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黄山宫
首页  > 陕西  > 咸阳  > 兴平   »  黄山宫景点介绍

黄山宫

黄山宫
黄山宫位于兴平市马嵬街道正北约1公里处,东距兴平市13公里,西距贵妃墓2公里,坐落在塬坡下,地势北高南低,为西汉早期之道教圣地,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中文名称
黄山宫
地理位置
陕西省兴平市马嵬街道1公里处
气候类型
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黄山宫
建造时间
公元前193年

黄山宫简介

黄山宫位于兴平市马嵬街道正北约1公里处,东距兴平市13公里,西距贵妃墓2公里,坐落在塬坡下,地势北高南低,为西汉早期之道教圣地,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据明正德年间康海所立碑石记载:“汉惠帝建黄山宫,汉武帝曾微服私幸,改老子祠,唐太宗以裔出,老子祠更加修缮,玄宗幸蜀乞灵于此,手植槐焉”。汉唐时期,黄山宫为皇家道观。明清功德碑记载,历史上黄山宫屡有修葺。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山宫一直兴盛不衰。黄山宫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关怀帮助下,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2003年牌楼及门前广场竣工,2009年修通到黄山宫45米宽的水泥路。兴平市道教协会在干渠上修了弓形桥,桥北建有钟鼓楼。太上槐植于黄山宫院落中央,南为三清殿,北有九宫十八洞,洞内供奉着各路神仙。相传道教祖师老子最早在黄山宫传道,后迁往楼观台,因南北相望,故黄山宫又称北楼观。四时八节不断有人来许愿,古庙会期间朝拜人次超过10万。黄山宫东西两边平行排列着几条大沟,岭高沟深,黄土裸露。东边的岭当地人称“鳖盖”。西北方向约 500米处,是新石器时代的黄山遗址。东约 20米有贺氏洞,据碑石记载,为堂主贺氏率弟子凿成,洞口塌陷严重。贺氏洞以东另一条沟崖上有三个洞口,入内低头可走,传说很深,但内部塌陷。黄山宫东面沟崖上留有窑洞 80余处,是李家坡村民先祖居住过的地方。干渠以南约 100米处有自涌泉两处,泉水流淌日夜不停,水质含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清洌甘甜可饮用。黄山宫的旅游资源种类多,而且比较集中,并毗邻杨贵妃墓。以杨贵妃墓为龙头的马嵬中心地区旅游雏形初现。黄山宫是一处道教圣地,相传老子骑青牛在楼观台讲道时,曾夜宿黄山宫,“汉惠帝建黄山宫,汉武帝曾微服私幸,改老子祠,唐太宗以裔出,老子祠更加修缮,玄宗幸蜀乞灵于此,手植槐焉”(据明正德年间康海所立碑石记载)。盛唐诗人王维以“黄山旧绕汉宫斜”的佳句赞叹黄山宫的美景。

历史

其地古称黄山,西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就山势凿洞建庙宫,供老子,成为道教早期活动的地方。据《东方朔传记》载,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穿便服出游,北至池阳,西到黄山宫。《三辅黄图》也记载:“武帝微行西至黄山宫也”。传说武帝很孝,其母有病,他曾在黄山宫为母要过药。据王莽传记载:王莽篡位时,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因与老子同姓,自认是老子的后裔,改黄山宫为老子宅,大加修治,并提倡道教。唐高宗乾封元年,进封老子为“太上玄皇帝”。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视道士为宗室,二十九年建玄元皇帝庙于各地。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从四川回长安途经马嵬时去黄山宫烧香朝拜老子,并在院内亲手栽植了一棵槐树,今已1200多年,成为文物。明、清两代多有建修,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清同治元年(1861)陕西回民起义攻打兴平,黄山宫被回民义军放火烧毁。同治十二年(1873)兴平群众捐款复修东西两侧。光绪三十年(1904)兴平、乾县、武功周围群众捐款重修,建有山门、二门、钟楼、鼓楼、卷棚、玉皇殿、三清殿、老君洞,靠山崖半圆形排列十六个窑洞,各塑神像。1954年拆除,大部分庙殿移盖学校。“文化大革命”中,神像全被砸毁,后来窑洞逐渐倒塌。1980年后有一姓魏的道人居住。近年来群众捐钱修中洞,塑老子泥像,盖三间瓦房,供玉皇,周围有善男信女1000余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赶庙会。

政策扶持

马嵬地区旅游景点各具特色,杨贵妃墓以唐文化见长,黄山宫突出道教文化,马嵬驿展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马嵬过境段现代都市农业发达。我市要实现资源由分散经营向整体经营推进,将杨贵妃墓、马嵬驿民俗文化村、黄山宫、马嵬现代都市农业等景点纳入整体规划建设之中,协同推进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建设。同时,将景区内各景点串联起来,达成成片建设目的。目前,要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整个景区制定一个全面的高起点的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发展与保护、发展与管理的关系,使整个景区及景点建设和发展有章可循。浓厚的历史文化是马嵬景区最具优势的资源,提升景区景点文化神韵是下一步景区发展的核心所在。目前,马嵬景区的文化景观中,唐文化景观建设和规划设计比较完善。黄山宫道教文化在景点布局和建设上则比较弱,没有得到充分发掘。马嵬现代都市农业还没有和旅游紧紧融为一体,资源价值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下一步,马嵬景区应当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基础上,突显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旅游发展的融合,增强景区的文化辐射和品牌价值。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