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榆林古城
首页  > 陕西  > 榆林  > 榆阳区   »  榆林古城景点介绍

榆林古城

榆林古城
榆林古城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榆林市,2008年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之一, 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明成化年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将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卫以后,曾多次修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这就是当地历史上流传的“三拓榆阳”。经此修拓,榆林城益发坚固雄伟。此城至今已历600余年沧桑,虽屡遭兵火,迭经风雨侵蚀,但大部完好,不失为塞上明珠。为重现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风采,对古城墙的研究很有必要。古代的榆林不但是军事重地,也是边疆贸易的中心和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会和交流的地方。附近有不少与此有关的名胜古迹。历史上榆林还是首都北京的安全战略屏障,榆林是全国唯一由皇帝钦定城墙高度可以超过北京的城市,榆林与北京是休戚与共的生态安全共同体。榆林城倚山临水,龙腾虎踞,气势非凡,街道上楼阁相望,衙署相连,皇帝行宫(即凯歌楼,其时称“太乙神宫”)修得玲珑别致,大有皇宫气象,明武宗驻跸榆林时高兴地对随从说:“榆林真乃小北京也!”
中文名称
榆林古城
地理位置
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凌霄塔,镇北台,红石峡,万佛楼
修建时间
明代
修建目的
军事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陕西·榆林
评    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九边雄镇
机    场
榆林榆阳机场

古城由来

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是农耕民族防御蒙古鞋粗游牧部族南侵而构筑工事的最佳选择。榆林城建位置在长乐堡与保宁堡之中,左山右水,巍然雄镇。其城东依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南带榆阳水,北镇红石峡,故明代列为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驻地。据《延绥镇志》、《榆林府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榆林寨。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王朝命驻守绥德延绥镇都督王祯在偷林庄(今普惠泉处)始筑榆林城堡,“城座不过百矩”。成化八年(1432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在城北(今官井滩)增筑城垣,成化九年(1473年)将延绥镇治所由延绥移驻榆林城堡,延绥镇因此也称榆林镇。

古城沿革

由于军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榆林城池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扩建。第一次,明成化22年(1486年)巡抚黄献向北展筑城廓,南城至今上帝庙一带,俗称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展筑南城廓至凯歌楼(原名怀德门,正德末年巡抚都御史姚摸改为此名),俗称中城。第三次,正德十年(1515年)总制邓璋扩筑建成南关外城,推至榆阳河沿,俗称南城。此即历史上所称“三拓榆阳”。从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历代驻榆官员对榆林城垣屡加修筑,除增高加厚外,并相继完成全城墙外部的青砖包砌。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垣建有东城门两座,即威宁门、振武门;南城门一座,即镇远门;西城门四座,即广榆门、宣武门、龙德门、新乐门;北城垣无城门;中部建有镇北楼,加上各城门楼,城墙四角楼及东城上的讯敌楼、观远楼,全城墙上共建有城楼14座,城周长5354步,东门、南门有瓮城,并设千斤闸,与城墙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清代,榆林城墙多次进行修筑,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没,时值关中等地回民造反,道宪常瀚令弃北城,在广榆门东西缩筑北城墙,长438丈。其后同治六年(1867年)、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十年(1884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次较大规模地修整加固城垣,直到民国年间,榆林城墙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积2.1平方公里。1938年和1939年,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来榆,曾描写道:“城扁街宽”,“坚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但后因兵资大部分城楼塌毁。解放前夕宣威门(俗称大西门)犹保存完好。今日城东南角之魁星楼遗迹尚在。

城墙建构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长6761.5米。据有关资料称,榆林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约为12米。据报载北京明城墙墙体高11.6米。榆林为九边重镇之首,出于军事之需要,城墙高度已超过北京城墙。城墙上建砖垛口1700多个,据说有逻城72个,并在此置火炮。榆林城地势为东高西低,东北角向外突出。墙体用黄土夯筑,外侧包以青砖,城高三丈六尺,基宽五丈,顶宽三丈。城有五门,北为“广榆门”,东为“振武门”,大西门为“宣威门”,小西门为“斩东门”,南门为“镇远门”。各城门顶上均建有两层高城门楼,但今除南门尚存外,其它诸门及全部城楼皆毁。现南、东西座砖拱城门及瓮城尚存,南门及瓮城现为镇远饭店所占。城南榆阵桥东山,有明万历年间所建的一座十三层砖塔,名“凌霄塔”。

军事

《明史》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第一百八十二 忠义六是这样记载榆林的: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士常不宿饱。乃慕义殉忠,志不少挫,无一屈身贼庭,其忠烈又为天下最。事闻,天子嗟悼,将大行褒恤,国亡,不果。榆林城做为军事重镇,经历了很多次战火,较大的一次是明末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农民起义部将李过、刘芳亮率十万大军进攻榆林的战役,这次战役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第二次攻打榆林。第一次是在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李自成亲率军队攻打榆林城,由于当时的三边总督洪承畴早有防备,加之恰逢连日大雨倾盆,给农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起义军未攻下榆林就撤军了。李过、刘芳亮率大军未至,榆林总兵就先率精兵弃城而逃。但榆林城有六位居家 的武将,他们分别出任过山海关总兵、宣府总兵、宁夏总兵等要职,他们收集到一起,决定与起义军血战。十二月二十一日,起义军兵临城下,与守军展开激战,战斗直打到二十七日 ,起义军才由城东南攻进城里。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崇祯16年,榆林精兵被调走,“榆林益空虚”,榆林城被李自成大军包围,但榆林坚决抵抗,坚守12天,无一人投降,最终陷落,全城殉国,《明史》记载:“其忠烈又为天下最”。清康熙14年(公元1675年),周世民叛军围攻榆林城,榆林军民奋起抵抗,坚守城池3个月,迫使敌军退去。康熙皇帝闻报后,于当年闰五月十四日欣然命笔“两守孤城,千秋忠勇”赐榆,以示对榆林军民两次守城壮举的嘉奖。榆林战役第一次榆林战役1947年7月,国民党军晋陕绥边区总部及所属第22军主力、西安“绥靖”公署所属整编第36师第28旅等部共1.5万余人驻守陕北榆林县城及其周围地区。为调动西安“绥靖”公署所属部队北上,策应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挺进豫西,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统一的战略部署,指挥所属第1、第2、第3纵队及教导旅、新编第4旅,共8个旅,于7月31日由绥德地区北上进攻榆林。8月6日进行外围作战,7日包围榆林城,10日攻城。由于城墙坚固,西北野战军缺少炮火支援,组织准备也不够周密,至11日晚仍未攻克。在此期间,国民党军统帅部一面令榆林守军坚守待援,一面令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调整编第1、第29军共8个旅自安塞、保安分路向绥德、葭县(今佳县)方向急进,另以整编第36师主力取捷径驰援榆林,企图消灭西北野战军于榆林城下。11日,整编第1、第29军分别越过青阳岔、子长(旧称安定),整编第36师绕过长城,逼近榆林。西北野战军鉴于调动胡宗南部主力北上的目的已经达到,此次作战经过六昼夜艰苦的攻坚战斗,歼灭国民党驻军两个整团、一个营,但未能将榆林城攻下,且伤亡约1000人以上,遂于19日晚从榆林撤围。第二次榆林战役1947年10月27日至11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第二次榆林战役。黄龙、延清战役后,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退守延安、甘泉等地,榆林及其周围地区仅有晋陕绥边区总部指挥第22军主力及保安部队共9000余人驻守,处境孤立。西北野战军为解除南下作战的后顾之忧,决定先夺取榆林。22日,第1、第3、第6纵队及绥德军分区部队,由绥德等地向榆林开进,27~31日扫清榆林外围据点。11月2~8日,两次攻城未克。6日,国民党西北行辕副主任马鸿逵部3.5万余人由定边、安边、靖边等地出援,12日逼近榆林。西北野战军以一部兵力继续包围榆林,主力西移打援。至15日,于元大滩等地歼援军3000余人,但援军主力仍绕道进入榆林。西北野战军遂于16日撤围。第2次榆林地区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6800余人。在围城打援中,共击毙、重伤国民党军队5000余人,俘虏2000人,解放军伤亡约4000人。但任未将榆林城攻下。陕北战场出现重大转折,我军由防御转为反攻。榆林城虽未攻克,但达到了调动胡宗南集团主力北上,配合陈谢兵团南渡黄河行动的目的,并削弱了陕甘宁解放区北线国民党军邓宝珊部力量。后来,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榆林守敌22军军长邓宝珊率部起义,这座古城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

旅游

榆林城是座古城,城内外至今仍保存有很多古迹名胜,其中以星明楼、凌霄塔最负盛名。星明楼坐落在榆林南街上,当地称为鼓楼,为三层木楼,其整个建筑全部为木料卯结而成,梁架精巧,结构合理。星明楼底层分列四个砖石台基,每个台上排列七根粗壮的松柏木柱,支撑着高楼的全部重量。楼顶无一根横梁,三层楼阁皆为斗拱逐层互相叠接,楼体四面飞檐外翘,宏伟壮丽。榆林城原有鼓楼两座。第一座为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巡抚余子俊扩建榆林城时所建。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扩建榆林城后,由于城向南展扩,原有的鼓楼便显得偏北了,所以新建了一座鼓楼,称为新楼。今天所见的星明楼为清光绪年间重修。据县志载,楼上原挂有一块金字大横匾,上书“无上高真”四字。榆林古属雍州,号称“小北京”城中遍布四合院民居,镇北台下有号称“塞上蓬莱”的红石峡,城南有“龙穴藏珍”的黑龙潭,榆林现存青云寺、悬空寺、金冈寺、梅花楼、万佛楼、普慧泉等名胜古迹。榆林塞就在现今的陕西省榆林。战国时期,北方边塞之地多植榆为围栅。秦统一中国,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后,在这里栽植很多榆树,榆林塞之名大概由此而来。以地处榆溪(今清水河)之畔,亦称榆溪塞,成为秦北边一戍守地。隋时以此地为中心筑起长城,遂成为隋长城的要塞。明永乐初,为防止蒙古势力侵扰,在此置寨,正统年间建堡,成化七年(1471)再置卫,同时延绥巡抚都御史徐子俊征发民工在隋长城基础上修筑榆林边墙(即长城)千余里,以增强这里的防务。次年,在榆林堡北扩建新城,称北城,旧堡称南城。榆林城已具相当规模。九年,长城九边之一的延绥镇(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治所徒迁至榆林城。从此,榆林成为明代边防重地。后来,榆林城又经扩建。由于战火,榆林古城墙今多已不复存,仅可见遗迹。现在的榆林城是后来建的新城。离镇北台西不远,沿清水河岸有名胜红石峡,由红砂岩构成,故名。两侧岩壁势如刀削,高10余米.凿石为窟,共44窟。据碑石记载,此处曾是宋元间一所名刹,叫红山寺,系由西夏二国王的陵墓建成。随着历史的变迁,今人称之红石峡。石壁上有许多古人题字题词。几百年来,红石峡曾名冠边塞,不少达官文人来到榆林,必先到这里吟诗作赋,偶有佳句丽章,便把它镌刻在石崖上。现为众人喜爱的游览胜地。榆林城东6公里处又有一座开凿在山丘峭壁上的万佛寺石窟,窟中存上千尊浮雕石像和优美的壁画,至今年代无考,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无定河边还有十一世纪西夏王朝开凿的悬空寺,寺庙悬在半山腰间,浑然无成,险峻秀美,具有建筑艺术和考古的价值。现在榆林有公路北通内蒙古伊盟,东通山西,西至宁夏,南达关中,来往方便。这里仍是陕北的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

地理位置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