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文王碑
“北周文王碑”刻于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系当时北周将领为追谥北周文王宇文泰而立,坐落在当时繁华的成渝古驿道上。它刻在一块俗称“天落石”的巨石壁上,通高2.44米,宽1.24米。专家认为它是长江流域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南北朝碑刻。2013年,北周文王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 北周文王碑
- 出土地点
- 成都市龙泉驿区
- 所属年代
- 北魏(南北朝))
- 规 格
- 通高2.44米,宽1.24米
- 保护级别
-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那是一块“天落石”,有几间屋子大小,上面用楷书阴刻着1310多个字,被历史学家们称作“北周文王碑”。碑在龙泉山脉深处,成渝古驿道旁,石佛寺背后,有1400多年历史,康有为曾赞它“精美之独乐”。北周代魏驻川将帅刻碑表忠心作为西魏的丞相,鲜卑人宇文泰效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其子宇文觉建周后,追尊宇文泰为文王。作为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宇文泰观时而变,最终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的基础。他在位时所颁行的兵制、选官法等乃隋唐政治制度的渊源。公元556年,宇文泰北巡,至宁夏、甘肃一带时,不幸染疾身亡。数月后,宇文觉登基,建立北周。公元557年,当时驻防武康郡(今简阳)的车骑大将军强独乐等11位将帅,为表对新王朝的忠心,在当时隶属简阳地界的东大路边的天落石上,为宇文泰立碑刻字,同时在天落石上还刻凿了碑像一体的“周文王庙碑”。现状
2013年,北周文王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以楷书阴刻着1310余字,主要叙述西魏实际执政者、北周政权奠基人宇文泰生平业绩,北周代魏史事,以及西蜀立碑缘起等,是中国唯一一处保存至今、以碑文的形式记录北周时期史事及为宇文泰歌功颂德的石刻,极其珍贵。通过对碑文的解读,能为后人了解、研究北周时期政治、军事等制度提供文字佐证。文物保护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有一座小庙,里面“住”着有1400多年历史的“北周文王碑”。在小庙的旁边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叫肖太发,陪伴石碑已近50年。一直以来我都把这个石碑当作我的命肝心来管理。”肖太发坦言,他对石碑的感情非常深,他曾嘱托他的两个儿子和孙子,如果哪天他过世了,那么他的儿子们就要继续把这个“北周文王碑”守好管好,不能再遭人破坏。碑刻
碑额上写着:“北周文王之碑。大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军都县开国伯强独乐为文王建立佛、道二尊像,树其碑。元年岁次丁丑造。”碑文中,既有刻凿背景叙述:“今既天归周恒,应袭其故,遂依尊号文王,斑告天下。”也少不了对宇文泰的称颂:“乐等今从柱国大将军、大都督、甘州诸军事、化政郡开国公宇文贵边戍岷蜀,因防武康,不胜悲切。故于分?东之岭,显益之岩,天落石傍,为王敬造佛二尊宝堂。药王在其左,普贤在其右,文殊,文殊师利挟侍,两厢飞天化生,在上驰翔,师子吒呰,在下侏张。百神庄严,内外黄黄,鉴察愚真,济其道场。前立灵碑,文字书扬,龟龙交槃,■■昂藏,刊石隐文,万代弥常,赞其功勋,永序延康。- 乌马河区 1梅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 伊春区 2兴安国家森林公园
- 南岔区 3河口景区
- 带岭区 4凉水自然保护区
- 南岔区 5太平森林公园
- 上甘岭区 6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
- 嘉荫 7茅兰沟
- 嘉荫 8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 嘉荫 9龙骨山
- 汤旺河区 10回龙湾度假村
- 南岔区 11月牙湖公园
- 汤旺河区 12汤旺河国家公园
- 伊春区 13兴安森林公园
- 汤旺河区 14林海奇石国家森林公园
- 嘉荫 15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五营区 16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 铁力 17桃山原始森林
- 红星区 18红星火山地质公园
- 伊春区 19伊春水上公园
- 铁力 20桃山野生动物国际狩猎场
- 铁力 21万松岩风景区
- 美溪区 22美溪回龙湾山庄
- 铁力 23滚兔岭风景区
- 铁力 24透龙山风景区
- 铁力 25日月峡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