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 中文名
- 摩崖石刻
- 释 义
- 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
- 出 处
- 《金石索》
- 地 位
- 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
史料记载
据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清人叶昌炽《语石》认为:“今人见题名,或称之为摩崖,不知摩崖不皆题名也。即桂林诸山,诗、赋、赞、颂姑无论,唐宋《平蛮》诸碑、韩云卿《舜庙碑》,非巍然巨制乎?……晋、豫、齐、鲁间佛经、造像,亦往往刻于崖壁……盖摩崖,犹‘碑’也,为通称,为虚位,亦为刻石之纲,其文字则条目也。”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指出:“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徐自强、吴梦麟在他们的新著《古代石刻通论》中认为:“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类别。所谓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这里的摩崖石刻是专指文字石刻。但在说及石质造像时,往往又提到了摩崖造像。文物价值
前辈先贤对摩崖石刻的论述,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摩崖石刻是专指石刻文字;一种认为包括石刻文字和造像。摩崖石刻不仅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在中国的广大风景名胜区和过去的人类活动地点,保存着许多重要的摩崖石刻,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八处,分布在山东、陕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福建等,字体包括篆、隶、楷、草、行等,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文学、人物生平、历史、医药和水利等方面的内容。- 德钦 1东竹林寺
- 维西傈僳族自治 2寿国寺
- 德钦 3梅里雪山
- 香格里拉 4白水台
- 香格里拉 5虎跳峡
- 香格里拉 6普达措国家公园
- 维西傈僳族自治 7三江并流风景区
- 德钦 8茨中天主教堂
- 德钦 9澜沧江峡谷
- 香格里拉 10香格里拉大峡谷
- 德钦 11白茫雪山
- 香格里拉 12松赞林寺
- 德钦 13金沙江第一湾
- 德钦 14卡格博峰
- 香格里拉 15香格里拉蓝月山谷
- 维西傈僳族自治 16达摩祖师洞
- 香格里拉 17属都湖
- 香格里拉 18中甸天生桥
- 香格里拉 19碧塔海
- 维西傈僳族自治 20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 香格里拉 21木土司城堡
- 德钦 22德钦飞来寺
- 香格里拉 23霞给民族村
- 德钦 24奔子栏
- 维西傈僳族自治 25生生洞石刻弥勒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