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海县城桃源南路20号,原为城隍庙,始建于唐广德年间(763-764)。南宋隆兴三年(1164年),县令薛抗重建,元又坍废,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新设庙定制,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廿四年(1819年)重修。光绪、民国年间也有修葺。1983年,县府拨款对台门、围墙、五凤楼、财库、总曹殿进行修缮。1990年,县府再次拨款对戏台,后宫进行维修。
- 中文名称
- 王锡桐起义遗址
- 地理位置
- 宁海县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景点级别
- 省级
建筑结构
主体建筑共有四进,自南至北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墙、五凤楼、戏台、泛轩、大殿、后宫。附属建筑有台门、总曹殿、无常殿、东西看厢、财库,建筑面积1244平方米,是宁海县现在规模较大的古建筑。其中五凤楼为卷篷顶。轩梁上镌有精美的雕刻,戏台上的藻井叠涩呈螺旋盘筑,额枋上的如意斗拱层层出跳,顶上龙凤呈祥,栩栩如生,歇山顶屋面上,新堆塑着瓦上将军、屋顶状元。鸱尾吞脊,飞薨翘檐,气势雄伟,凌空耸立。大殿用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用材粗壮,斗拱、雀替、弯梁、插枋都具粗犷之美,今柱上的几只像生构件,惟妙惟肖,王锡桐又名守真,字凤栖,宁海北乡大里村人。生于1860年,光绪廿四年(1898)举秀才长期执教乡里,为人师表。虽为一介儒生,却正直豪迈,胆略独具。平生尚喜交游,推崇义气,义肝侠胆,洒脱超逸,秉性耿烈,嫉恶如仇,尝自编《缑城正气集》以方孝孺气节自励。40岁不堪天主教会横行,遂组织“伏虎会”。1903年10月3日,王锡桐发起反洋教斗争,率众近万,攻入城内,烧毁天主教堂,捕杀天主教神甫朱国光,城隍庙为起义军指挥部,诛杀了一批无恶不作的教徒、会首,沉重打击了披着宗教外衣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保护维修
1963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王锡桐起义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1983年始,宁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就设立在这里。大殿辟为展厅,经常举办文物、书画等各类展览供人参观。泛轩陈列着王锡桐起义事迹,是宁海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教育场所之一。
地址:浙江省宁波宁海县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