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山碑

国山碑,位于宜兴张渚镇著名旅游景点善卷洞上的国山上,故此得名。 碑体上留有三国古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 国山碑
- 地理位置
- 宜兴市张渚镇
- 荣 誉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碑 存
- 三国古迹
历史渊源
国山碑是三国时,吴天玺元年(276年),因在离墨山中发现石洞,即现今在的善卷洞,当地官僚和朝臣们知道后,当作大瑞,向皇帝上表献媚,皇帝孙皓立即派遣司徒董朝等前往封禅,改离墨山为国山,刻国山碑,或称禅国碑。碑体特征
碑圆鼓形,高2.34米,围宽3.3米。国山碑的四周刻封禅文辞,内容为祥瑞颂德之辞,碑文从东面读起,再转向北、西、南各面,计43行,每行25字,共1075字。但经1700多年的风雨侵蚀,国山碑的文字如今仅能看清60余字。碑为篆书,为吴国东观令史立信中郎将苏建书写,碑末还有刻工殷政、何赦姓名。其内容为立碑起缘、瑞应祥兆、歌功颂德。文物价值
国山碑为中国历史上最早记录地震的石碑,也是中国留存至今的极为稀罕的三国时期石刻之一。此碑是江苏现存最古老的封禅碑之一,碑文书法亦具有重要价值。1988年前后,宜兴市有关部门对国山碑亭和附近环境作了整理修葺,供人们参观。此碑已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国山碑2001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论坛
2012年9月8日,“国山碑文化论坛”在宜兴市拉开帷幕。全中国近30位史学界、书法界、文博界、地震学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云湖之畔,共同研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山碑的历史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地震史料科学价值。被誉为“江南第一碑”的国山碑,是宜兴三大国家级文保单位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史、书法和地震史料研究价值。古往今来,围绕国山碑的研究代有其人,不断丰富着国山碑文化的历史内涵。- 通州 1大运河森林公园
- 通州 2北京韩美林艺术馆
- 通州 3布拉格农场
- 通州 4通州运河公园
- 通州 5游莎日娜蒙古风情园
- 通州 6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
- 通州 7通州区运河文化广场
- 通州 8汉路县城遗址
- 通州 9通州古城
- 通州 10通运桥
- 通州 11星湖绿色生态观光园
- 通州 12运河生态公园
- 通州 13群龙兴会
- 通州 14台湖第五生产队农村生活实践园
- 通州 15面人汤艺术馆
- 通州 16通州区博物馆
- 通州 17张家湾文化旅游度假中心
- 通州 18月亮河度假村
- 通州 19古塔凌云
- 通州 20古墓新容
- 通州 21伏魔大帝宫
- 通州 22西海子公园
- 通州 23大营旅游度假村
- 通州 24通顺赛马场
- 通州 25大运河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