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岩洞村

位于云南广南县南屏镇安王村的崇山峻岭之中,距323国道15公里。全村60多户300余人,穴居于一个山洞里。洞内最宽处约125米,洞口至洞底最深处约100米,洞内面积大约7500平方米,相当于11亩左右。洞口海拔1250米,洞底海拔1130米,落差约120米。目前洞内房屋共有33幢,一家人家单独居住的有17幢,两家合住的有10幢,三家合住的有5幢,还有一幢一半为家居一半是小学校舍,此外有一户7口之家仅住着一间房屋。
- 中文名称
- 峰岩洞村
- 行政区类别
- 村
- 所属地区
- 南广南县南屏镇
- 人 口
- 300余人
发展
1999年7月,云南省政府决定资助峰岩洞村每户一万元,搬出山洞。面对洞外晴朗的天空,峰岩洞人将重新构筑新的生活。村民完全搬出后,洞内的民居、生活用具可保持原样,洞内可建一座“民俗博物馆”,供专家考察研究,让游客观光。村民全部搬出峰岩洞后,他们留下的将是一个完整的穴居文化遗迹。2001年,峰岩洞村是作为现存世界上规模最大、连续居住时间最长、惟一穴居的村落而被记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全村有六姓,最初是在清朝末年为躲避战乱逃匿于深山洞穴之中隐居。洞口周围方圆百十里古木参天,藤蔓蔽日,外人很难发现。后来又先后接纳同是逃命至此的周姓、何姓等穷苦人家。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里划为南屏镇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洞中和睦生活着李、周、徐、何、唐、任等6大姓,均为汉族。至今已有九代人,相继在这里生活数百年。洞中有正规的村民委员会,家家户户还有政府统一制发的门牌号码。大家和睦相处,互敬互让,农忙时节,家中即使不上锁,也不会发生盗窃事件,真正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有“共用一片瓦,同进一道门,鸡鸣全村应,相处一家人”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村”。简介
溶洞坐东向西,周围绿树掩映,一个开阔的倒八字形的洞口,充分吸收着洞外的自然光线和偏西的阳光照射。洞中房屋可分为篾笆墙房和夯土墙房两类。篾笆墙房是较早的房屋,最早的篾笆墙房也叫丫丫房,即挖洞埋柱搭上横梁围以篾笆的简陋房屋。各家房屋没有片瓦遮盖,楼面既是阳台,也作屋顶,房屋或相连,或独建,依地势高低错落,分布其间。建筑风格与外界无异,有墙体立柱,装有门窗,牛马有圈,猪鸡有窝,人畜各得其所。一条人工石板路连接各家各户。 洞内左侧,株株石峰拔地而起,洞顶钟乳石倒悬,右侧一白色钟乳石巨柱顶天立地。洞内办有学校,设一、二年级,同在一间教室里上课。至今村里已出了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有的还在广南县城甚至州府文山工作。- 正蓝旗 1元上都遗址
- 二连浩特 2“伊林”驿站
- 多伦 3汇宗寺
- 东乌珠穆沁旗 4金斯太洞穴遗址
- 多伦 5大渡口生态旅游区
- 正蓝旗 6小扎格斯台淖尔
- 多伦 7诺尔古建筑群
- 二连浩特 8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正蓝旗 9忽必烈夏宫
- 正蓝旗 10乌和尔沁敖包森林公园
- 多伦 11榆木川景区
- 多伦 12多伦文化公园
- 锡林浩特 13贝子庙
- 多伦 14多伦湖
- 锡林浩特 15平顶山
- 多伦 16姑娘湖旅游区
- 多伦 17西山湾景区
- 多伦 18山西会馆
- 锡林浩特 19锅盔山
- 多伦 20南沙梁景区
- 多伦 21滦源殿、西山湾
- 正蓝旗 22白音查干敖包
- 太仆寺旗 23御马苑旅游区
- 正蓝旗 24高格斯台风景区
- 正蓝旗 25金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