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庐山会议旧址
首页  > 江西  > 九江  > 芦山   »  庐山会议旧址景点介绍

庐山会议旧址

庐山会议旧址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牯岭东谷长冲河畔、掷笔峰麓的火莲院。这座建筑原名庐山大礼堂,为传习学舍会议礼堂。旧址为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建,耗资二十万元。国民党中央党部委托“华中公司”工程师高观四设计。1937年6月24日,“中央社”电称:庐山大礼堂,“为宫殿式,复琉璃瓦,内分二层,上作膳厅,上为礼堂,可容数千百人,并可放映电影”。礼堂大门前的海拔是1007米。旧址仅门面有中国宫殿的风格的意蕴,主体结构、装饰还是西方建筑精神。它又是一栋纵向对称的精品。它的平面图的前部的横向矩形与礼堂部分的纵向矩形的结合。占地面积约830平方米。它的门首的中国民族风格醒目地表现在蓝色的琉璃瓦的披檐及檐下它的一楼中间也有三个圆拱形的大门,两旁均有八角形的窗子。这是一种民族风格。二楼的中部,一排长方形窗子。窗户之间有圆柱,有石斗,楼座。礼堂前面是休息厅。
中文名称
庐山会议旧址
地理位置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牯岭东谷长冲河畔
占地面积
约830平方米
原    名
庐山大礼堂

历史沿革

庐山会议旧址始建于1935年,1937年竣工。系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传习学舍、图书馆、庐山大礼堂)”之一——庐山大礼堂,由中国工程师高观四设计,上海华申公司承建。蒋介石曾多次在这里向国民党军队的军官们训话,是蒋介石培养和训练骨干的重要基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幢建筑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自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即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旧址于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建筑特色

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庐山会议”旧址别具风格,背倚青山,临水而建,坐北朝南,溪流环抱,选址相当讲究,渗透了浓厚的传统观念。技术处理上采用了西方的技术、新型材料、设计方法,同时又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形式、元素、构图方法,既体现中华民族的风格,又具有西方建筑特色,使中西建筑艺术巧妙结合。并与庐山大自然神韵相融合,成为了庐山近代建筑的典范。旧址平面呈“丁”字形,长397米,宽309米,高168米,上下两层,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单檐铁瓦。屋面与墙体相接处有1米左右的檐口,覆以蓝色琉璃瓦。房屋四周墙上装有高大钢窗,采光极佳,室内富丽堂皇。建筑坐东朝西。正面建筑处理很有特色,正面入口为三扇拱形大门,与中国的古城门相似。二楼的正面为五个大型的联为一体的钢窗,在功能上使室内形成封闭式的内廊,同时也体现了建筑艺术的时代气息。

展览布局

“庐山会议”旧址大门的绛红色帷幕上镶嵌着“庐山会议会址”6个大字。二楼是影剧大厅和休息室。影剧大厅即是当年“庐山会议”的会场,大会主席台依然保持着当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时的原貌。休息室则辟为展厅,展示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庐山活动的图文资料。纪录片《庐山烟云》将三次庐山会议剪辑汇编后在大厅里循环放映。陈列展示结合现有空间环境,采取声、光、电、多媒体、影视等综合手法,展示三次庐山会议相关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突出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庐山从事的革命实践活动。全面恢复中共九届二中全会的会场原貌,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循环播放专题资料片《历史的回眸》,资料翔实,是开展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素材。

历史事件

  • 民国时期
1937年夏季,国民党决定邀请各党派、各民主团体、各界知名人士前来庐山召开“谈话会”,共商抗战大事,被邀者有200余人。谈话日期定于7月15日至8月15日,分三期进行。7月16日上午,“庐山谈话会”第一期在庐山图书馆会议室举行。除了蒋介石、汪精卫、于右任、冯玉祥、张群、李烈钧、戴传贤、陈布雷、曾仲鸣等党国要员外,还有竺可桢、张伯苓、蒋梦麟、胡适、梅贻琦、马君武、吴贻芳、马寅初、傅斯年、梁实秋、陈公博、周佛海、杜重远等各界名流。看惯了西式别墅的名流对庐山图书馆大加赞赏,认为在以本民族建筑特色为主的楼房内讨论本民族的大事,是十分恰当的。九时许,先由汪精卫致词,后由王云五、曾琦等人发言,拥护政府团结各党各派、各民主团体一致抗日的方针大略。7月17日上午,蒋介石面对全体代表发布了《抗战宣言》,伟大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终于正式拉开了序幕。1946年9月1日至15日,三青团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
  • 新中国时期
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是两次重要会议的总称:一是7月2日至8月1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二是8月2日至16日的八届八中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有关负责人。会议原定的议题是总结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讨论今后的经济工作任务。会议前期,毛泽东在讲话中对国内形势概括为“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指出“大跃进”的重要教训之一是没有搞平衡,指标过高,要改过来。他还提出读书、形势、工作任务等19个问题要大家进行座谈讨论,以继续纠正当时已经觉察到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在分组讨论中,与会者出现了意见分歧。7月14日,彭德怀写信给毛泽东,在肯定总路线和1958年工作的前提下,分析了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中提出要“评论这封信的性质”,并印发各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时,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许多人表示支持彭德怀信中的意见。7月23日,毛泽东在讲话中指责此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向党进攻。此后,会议发生转向,开展所谓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斗争。8月16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通过《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和《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等文件。庐山会议后期对彭德怀的批判和在全党开展的“反右倾”斗争,不但使经济工作中的纠“左”努力一度中断,更重要的是,它使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原则遭到了极大的破坏。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人民剧院(解放庐山大礼堂改为此名)召开了工作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议讨论了工业、粮食、财贸、教育等问题,重点是工业问题会议通过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又称《工业七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又称高教六十条》)以及《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这次庐山会议是一个讲求务实的会议,对于国民经济坚决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拉开了在此后三年中国经济高速的序幕,使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人民剧院举行会议的原定议程,一是讨论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拟提交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是讨论国民经济的年度计划但在开幕式上,林彪突然抢先发言,大讲毛主席是天才,坚持要设国家主席陈伯达、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人在各小组会上发言,充分肯定和支持林彪的发言,建议在新宪法中恢复"国家主席”一章毛泽东很快就识破了这是林彪集团要进行篡党夺权的一个阴谋,于8月31日发表了《我的一点意见》全会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对陈伯达进行揭发批判会上,中央宣布对陈伯达进行审查九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党中央和毛泽东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弱了林彪集团的权势,打乱了他们的阵脚,使他们陷于被动的境地林彪最后铤而走险,策划武装政变,最终落得个叛国投敌、葬身异国的可悲下场。

交通概述

市内有从长途汽车站出发的直达旅游专线,票价15元,50分钟左右即可上山。庐山盘山公路有400多个弯,沿途风景秀美,不过晕车的游客最好提前准备晕车药和塑料袋。步行上山也是很好的选择。有多条线路可以上庐山:1. 好汉坡,起点位于九江市庐山区莲花洞的好汉坡公园,是清末英国传教士修建的大路; 2. 九十九盘山路,起点位于九江市九江县石门涧风景区附近,是明朝时期开凿的古道; 3. 三叠泉登山道,起点位于九江市星子县海会镇三叠泉风景区,沿途泉水潺潺,绿树成荫。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