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昭忠祠
首页  > 福建  > 福州  > 马尾区   »  昭忠祠景点介绍

昭忠祠

昭忠祠
昭忠祠是我国古代为纪念卫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而建的庙宇或祠堂,以昭示忠良将士之意而起名。目前已知的昭忠祠有:京师昭忠祠、福建福州昭忠祠、安徽巢湖中庙昭忠祠、辽宁营口昭忠祠。
中文名称
昭忠祠
外文名称
Zhao Zhongci
地理位置
中国
著名景点
京师昭忠祠
福建福州昭忠祠
安徽巢湖中庙昭忠祠
位于北京广安门内大街北侧的报国寺,占地17000平方米。始建于辽,因院内有两棵怪异的松树,曾称双松寺。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原后,崇尚武功的蒙古族皇帝,为彰显开国元勋,依旧寺建新庙,始称报国寺。明初塌毁,成化二年(1466)重修,改名慈仁寺,但民间仍俗称报国寺。还兴起了庙市,每逢初五、十五、廿五,都有庙会和花市。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并更名为大报国慈仁寺。报国寺有七进院落,七层殿堂,堂后为36级高的毗卢阁。阁下有瓷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旧京八宝之一,谓之窑变观音,梁间曾悬《胜果妙因图》1轴。寺内还有嘉庆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轴。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当年登上毗卢阁,可览京城风景,此寺规模宏大,为南城最大庙宇。思想家顾炎武在京时,曾住寺院西院,道光二十二年(1843年)改建西院为顾亭林祠。清末改为祭奠清朝忠魂的昭忠祠。
  报国寺与国运共兴衰。1840年鸦片战争后每况愈下,1900年庚子事变中主殿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名刹虽衰,但清末至民国,庙市依旧。
  旗人从东北入关,攻入北京后建立大清国。顺治时在东交民巷台基厂修建有昭忠祠,是祭祀以和硕敬谨亲王尼堪为首的大清开国功臣的。庚子事变中被毁。庚子事变后,东交民巷沦为洋人租界,是使馆区,昭忠祠不可能在原址重修,于是末代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注资修缮被炮火焚毁的广安门内的报国寺,改名昭忠祠,赋予祭奠清朝忠魂,慰藉英烈之功用。得到朝廷批准,由军机大臣、太子太保鹿传霖负责督建,公元1907年即光绪二十二年动工。那时国库空虚,财力匮乏,内务府户部拨银二万两远不够用,便由张之洞、鹿传霖、袁世凯、荣禄之子良揆等群臣募捐集资十六万两白银为工程款,光绪三十四年完工。新落成的昭忠祠,较原规模大为缩小。竣工后,收入原祠和硕敬谨亲王尼堪为首的大清开国功臣及更多先后在国史有传重要大臣功勋。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