皇宫”,轩楹宏敞,飞檐兽脊,流丹飞碧,雕梁画栋,内置著名雕塑家何鄂创作的女娲像。2005年,女娲庙被秦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以来,天水市人民政府在女娲庙举办了两届公祭人文始祖女娲大典,在秦安县城举行了三届女娲文化论坛,并于2007年成立天水女娲文化研究会,积极挖掘女娲文化,打造女娲故里旅游品牌。

主要建筑

1988年,陇城地方民众自愿捐款7万余元,在原址又重新建起了一座殿宇雄伟的女娲大殿,名曰“娲皇宫”,这座仿古建筑为砖木结构,占地160平方米,轩楹宏敞,飞檐兽脊,流丹飞碧,雕梁画栋。大殿上顶四棱与主梁衔接,主梁正中一大“寿”字银光闪闪,两边和其他四棱飞檐高翘,被栩栩如生的大象、狮子、麒麟等点缀。大殿正面六根明柱被楹梁连接,正中楹梁上雕刻着活灵活现的二龙戏珠图案,两侧楹梁上均饰以花卉。楹梁悬有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研究员黄汉卿等人题写的“华夏先祖”、“娲皇宫”、“开天辟地”、“炼石补天”的匾额。明柱挂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陕西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霍松林先生撰并书的楹联:
  毋轻抟土意造良师细塑精雕自有英才清玉宇,
  须重补天功任硕鼠明吞暗啮何来美政济苍生。
  2000年,陇城民众又自愿捐资8万余元,在“娲皇宫”大殿正前方建起了高峻巍峨的“女娲祠门牌”,门牌上首有原甘肃省军区副政委杨耀春少将题写的“造化万物”匾额。有张蕊兰(现任甘肃省档案局局长)女士题写的“娲皇故里”匾额。有镇人杨紫照书画师题写的“女娲祠”、“圣母德”、“补天功”匾额。正门明柱挂有甘肃建总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欢祥先生撰并书的楹联:
  炼彩石补苍天日月星辰照千秋,
  造福泽裕后世炎黄子孙传万代。牌门前立一通“娲皇故里”石碑,碑文由著名书法家黎泉先生题写,由街亭老艺人杨泰先生镌刻。

女娲祭典

为了弘扬女娲文化,表达娲乡人民对娲皇圣母的敬仰之情,振奋民族精神,传承历史文化名镇--陇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确立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的历史地位,打造全球华夏儿女寻根问祖圣地,积极响应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促进秦安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天水市政府曾举办了两次公祭人文始祖女娲大典。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陇城民众都举行盛大的女娲庙会”,经过岁月的历练,时间的洗礼,2011年,秦安女娲祭典仪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庙会

娲皇宫四时香火不绝,农历正月十五就是娲皇的圣诞节。正月里春节气息依然浓浓,陇城镇仍显得热闹非凡。十五日这一天,曙光微露,略阳川周围几十里地的民众,怀着圣洁的心情,迈着虔诚的脚步,合着喧天的锣鼓,扶老携幼,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给女娲娘娘进香,参加这一年一度的娲皇圣母会。自清晨女娲诞辰的庆典帷幕拉开,传统的庆典活动和那由远到近传来的阵阵锣鼓声、鞭炮声、欢唱声和娲皇宫前“古略阳剧场”的演戏喝彩声,使人们喜形于色,欢快无比。在隆重的娲皇祭祀活动中,又迎来了各路的社火表演队。社火队除当地的外,还有张家川、庄浪、清水县等邻县乡村的社火队。一队队敲锣打鼓,前呼后拥,争先恐后汇聚在娲皇剧场,竞先表演。每年的社火队都在四五十家不等。演出内容主要是以古代作战为题材的骑马作势的马故事、高杆、高亭子、高拐子、旱船、狮子、老虎、龙灯、转马、花灯、武术、春牛等。在略阳川一带,耍马故事、旱船、狮子的村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耍亭子、高杆、高拐子、转马、老虎、龙灯、花灯的主要有龙泉、上袁、娲皇、西关、凤尾、略阳、常营、蔡河、张湾、榆树、王李、马关、高庄等村庄。历史上的耍“春牛”,主要由八图沟的村民们来表演,首先用彩色纸糊一个大春牛,由几个人抬着高高在前,锣鼓开道。化妆演出人员从皇上到百姓,从高官到乞丐达百人之多。内容是72行,每行表演一般不少于2人。阵容庞大热闹,形象逼真生动。表演和观看的群众人山人海,实为壮观,很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正月十五这一天,既是娲皇圣诞节,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元宵节,村村锣鼓喧天,户户张灯结彩。女娲祠内外,人潮涌动,盛况空前,真是旗幡箫鼓夜,辉映娲皇宫。从早到晚,朝拜的人流汇聚成彩色的长龙水泄不通,人们用各种方式尽情地抒发着对这位始祖母的怀念。飞檐翘脊、风铃清脆的娲皇宫,在通宵达旦,光烛天地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更显得金碧辉煌,肃穆庄严。殿内红烛分列,供果满案。香烟袅袅,磬声悠悠。在“华夏先祖”的匾额下,女娲手捧五色石,目光闪烁,灵气袭人,祥坐在鲜花簇拥的龛位之中,表露出无穷的智慧和遐思。三叩九拜的人流,扶老携幼,摩肩接踵,瞻仰着这位功垂千秋的娲皇圣帝。当你参加娲皇圣会时,一定会被当时的鼓乐喧天,炮仗动地,灯火粲然的腾腾炽热之状而倾服。伏羲、女娲同是中华民族所敬仰的人文初祖,是华夏龙的传人之根基。羲皇文化“一画开天”,把我们的祖先从洪荒时代推进到了一个文明的新纪元,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略阳川的民众深深感受到羲皇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资源丰厚。曾多次为女娲重建祠庙,充分表达了故里民众对娲皇圣母的无限崇敬和沉甸甸的缅怀。 羲娲故地数千载文明肇启,略阳古域近百里山川如画。女娲祠在丝绸之路热线上独具风姿,为华夏子孙荧心向往。

女娲传说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女娲人首蛇身,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远古时期,因年代遥远,先民的创世活动只能依据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文物古迹来印证。女娲、伏羲的功绩有许多也就是经过神话传说才流传下来。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序列中,流传最广,材料最多也最出名的当数女娲伏羲的‘传奇’了。从黄土作人到作八卦这个有着近百万年时间差距的人类原始历史,都集中的凝聚和停留在女娲伏羲两位身上。这也意味着他们两位可以代表最早期的中国古文化。”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柯杨先生说:“古代的神话传说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古代文化的表象,但它们却蕴含着深层的远古文化源的大量信息。破译并阐释这些信息,揭示他们的深刻意义,乃是许多人文科学研究者的首要任务,将古代的神话传说同地下挖掘出的古代文物或古文化遗址相互印证,再加上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多种人文科学知识与方法的综合运用,那么,对上古一些模糊不清、朦胧存疑的事象,就会逐步清晰起来,并得出比往昔学者更符合实际,也更科学的结论。”大地湾遗址的发掘和略阳古域神奇的传说也正符合以上论说,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深入探索原始社会先民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与伏羲相比,在略阳古域有关女娲的神话传说色彩更浓。如前所述的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女娲汲龙泉之水,捏土造人;共工作乱,女娲讨伐;有女娲洞、女娲潭、女娲台等许多传说和遗迹。  古人把创造人类的功绩划归给女娲,这充分体现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的威望和以妇女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史学家称,“农业的发明是妇女的功绩,人们在发明农业之前,由于猎取禽兽不是很可靠的,妇女们的采集活动一直是生活的主要来源。她们在采集和保护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观察、摸索和无数次的试种,终于促成了人工栽培农作物的产生”。“原始农业的领导工作开初主要由妇女承担,她们领导着大家,利用天时地利,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了让世人对女娲的功绩永世铭记,略阳川的民众为娲皇圣母建祠修庙数千载。

周边景点

焕然一新的女娲祠,与大地湾遗址、街亭古战场、女娲洞、风台、风沟、风茔、略阳古城、龙泉等景点连为一线,已成为人们寻根问祖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