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堤,原名东甲堤,位于荔城区黄石镇境内,蜿蜒横卧在兴化湾南岸木兰溪入海口,全长6公里。
镇海堤以抵御海潮,围垦埭田,造福于民存世,黄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镇69个村共25万人口,22.5万亩田地受益。可谓历经沧桑,迄今已有1200多年。它是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 镇海堤
- 作 用
- 抵御海潮,围垦埭田
- 地 位
- 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筑
- 建造时间
- 唐元和元年(806年)
景点简介
镇海堤,原名东甲堤,位于荔城区黄石镇境内,蜿蜒横卧在兴化湾南岸木兰溪入海口,全长6公里。唐元和年间,为抵御海潮、围垦埭田,福建观察使裴次元筑造东甲堤,历代屡有重修,是福建省最早最大的海堤,保护着兴化南洋平原二十多万亩良田。相传,镇海堤存,则南洋平原一年三熟,水乡渔米;镇海堤亡,则南洋平原蒲草丛生,泽国水乡。其意义和地位可见一斑。
镇海堤以抵御海潮,围垦埭田,造福于民存世,黄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镇69个村共25万人口,22.5万亩田地受益。可谓历经沧桑,迄今已有1200多年。它是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堤唐元和元年(806年)由闽浙观察使裴次元创建,是在莆田南洋围垦东北角最易被风潮冲毁的土堤外加建石堤3.4公里,自黄石镇东甲村至遮浪村。堤岸有报功祠,系清道光年间邑人陈池养修堤后重建,祠内纪念历代修堤人九位,并用石刻记载了历代修堤的有功人士四百多人事迹。
文献记载
镇海堤唐元和元年(806年)由闽浙观察使裴次元创建,是在莆田南洋围垦东北角最易被风潮冲毁的土堤外加建石堤3.4公里,自黄石镇东甲村至遮浪村。
据史载,石堤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拆,堤石用于筑平海、莆禧两城。此后仅剩土堤,屡修屡毁。清道光七年(1827年),莆人陈池养重修石堤,改称“镇海堤”。海堤总长87.5公里,至今仍是福建省最早最大的海堤,保护着兴化南洋平原20多万亩良田。
南洋海堤工程最艰巨的首推东甲堤,古称镇海堤。其创建时间,旧府、县志无详载,仅谓唐元和年(819年)观察使裴次元填海为堤开南洋,在红泉筑堰储水,围垦为田;又,堤古为石砌。清陈池养《莆阳水利志》根据上述所载,论断东甲堤是裴次元创筑。
东甲堤自遮浪起至东甲止,全部工程包括石堤、附石土堤。石堤与附石土堤是同一堤的两面,外为石砌,内为土筑,土筑高于石砌,水垾堤是土筑,距石堤后半里。旧志载,东甲、遮浪一带,有洋田与埭田之分,洋田依山附海,由高趋岸,前人于洋田尽处筑堤,是为内堤;又把内堤外的海滩,垦为埭田,渐围渐垦,就有一埭、二埭、三埭之称。于堤田外筑堤障潮,是为外堤。埭田低于洋田,高差自0.58米至1.17米不等;埭田以内堤障霖,以外堤捍海水。上述所指的石堤与附石土堤,就是所谓外堤,水垾内堤就是所谓内堤。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将堤石拆砌平海、莆禧两城,仅留下附石土堤。洪武三十年(1397年),土堤溃决。永乐三年(1405年),堤又崩坏,白浪长驱至壶公山麓,南洋一片沃土被淹,造成严重灾荒。此后至嘉靖十三年(1534年),100多年间,土堤被海浪吞噬过8次。其中,弘治六年(1493年),狂风大作,土堤几乎全部溃决,海船可驶入平田,民众为了修复石堤,曾几次选人进京请筑,但未能实现,只好仍修土堤,可是屡修屡坏,民众困苦不堪。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兴化府知府黄一道,开始修筑石堤,先作天地玄黄四石矶,用巨木杂竹为楗,内塞乱石,以杀潮势,继以石砌堤,长1400丈,高9尺,但未完工黄即被解官离去。同知潭铠终其成。后人在东甲建宗祠,在遮浪建功德祠,祀此两人,以为纪念。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土、石堤俱坏,砌筑修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陷城,群众逃亡,海堤失管,复遇风雨为灾,堤被冲决,水溢满城。邑人都御史林润,疏请帑金修堤。巡按檄县支帑金1000余两进行修复,用石纵横交砌。万历六年(1578年),堤坏,花银1000两修筑石堤420丈,并添设石矶,万历十六年(1588年),堤坏,县动支帑金575两,修筑石堤482丈2尺。万历十九年(1591年),支帑金160余两,维修石堤。万历三十年(1602年),堤坏,拨赈银480两重修,添设石矶。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九月三十日,飓风猛袭,土、石堤尽坏,海水淹入,晚稻绝收。顺治十八年(1661年),截界祸起,东甲堤被划到界外,荡为海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复界后,修复为土堤,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十五日夜台风,二十九夜又台风,海水溢入堤,淹没田庐,海船漂入沙堤及五龙地方。雍正十三年(1735年),群众集资修筑石堤100丈,高9尺,底5尺,面3尺;附石土堤1100丈,高1丈,底2丈,面1丈;并修东西二石涵和砌筑埭田100余亩,全部工程历经3年才完成。乾隆十七年(1752年)八月至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堤又溃决3次,海水淹至沙堤、水南诸村,沿海禾薯尽没。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堤坏,旧西涵溃为深渊,沟海出入,名为青龙港。群众移高筑堤,改设西涵。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堤坏,旧东涵溃,群众移高筑堤,改为东涵。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秋,海溢堤溃,禾薯绝收,是岁大饥。道光六年至七年(1826~1827年),邑人陈池养依靠群众力量,大修东甲堤,填截青龙港50丈,筑石堤1114丈,高1.1丈,面宽4尺,底宽8尺,纵横迭砌,满灌灰浆;又设东西两石涵,以泄埭田水;筑附石土堤1114丈;砌水埠内堤一道;抛乱石11.5万块坦坡护堤。经过这次整修,东甲堤比以前牢固。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月十二日及咸丰元年(1851年)八月三日,飓风,海潮大作,但不为患。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所整修的东甲堤工程依次为:石堤。堤作斜折形,自东北迤向西南,每筑一段,收进1.17米或1.47米,为尖破水,以抵狂潮,堤长3275.16米,高2.65米,面宽1.17米,底宽1.47米,西头长882米,底宽1.76米,高2.05~2.94米。堤的基础以竹为网络,用8.82米长椿三根,深钉,横贯杉木,竹麓为缆,联络筑挂,络内入土,椿令坚实,逐层加高。堤址以竹为长络,用松木长椿4枚深钉,贯以松木,内装碎石为基,然后布石。其旧址坚实的,以旧址为骨,内外加钉两行排椿。旧址全无的,除打内外两行排椿外,中间再加梅花椿。堤用0.35米厚的条石,丁顺(露头与露侧之称)互砌,迭石11层,每2层一收,外收0.18米,内收0.02米,层层满灌灰浆,堤外用松木深钉。竹络装上,堵截各港险处,络实石块,又在堤脚抛重200斤的大乱石11.5万块,维护堤脚,并设东西二石洞以泄水,又在西涵以东,庙后以西,加填石矶。
附石土堤。石堤内加筑附石土堤,长3275.16米,自遮浪三门港以东,东甲慈圣门以西为主要地段,计长2352米,面宽1.47米,底宽8.82米,下加盘5.88米,其头尾两段仍面宽1.47米,底宽4.41米,土堤高出石堤顶面1~1.5米不等,取土坑距堤内44.1米以外。
水埠内堤。东甲、遮浪地势低下,为防木兰、宝腾、梁溪及程洋诸山洪水暴涨决堤入海,于石堤后半里,自遮浪至东甲,邹曾徐交界上去,筑水埠内堤以抵沟水,籍护海堤,堤面宽2.94米,底宽5.88米,靠沟护以瓦砾。
到民国时,东甲堤因百年失修,石堤堤身发生沉陷倾斜,石层灰浆脱落殆尽,石层有被压而凹入数寸的,有被折断的,附石土堤则是严重漏洞,日益扩大,危及堤身安全。但国民党政府始终不曾加以抢修。
1952年冬至1953年春,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对东甲堤进行全面的抢救整修。1961年9月22号台风加大潮,又使东甲堤遭到摧毁性的破坏。灾后,省政府拨出专款对海堤进行标准化基建,东甲堤作为重点施工地段,首先实现海堤标准化。建成以来,经受住几次大的台风、暴雨、海潮的考验,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