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奎星阁
【“魁”字石】
魁星阁下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了个大大的“魁”字,被称为“魁”字石。边款上有“乾隆甲辰”字样,乾隆甲辰即公元1784年,正是李调元堂弟李骥元中进士、并被乾隆帝钦点为翰林院编修的时候。大概是李氏的榜样激励了家乡人民,于是他们自发的刻了这个“魁”字,希望子孙饱读诗书,独占魁首吧!
【奎星阁】
这是一座全木结构建筑,四面独立,成方阵式。连底共五层,底层每边长15米。从第二层起,层面为牌坊式,每层每边依次逐渐缩小50厘米,错落有序,既紧凑,又大方。文革前,奎星阁的顶脊用朱砂、景泰蓝、绿玉等彩釉瓷坛、瓷瓶叠垒而成,屋脊楞采用青色空花脊筒装饰,每角高翘,上面悬挂铜铃。阁体画栋雕梁,雄伟壮观,凝重典雅,是难得的楼阁建筑佳品。文革中,这些瓷坛、瓷瓶、铜铃竟被武斗的-用作打靶练习,奎星阁从此蒙垢覆尘,冷落破败。现在的奎星阁,是1986年修葺一新的。
【奎星阁底层】
魁星阁的底层,这里有罗江历代进士、举人名录。特别是清代的李氏家族,“父子一门四进士,兄弟两院三翰林”,成为罗江一段佳话,其实,奎星阁也正是修建在这个时候。李化楠于乾隆7年中进士,李调元于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父子双双高中,激励了罗江人民,也让知县-冕兴奋不已。乾隆三十一年,知县-冕决定在县治南街建奎星阁,聘请李化楠主持建阁事务,希望培文运,励后学。李调元欣然赋诗“罗江奎阁齐云霞,建者杨侯字古华……”。奎星阁建好后,果然,李鼎元、李骥元兄弟二人又先后高中,是时罗江文风蔚起,人才辈出。
【奎星阁第二层】
奎星阁每层以木制楼梯相连。
来到第二层,这里有奎星塑像。神像为一赤发蓝面鬼像,头角峥嵘,注目人间,手托才斗,朱笔高悬,一脚向后翘起,一脚站立在鳌头之上,作点状元之像。魁星本是北斗七星勺上第一颗星,因此有为首第一的意思。晋代才子谢灵运说过:“天下才学一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因此形成了以斗量才的说法。而魁星所居之勺如斗,因此形成了魁星以斗量才,开文运,点状元的信仰。神像上端高悬“天开文运”匾,就点出了魁星神的职能。神像后是一幅大型彩色壁画,画中绘有牡丹、苹果、柿子、桃、松、日、月、七星、蝙蝠、鹿、鹤、鱼跃龙门、摇钱树、聚宝盆等。寓意一旦金榜高中,一定会得到“大富大贵、平平安安、事事如意、松鹤延年、福禄双至、实现锦绣前程”,正可谓“十年寒窗苦读书,只求魁星落笔成。他年身到凤凰池,那时天高任鸟飞。”天下读书人的命运可都在他手中哦!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楼上可以欣赏到更美好的风光。罗江古城四面环山,老百姓把罗江古县城称为“船城”,而奎星阁就是这艘船的桅杆,所以登得越高看得越远,东面的玉京山、南面的天台山、西面的鹿峰山、北面的云盖山历历在目,潺亭水城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
【清代古街】
从奎星阁出来,游览清代古街,相信你会找到一些特别的记忆。
这条清代古街大约有400米,基本保持了原貌,在这里,有铺板门,小天井;有石门柱,石门坊;有石缸,石桌椅;有青藤,有大梧桐树。走进古街,你就能感受到久违的亲切和温馨,从水泥丛林中走出的闲适和愉悦。2005年我县拍摄第一部电影《天下第一宴》,这里可是主要拍摄场景哦。
- 阿城 1亚沟石刻
- 南岗区 2龙塔
- 南岗区 3哈尔滨文庙
- 阿城 4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遗址
- 南岗区 5颐园街一号
- 巴彦 6王脖子山遗址群
- 依兰 7依兰土城子遗址
- 尚志 8八里湾森林公园
- 尚志 9红豆杉景区
- 松北区 10太阳岛公园
- 宾县 11二龙山旅游风景区
- 松北区 12哈尔滨极地馆
- 尚志 13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 五常 14龙凤山
- 五常 15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 道外区 16哈尔滨游乐园
- 松北区 17东北虎林园
- 南岗区 18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 阿城 19森工平山旅游区
- 呼兰区 20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景区
- 南岗区 21黑龙江电视塔旅游区
- 道里区 22索菲亚广场
- 松北区 23黑龙江科学技术馆
- 阿城 24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 阿城 25哈尔滨金源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