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通天岩石窟

通天岩石窟是赣州市郊的著名风景区,也是中国南方石窟造像比较集中的一处。通天岩风景区主要由忘归岩、同心岩、通天岩、翠微岩组成,岩洞深邃,山径蜿蜒,溪水潺潺,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忘归岩,因为岩石横空而出,形状好似一头巨狮,故而又称为“狮岩”。山岩间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每当盛夏酷暑,清风徐来,沁人心脾,令人留连忘返,故而称“忘归岩”。在岩壁之间有石龛造像和摩岩石刻。
同心岩在忘归岩的东边,岩壁间有明朝刘昭文书刻的“同心岩”三个字,还刻有龙虎造型。此处地势平坦开阔,摩岩石刻和石龛造像依次刻于游路一侧的岩壁间,恰如露天的博物馆一般,游人可以便走边赏。
同心岩向前,就是通天岩。这里山势合抱,峭壁耸立,中有一洞,洞内一窍直通山巅,“通天岩”即由此而得名。宋代的著名学者阳孝本(1039~1122年)曾在此隐居。元祐九年(1094年),苏东坡路经赣州,曾慕名拜访阳孝本,二人一见如故,遂成至交。阳孝本死后葬于通天岩,后人在此立有“玉岩祠”,祠内供有苏东坡、阳孝本的雕像。通天岩自唐、宋以来就是赣南的佛教名山,岩壁间层层排列,满刻佛像300余尊。
通天岩及其毗邻的翠微岩、同心岩、忘归岩,岩壁间有很多的古代摩岩题刻,原有116品,现存97品,其中宋代的33品,明代的36品,最早的为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所刻。题刻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地方史资料,而且保留了许多字体,刻工精致,是珍贵的古代书法艺术作品。
通天岩风景区共有石龛造像348尊,除翠微岩的几尊立佛是唐代的雕刻外,其它多是宋代作品,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国家文物局)
赣州通天岩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通海 1通海杞麓湖
- 江川 2星云湖
- 红塔区 3玉溪玉泉寺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4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 红塔区 5映月潭
- 澄江 6禄充风景区
- 澄江 7帽天山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8南溪原始森林和高山水库群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9妙莲寺
- 澄江 10抚仙湖景区
- 通海 11秀山古建筑群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12新平县龙泉公园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13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 易门 14静乐庵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5世界第一高桥旅游风景区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6红河谷生态农业观光园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7元江哀牢梯田
- 通海 18秀山公园
- 澄江 19禄充村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20彩色膏林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21那诺哈尼云海梯田
- 红塔区 22玉溪汇龙生态园
- 易门 23龙泉河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24扬武李氏民居
- 澄江 25西浦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