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碑林园,位于丹凤县城西,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巨冢罗列,古柏环绕,碑石林立,埋葬着二千多年前秦朝的四位博士:即:周术、吴实、崔广、唐秉。
- 中文名
- 商山四皓碑林园
- 地理位置
- 陕西省丹凤县
- 奖 项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商山四皓碑林园,位于丹凤县城西7.5公里的商镇新街西段,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山四皓碑林园由李瑞环题词。
四皓碑林园内埋葬着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四位博士:即周术、吴实、崔广、唐秉。四老人皆因品行高洁,银须皓首,避秦焚书坑儒而隐居商山,世称“商山四皓”。他们过着采食商芝,栖身洞穴的清贫生活,曾赋有著名的《采芝操》,流传于后世。至今在商镇龙驹一带,民间在春节扮“故事”、“社火”中仍保留着歌唱四皓的“四魔女”(四皓的四个女儿)灯舞。
历代过往文人骚客在商山留有诗文百余篇(首),盛赞四位先贤淡泊名利、坚守道德操守的高风亮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过四皓墓》、白居易的《谒四皓庙》等赞颂四皓的名篇,更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为了将四皓先贤的高风亮节昭示后人,将这些古诗词文与历史文物、书法雕刻艺术融通一体,于2003年11月建成四皓碑林园。
总投资1600万元的四皓碑林园二期开发工程,占地面积20亩。将开发建设80米长、30米宽的四皓古建文化区,向南直达312国道。将从根本上改善四皓景区的面貌,扩大“商山四皓”规模,增添新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商山四皓”文物旅游品牌。
历史沿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商山因四皓而名扬四海,这四位先贤淡泊名利,甘于终老山林的高风亮节为古今的士人所推崇。今天的魅力商洛就让游客去丹凤县商山四皓碑林园寻找这四位先贤的遗迹。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这四句诗是四皓先贤的一首诗歌,表达了居安思危、心怀天下、功成身退、甘愿终老山林的高尚的品质,为后人广泛传颂。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为躲避秦王朝的暴政而隐居商山,采食商芝,栖身洞穴。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称“商山四皓”。
西汉建立,刘邦久闻四皓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遭拒绝。当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之时,吕后求于张良以保太子。张良建议刘盈去商山请四皓出山,协助太子之位。四皓感念天下苍生,决定出山帮助刘盈,挽救皇权于动荡之中。当刘邦看到他都请不动的四皓在帮助太子时,知道太子已经羽翼丰满,打消了换太子的丁想法。
太子刘盈称帝后,要封四皓高官。他们都婉言谢绝,重新回到商山,继续过起了清贫的隐居生活。
商山四皓死后,葬于商山脚下。如今,四位老先生的墓冢依然保存完整。历代过往商山之文人骚客盛赞四先贤高风亮节、淡泊名利的诗词被刻成碑文,供游人品评。从这些历代文人留下的题词诗赋诗中,仍然能看到商山四皓两千多年前的精神风采。
展品介绍
商山四皓碑林园,埋葬着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四位博士,四位老人皆因品行高洁、银须皓首,避秦焚书坑儒而隐居商山,世称“商山四皓”。后因匡定汉室有功而拒不受封,仍隐居商山,死后汉孝惠帝亲自立碑“文官下轿,武将下马”,诏令百官四时扫墓,以示尊敬。
文化长廊
商山四皓碑林园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惠帝。
商山四皓
“四皓”姓名
四皓姓名:一是东园公,姓唐名秉、字宣明;二是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三是绮里季,姓吴名实,字子景;四是甪(lu)里先生姓周名术,字元道,京称霸上先生。
“四皓”史迹,在商洛及国内广为分布和传诵。在丹凤、商州建有“四皓祠庙”;洛南有“四皓乡”;商南有“甪里洞” 、“甪山”、“甪里坊”。另在西安有“四皓庙”、“四皓村”。澄城、蓝田、华县有“商山庙”。河南省济滦、江苏苏州洞庭西山亦有“四皓祠”、“东园公祠”、“甪庵”、“绮里坞”、“黄公井”。其事迹、轶事被载入《史记》、《汉书》、《四库全书》、《太平寰宇记》,以及大量类书、史籍、方志及家乘等。
“商山四皓” 为了躲避秦朝暴政,在“焚书坑儒”事件中落荒而逃,隐居在商山洛水之间,以保全身家性命。四大博士有分有合,先后云游在商州、丹凤、商南、山阳、洛南。以图朝廷“必用读书人”之时东山再起。他们一边传经布道,一边根据形势或隐或现,用今天的话说,风声紧时就躲避在商州的秦王山或者洛南文显山上,有时也到过商南,山阳中村、银花等地,一般为分散隐藏。在朝廷风声宽松时,就居住在条件比较好的商州城和丹凤城边缘(现在的商洛运输公司大院和商镇街道)。在改朝换代后,曾经被张良举荐为刘盈谋事献策,辅佐刘盈登上帝位。为了回避宫廷斗争,后又返回商山继续隐居,又出蓝关到蓝田,长安等地云游,老迈时有的回到老家归终安葬。今在商镇四皓墓穴埋葬的只是四皓之一二和陪葬的佣人协从而已,并非“商山四皓” 全部。
“商山四皓”是古代知识分子性格命运的一个缩影,既胆小怕事又不甘寂寞,意欲为朝廷出谋划策参政议政,又不愿承担政治风险,实为缩头缩脑的角色,远没有武将那样一腔热血赤胆忠心。
“四皓”传说
汉灭秦后,天下大定,刘邦久慕“四皓”之名,召请之,“四皓”不应,晚年欲废太子刘盈,另立宠妃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吕后从张良计,带太子亲笔书信来商山迎请“四皓”(又一说,据《太平寰宇记》引《高士传》“汉后使张良诣南山迎四皓”,到商州后,误以为州城丹江的双乳山是商山,便停车于此,故后人称此山为“高车岭”),四皓果然出山,佐助太子。四皓出山,震动朝野,后世称颂。
北宋淳化二(991),贬任商州团练副使王禹偁(cheng)编写的《四皓庙碑》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惟圣人乎。先生避秦,知亡也;安刘,知存也;应孝惠之聘,知进也;拒高祖之命,知退也。四者俱备,而正在其中矣。 先生非圣而孰为圣乎?若其秦乱而不避,则焚书坑儒,高斯①之流也;汉危则不出,则索隐行怪,巢由②之徒也;应高祖之命,则溺其冠而骑项矣;拒孝惠之聘,则功不立名不称矣。引而申之,先生可谓全德矣!”。
汉王刘邦十二年四月崩。五月,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帝欲封之官,四皓谢而不受,仍隐逸商山。甪里先生夫人沙氏携儿子凤翔、儿媳马氏亦定居商山。
“四皓”之墓
今商洛市丹凤县西7.5公里的商镇有四皓陵园,占地1848平方米。陵园内有三墓为正冢,园外有二墓为陪冢。旧墓区松暧桂香,古柏老槐,森列环绕。1949年尚存古柏13株,‘文革’后存古柏8株,古槐一株。1983年增建围墙、门楼,并载入《陕西名胜》。据《续修商志》、《陕西通志》载:惠帝亲为“四皓”树碑于隐处,并立有“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碑石以示尊崇。
东园公、绮里季先后隐居在洛南文显山、商州秦王山。
甪(lu)里先生初隐于商南县城北四十里的“双峰山”,后遂改为“甪山”。1987年3月,商洛地区档案馆馆长郝臣杰在商州南秦川一周姓农民家收集到《周氏家谱》一部四册,该谱“世系引”载:“始祖讳术,原会稽甪里村(在今太湖中西山岛西端顶角)人,因地以为号,官秦博士,避乱隐商山。厥后汉高祖混一区宇,以礼为罗,义不为臣,上所不能致者四人,甪里先生其一也!二世祖凤翔同夫人马氏,甪里夫人沙氏,诣上洛商山之麓见始祖,遂家焉,卜居于东廓之柳林巷。”
陵园正冢中缺少一位,《直隶商州总志》载一谓甪里, 一谓绮里季,不能确指。据最新考证,当是四皓之一的夏黄公。夏黄公生前曾隐居浙江宁波四明山东北麓,逝后葬于该地。当地有夏黄公墓,简称作黄公墓,或夏公墓,墓近姚江渡口。
“四皓”诗文
历代有关诗文已知的有三百多篇,以唐、宋居多。唐朝杜牧在《题商山四皓庙一绝》中写道:“吕氏强梁嗣子柔,我欲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清郑板桥颂《四皓》:“云掩商於万仞山,汉庭一到即回还。灵芝不是凡夫采,荷得乾坤养得闲。”日本汉学爱好者亦有“四皓”诗:“紫芝③产商山,四皓采而餐。自上刘家屋,入诗入画卷。”
有关传说
汉王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于长乐宫。五月,太子刘盈继位为汉惠帝。刘盈称帝后,吕后为四皓封官,四皓不受,仍回商山,继续过着清贫的隐逸生活。甪里先生夫人沙氏携儿子凤翔、儿媳马氏跋山涉水,来到商山定居。1987年3月,笔者在商州南秦川一周姓农民家中收集到《周氏家谱》一部四册,该谱”世系引“载:始祖讳术,原会稽里村人,因地以为号,官秦博士,避乱隐商山。厥后汉高祖混一区宇,以礼为罗,义不为臣,上所不能致者四人,甪里先生其一也!二世祖凤翔同夫人马氏,甪里夫人沙氏,诣上洛商山之麓,见始祖遂家焉,卜居于东廓之柳林巷。”现已传至八十世孙。其他三人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的家眷也先后来商山,同其定居,繁衍后代。
四皓已过世两千余年了。两千年来,人们对其赞誉有加。现存咏四皓诗文三百余篇。尤以唐、宋时期居多。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称颂 《四皓》 :“云掩商於万仞山,汉庭一到即回还。灵芝不是凡夫采,荷得乾坤养得闲。”诗虽简短,却道出了“四皓”的精神。当然,也有贬斥“四皓”的,如唐代诗人杜牧在《题商山四皓庙一绝》中写道:“吕氏强梁嗣子柔,我欲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清康熙元年,商州知州王廷伊对四皓既赞又嘲,他在《赞四皓》一诗中写到:“避乱远离秦世网,立功不绾汉王纶。向来屈指行藏事,羞杀呈身识面人。”称颂四皓有功不居的高节,但他又赋诗 《嘲四皓》 :“须似霜花鬓似银,采芝商岭合终身。一朝羽翼汉皇祚,终是留侯门下人。”日本国汉学爱好者亦有“四皓”诗:“紫芝产商山,四皓采而餐。自上刘家屋,入诗入画卷。”(刘家屋:指“四皓”觐见刘邦。)近年来,丹凤县政协在商洛市文管会支持下,筹资20万元,重新整修“商山四皓”墓,并向国内外书画名家征集反映商山四皓的诗词书画作品,勒石为碑,计划立碑60多面,组成“四皓碑林”,著名画家朱乃正的《四皓采芝图》将线刻于大理石上。商山四皓墓汉式门楼已告竣工,正在进行后续工程。不久,将以崭新的面貌向游人开放,以展现“四皓古陵”风采。
相传四老登上商山,只见千山苍苍,四野茫茫,泉石青幽,草木含情,比起蝇蝇嗡嗡的京都咸阳,真是人间净土。这儿听不到刀枪鼙鼓的惊鸣,看不见残暴无道的杀戮,见不到争宠斗势的恶棍,觉不到尔虞我诈的寒惨,也没有卖官鬻爵的小人,遂决心“岩居穴处”,“紫芝疗饥”,在商山隐居下来。 四皓在商山避秦隐形不久,刘汉王朝统一了天下。当汉高祖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另立赵王如意时,刘盈的母亲吕后经张良策划;约请四皓出山。“偕入汉廷,一语吾主”,改变了刘邦废太子的初衷,终使刘盈做了汉惠帝,四皓也被封为贤人。刘盈登上帝位后,四皓重新归隐山林,四人退隐江湖,不问世事,不想参与宫庭争斗。他们过着采食商芝,栖身洞穴的清贫生活,曾赋有著名的《采芝操》,流传于后世。至今在商镇龙驹一带,民间在春节扮“故事”、“社火”中仍保留着歌唱四皓的“四魔女”(四皓的四个女儿)灯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