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宋哲元墓
首页  > 四川  > 绵阳  > 涪城区   »  宋哲元墓景点介绍

宋哲元墓

宋哲元墓
宋哲元墓位于绵阳市东2.5公里的富乐山宝盖峰下。坐北向南,占地约2000平方米。墓地曾受毁坏,1978年重建、整修,1979年对外开放。由园林和墓莹两大区域组成,园内筑有高4米余的石质方柱形神道碑,碑的正面系冯玉祥亲题碑文“故上将宋哲元之神道碑”,背镌国民政府对宋哲元的加褒抚恤令和追认上将之令。碑后是一座高6.5米的石亭,名为八德亭,亭呈八柱半球状顶,亭柱内外刻多副挽联,其中,朱德、彭德怀所赠者全文是:“一战一和当年发生瞬间可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无忧于九泉。”原国民党要员的题词、挽联亦被修整恢复。园林后的土坡上为墓冢区,墓前是占地约800平方米的祭坛,陈置石桌凳和石香炉等,坛后即坟茔,冢底周长约25米,底边砌青石,坟顶为圆形,高约3米,墓室由石砌成,停放宋哲元灵枢。陵墓环境幽雅,依山作势,园内松柏翠郁,绿草如茵,布局谐调,气氛庄肃。
中文名称
宋哲元墓
外文名称
Song zheyuan suppressed the tomb
地理位置
绵阳市东2.5公里宫乐山宝盖峰下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2000平方米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园林、墓莹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四川省绵阳市

宋哲元墓概述

地理位置

宋哲元墓位于绵阳市东2.5公里的富乐山宝盖峰下。坐北向南,占地约2000平方米。

墓地简介

墓茔坐北朝南,墓垣石砌,土园墓顶,墓四周以石条筑矮墙围护。围墙门前石构“八德亭”,内额刻有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个篆字。园外右侧草房3间系护陵人住宅。1967年在墓园附近修建解放军第77陆军医院(今绵阳市疗养院),适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宋墓被毁,灵柩幸存。1978年由成都军区直接拨款在77医院内重建宋墓,占地400平方米,由墓道林园区和祭坛墓茔区组成。墓地曾受毁坏,1978年重建、整修,1979年对外开放。由园林和墓莹两大区域组成,园内筑有高4米余的石质方柱形神道碑,碑的正面系冯玉祥亲题碑文“故上将宋哲元之神道碑”,背镌国民政府对宋哲元的加褒抚恤令和追认上将之令。墓茔随坡筑台,四周砖墙围护,墓坐东向西,为石砌八面体,高3米,墓前横置石碑,上隶书“宋故上将明轩之墓”为冯玉祥题,尹昌言补书。1983年应宋哲元子女的要求,将位于芙蓉溪仙人桥川陕路侧的神道碑移入墓道林园区。神道碑呈正方柱体,高4.18米,正面镌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沈尹默手书的国民政府褒扬抚恤令及追赠陆军一级上将令,两侧碑文由国民党元老丁维汾撰文,于右任草书。碑后是一座高6.5米的石亭,名为八德亭,亭呈八柱半球状顶,亭柱内外刻多副挽联,石柱上的楹联挽对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现已恢复。其中,朱德、彭德怀所赠者全文是:“一战一和当年发生瞬间可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无忧于九泉。”原国民党要员的题词、挽联亦被修整恢复。园林后的土坡上为墓冢区,墓前是占地约800平方米的祭坛,陈置石桌凳和石香炉等,坛后即坟茔,冢底周长约25米,底边砌青石,坟顶为圆形,高约3米,墓室由石砌成,停放宋哲元灵枢。陵墓环境幽雅,依山作势,园内松柏翠郁,绿草如茵,布局谐调,气氛庄肃。1983年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简介

宋哲元(1885一1940),著名抗日将领,原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陆军上将宋哲元,于民国29年(1940年)4月5日病逝于绵阳盐市街永安公寓。宋哲元 字明轩,山东省乐陵市人。幼年家贫,刻苦读书。1908年从军,历任哨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1925年至1933年先后任热河省都统,西路、北路军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察哈尔省政府主席。1933年春,在喜峰口、罗文峪率二十九军抗击日军。后来,毛泽东在给宋哲元的信中曾赞扬“先生情殷抗日,曷胜仰佩,曩者日寇入关,先生奋力边陲,慨然御侮,义声所播,中外同钦”。1935年后,曾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芦沟桥事变”后,其发誓:“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1938年春,任一战区副司令,病发后辞职休养,1940年4月5日病逝于四川绵阳。国民党政府追授其为一级上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