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寺塔

大圣寺塔,位于信丰县城内。建于北宋时期,为平面六角形九级楼阁式砖塔,大圣寺塔九层十八级,重修后高66.45 米,史称“凌霄绝顶,通省无以伦比”,为江南现存最高宋塔,堪称“江南第一塔“
- 中文名称
- 大圣寺塔
- 地理位置
- 赣州信丰县
- 开放时间
- 早8:00-晚23:00
- 景点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门票价格
- 15元
- 著名景点
- 木雕像
- 塔 高
- 66.45米
- 结 构
- 平面六角形九级楼阁式砖塔
- 历 史
- 九百四十八年
- 类 型
- 宋塔
历史推断依据
1984年至1990年,我省对塔进行全面维修 ,复原了栏杆、飞檐、塔刹和副阶等。维修过程中,在塔内部发现各朝代的铜钱,年号包括开元、太平、淳化、咸平、景德、天禧、元丰等,又于第七层北面假壶门左侧发现一铭文砖,刻有“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正月初”等字眼。这一年号比元祐年十一月(公元1087年)推前了二十三年。以此年号推算,“大圣寺”塔距今已有九百四十八年的悠久历史。景区简介
大圣寺塔大圣寺塔为九级六面楼阁式砖塔,穿壁平座,塔内楼共17层,有明暗层之分。每级设有平座、檐、廊、栏杆、砖叠涩出檐,檐下为砖砌额坊,各层辟有真假门各三个。塔身各角为八棱柱。塔内有藻井并绘有彩绘,塔顶为坊,塔刹由覆盆、相轮、宝珠等组成。塔座占地90平方米,1953年和1954年国家文物局曾2次来县考察,第一次取下木雕像一尊,铜钱数枚,一为“开元”一为“大观”。第二次发现木雕像一尊,像上有铭文,云“朱叶氏及妻来大圣寺,在塔上供养,乙丑年十一月X日题”,字迹苍劲,似宋人手迹,因塔上发现木雕像铭文“大圣寺”而得名。大圣寺塔相传大圣寺塔建于三国赤乌年(公元238年)。《赣州府志》称:宝塔寺在县城北教坊,中为大雄宝殿,殿内宝塔为吴大帝赤乌年号建。唐贞观年(公元627年)重修,晚唐时期被毁,宋治平六年(公元1064年)县民在原址上重建宝塔。千余年来,虽经风雨剥蚀历经沧桑,仍古貌苍然,巍然屹立展现与世人眼前。“凌霄矗立,通省无与伦比”,它在研究古代历史和建筑艺术上极具价值,是现存的江南最高宋塔。历史记载
据县志记载,元末红巾军天完政权太师邹普胜等曾驻此,塔亦为此时所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塔为砖砌,仿木结构,东西向,平面六角十三层,高近40米,由下而上逐层递减,各层斗拱、檐角、勾栏、门窗、神龛均以特制砖件拼装,榫卯相扣,严密合缝,其上所有莲瓣、牡丹、双钱等装饰花纹,精巧玲珑,布局有致。通体比例均衡,收分圆和,形态健美,气势凝重,具有宋代建筑风格。内有阶梯,盘旋至顶,远眺四周,令人心纵神驰。- 通海 1通海杞麓湖
- 江川 2星云湖
- 红塔区 3玉溪玉泉寺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4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 红塔区 5映月潭
- 澄江 6禄充风景区
- 澄江 7帽天山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8南溪原始森林和高山水库群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9妙莲寺
- 澄江 10抚仙湖景区
- 通海 11秀山古建筑群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12新平县龙泉公园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13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 易门 14静乐庵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5世界第一高桥旅游风景区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6红河谷生态农业观光园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7元江哀牢梯田
- 通海 18秀山公园
- 澄江 19禄充村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20彩色膏林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21那诺哈尼云海梯田
- 红塔区 22玉溪汇龙生态园
- 易门 23龙泉河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24扬武李氏民居
- 澄江 25西浦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