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寿寺大圣塔
天寿寺大圣塔位于广德县城迎春街北侧。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寿寺大圣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天寿寺创建于唐代天佑年间(905年左右),塔随寺名,故称天寿寺大圣宝塔。
- 中文名
- 天寿寺大圣塔
- 位 于
- 广德县城迎春街北侧
- 塔随寺名
- 故称天寿寺大圣宝塔
- 火 焚
- 1099年
简介
天寿寺又名开化寺,位于广德县桃州镇城内东大街北侧,创建于唐代天佑年间(905-907年),由法苑禅师筹建,原名通天寺(宋太祖赵光义亲题赐名),宋建中靖国(1101年)时改为开化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知州何凤起募民募捐修塔达五年后改为天寿寺,嘉靖年间在寺内设“僧正司”,是当时苏浙皖一带颇有名声的古刹,暮鼓城钟,香火旺盛,信奉佛教,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及观世音菩萨。这独具中国风格的相传用“堆土法”建成的新建筑——古塔古刹,早已成为佛教的象征、供奉“舍利”和“押风水”的宝地,可惜毁于日本侵华战争中,菩萨不能自保,寺也荡然无存,大殿、经房及僧居均被焚毁殆尽,只剩一座砖塔矗立在天寿寺的旧址上,成为沧桑兴衰的历史见证。历史
该塔初建五层。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宁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级浮屠,体形高大,属江南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挑檐窜角,角悬风铃,高31.34米。明万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两次修葺。光绪26年(1900年)毁于火,仅存砖砌塔体。1983年10月,发现一“地宫”。“地宫”为砖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边长32厘米。宫内有石碑一块,刻记塔之渊源。1986年重修。复修后的大圣宝塔基本保持了原来特点,七级六面,六角飞檐,铁链式塔顶,总计高42.8米,塔基面积46平方米, 青砖铺地,各层檐角悬挂风铃,风拂铃摇声声悦耳,七级浮屠再现风光。塔内有转梯可登顶层,鸟瞰山城风光。与此同时还修建了塔院,植有奇花异草,盆景山石,陈列室展出历朝的文物古迹。供游人参观。- 正蓝旗 1元上都遗址
- 二连浩特 2“伊林”驿站
- 东乌珠穆沁旗 3金斯太洞穴遗址
- 多伦 4汇宗寺
- 多伦 5诺尔古建筑群
- 多伦 6大渡口生态旅游区
- 二连浩特 7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正蓝旗 8乌和尔沁敖包森林公园
- 锡林浩特 9贝子庙
- 多伦 10榆木川景区
- 多伦 11多伦文化公园
- 多伦 12南沙梁景区
- 多伦 13山西会馆
- 多伦 14姑娘湖旅游区
- 正蓝旗 15小扎格斯台淖尔
- 多伦 16多伦湖
- 锡林浩特 17平顶山
- 锡林浩特 18锅盔山
- 正蓝旗 19忽必烈夏宫
- 太仆寺旗 20御马苑旅游区
- 多伦 21滦源殿、西山湾
- 正蓝旗 22白音查干敖包
- 正蓝旗 23高格斯台风景区
- 多伦 24西山湾景区
- 正蓝旗 25金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