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佛寺

圣佛寺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城西郊中山原头。该寺建于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原名叫灵感寺。寺内有唐代元和年间所建的唐塔一座。
- 中文名
- 圣佛寺
- 地 址
- 陕西省富平县城西
- 建 于
- 唐元和元年
- 原 名
- 灵感寺
建造历史
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都统王铎将两川兴元军屯灵感寺,即是这里。圣佛寺分别在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两次进行重修。文物古迹
灵感寺碑
建国初尚存前后两殿。在圣佛寺前院,有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八月立的灵感寺碑。碑高2.15米,宽0.85米,厚0.24米。两面有文字,正面上部阴刻尚书礼部牒文,下部为碑文,字迹不清,现圣佛寺已成为学校。圣佛寺塔
圣佛寺唐塔,七级八角空心型,青碑筑成。基层周长18米,第一级正南石额阴刻“释迦如来第十六所真身舍利宝塔”十四字;第六级正南石额阴刻“大乘妙法莲花会上菩萨”十四字。此塔系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06年——820年)创建,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最后一次修葺。今仍巍然矗立。考古发现
金代陶棺20世纪80年代末,当地居民取土时发现金代陶棺12具,陶棺出土地点紧邻圣佛寺,这些棺盖用建筑材料滴水瓦代替的陶棺,为当时寺院僧人的葬具,对研究当时僧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研究资料。在陶棺内发现了明确纪年,一件棺盖有墨书题记为金大定五年,陶棺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说明这批陶棺均为金代遗物。其中,一件陶棺长33.5厘米,前后档呈梯形,前档正中开双扇假门,门扇有三道乳钉。门框为方形,上方墨书“白和尚”三字。盖为一兽头滴水瓦,扣于棺体之上。在另一件陶棺上,盖顶素面,中部墨书“张晏师”,左侧又墨书“张”。盖内墨书“大定五年二月十五日,大葬之辰记耳”。座为须弥座 。每件陶棺都有白和尚、老和尚本师、惠和尚等字样,这批陶棺均为灰陶质,棺盖用建筑材料滴水瓦代替,一种是兽头滴水,一种是花卉滴水。棺盖顶部有三种形式,一种为素面带墨书,一种为线刻带墨书,一种为线刻。这批陶棺是仿木棺样式做成的骨灰盒,说明当时僧人的丧葬形式,已经受到佛教影响,与普通人土葬的形式有别,同时又保留有中国传统元素,而且当时的寺院对和尚的葬具有统一的制式和管理”。- 盘山 1盘锦森林公园
- 大洼 2辽河绿水湾
- 大洼 3田庄台关帝庙
- 大洼 4田庄台崇兴寺
- 大洼 5望海观
- 大洼 6田庄台抽水站旧址
- 大洼 7驾掌寺
- 兴隆 8鼎翔生态旅游度假区
- 盘山 9唐家房后岗子遗址
- 大洼 10甲午末战遗址公园
- 大洼 11张氏墓园
- 大洼 12红海滩
- 大洼 13中日甲午末战殉国将士墓
- 大洼 14田庄台清真寺
- 大洼 15崇兴寺——卧佛
- 盘山 16盘锦东晟园艺基地
- 盘山 17沙岗子高丽城遗址
- 盘山 18杜家台古城址
- 盘山 19南坨地遗址
- 双台子区 20盘锦湖滨公园
- 双台子区 21苇海鼎翔度假区
- 盘山 22唐屯南坨子遗址
- 盘山 23王荒北坨子遗址
- 盘山 24城堡遗址高平堡遗址
- 盘山 25辽河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