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塘又名大王庵,位于大理古城南,上末村,因清代曾设汛溏,故又称观音塘。是大理市佛教协会驻地。
- 中文名
- 观音塘
- 又 名
- 大王庵
- 位 于
- 大理古城南
- 属 于
- 因清代曾设汛溏
观音塘简介
观音塘 是大理市佛教协会驻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会,人们不仅朝拜观音,而且还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将宗教、文化、集市贸易融为一体。
相传,汉时官兵进犯大理,观音大士化作一老妇,用草索背着一块大石头在路上与敌兵相遇,入侵兵看见了,觉得非常惊讶,心想:这里的老妇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更何况是青壮年呢?于是,敌兵不敢再犯,鸣金收兵。这就是著名的“负石阻兵”的传说。后人为了纪念观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观音阁,阁内供奉观音像,继而扩建为观音塘。
观音塘在建筑上独树一帜。观音阁就建在传说中观音所负的巨石上,阁体全部用大理石镶成。大石旁四周修有水池,池边石栏杆围护。阁中供奉石观音像。阁四周有石回廊,可通行人,东西有石拱桥四座。亭的三壁上碑刻与石雕画相映成趣,亭外四面相通。静止的石亭和轻泛涟漪的池水互相衬托,石的刚与水之柔相辅相成,亭池间桥廊紧凑,浑然一体,整个建筑严谨有序,而且以石为廊,以石为墙,别具匠心。
观音塘的历史
建于明代,始建时以观音阁 为主体;到了清代重修,在修缮观音阁的同时,始建殿宇。据寺内杨玉科立《重修观音塘记》碑所述,清初已有殿宇,清同治十二年,岑毓英出面修缮。清光绪二年又建成七开间、三面封闭、正面开门的大雄宝殿。随后逐步形成了戏台、门楼、殿宇、亭阁集于一体的建筑群,同时融入了祭祀、歌舞表演、集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但又逐年衰败。 1965年又将观音塘修缮一新,但是次年又毁。历经十多年,又于1988年重修。观音塘分前阁、中殿和后殿。其中最具有特点的是前阁,内祀观音,阁建在一块名叫观音石的大石上,用大理石建造,观音塘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岑毓英重修。阁四面围以大理石栏杆,雕龙画凤,十分雄伟壮观。观音大石上刻有佛像,玲球剔透。 观音塘幽雅的环境,别致的建筑,陶冶了白族人民爱美的心理素质,也激发了白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为此创造出优美的传说。相传汉时有兵犯大理,观音化一老妇,用草索背一大石在路上与敌兵相遇,入侵兵见了很是惊异,心想:老妇竟有这样大力气,何况青壮年呢?于是,敌兵不敢再犯,鸣金收兵。这就是著名的“负石阻兵”传说。 后人为纪念观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观音阁,阁内供奉观音像,继而扩建为观音塘。观音塘在建筑上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美。尤其是内中观音阁建在一块拔地而起的大石上,而且全部用大理石镶成。石亭面阔3.3米,进深3米,高5米,亭的三壁上碑拓字画相映成趣,亭外四面相通。亭下也用大理石围砌成一个水池。静止的石亭和轻泛涟漪的池水互相衬托,亭池间桥廊紧凑,浑然一体,整个建筑严谨有序,而且以石为廊, 以石为墙,是独具匠心的建筑。观音阁是白族工匠的杰作,也是白族人民审美形式的体现。
观音塘建于城池的外圈,这是曾是上关至下关的十塘之一。而且紧靠森森茂密苍山,面临清澈碧绿的洱海,位置险要,交通便利,因此,观音塘香火一直很旺。
如今,修葺一新的观音塘仍然香火缭绕,人群熙攘。但是,人们的活动已经不单纯局限于佛教徒的宗教信仰范围,又加入了民族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不仅朝拜观音,而且也加进了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观音塘也成集宗教活动、文化活动、集市贸易为一体的场所。在这里观音菩萨也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偶像,而逐渐转化为慈爱、正义和希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