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地处广东省中北部,英德市北部,与有名的名山船底顶接壤,位于南岭山脉的最南端。是广东省连片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动植物。
- 中文名称
-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
- 广东省英德市北部
- 气候类型
- 热带季风气候区
- 占地面积
- 33555公顷
- 景点级别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平均海拔
- 800米
简介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北面与曲江罗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西北面与乳源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东面与英德市沙口镇隔北江相望,南面自西向东分别是波罗、石牯塘、英红、沙口五镇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13°16′07″-113°20′18″,北纬24°23′49″-24°28′04″,总面积33555公顷,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1586.8米,区内年平均气温18℃,是一个四季皆宜攀登的优秀旅游胜地。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温暖湿润的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调查,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242种,隶属于987属260科。其中国家一级的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23种,茂密的森林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栖息地。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30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41种。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南岭绿色明珠”。200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副处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1人,人员经费由省财政拨款。保护区管理处设正副主任,下设综合科、科研宣教科、资源可持续利用科、保护管理科等4个科室和5个保护管理站。
自然地理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北回归线北缘,处于东亚季风区的南亚热带向中区热带的气候过渡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8 ℃,年降雨量2364.7 毫米(主要集中在4月),为广大三大降雨中心之一。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河流众多,4 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8条,区内最大瀑布落差200米。
保护对象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动植物。植被以天然常绿阔叶林占绝对优势,其中有大面积的原生性森林,是广东省境内植物物种丰富的少见的大面积天然林宝库。
植物资源
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在保护区、自然公园内有恐龙的食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在该区内几乎每个山坑的溪边水旁的潮湿环境都有分布,最高的达9米多;据初步调查,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242种,其中药用植物749种、观赏植物220种、野生水果101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有保护区内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2种,属于二级重点保护的有苏铁蕨、桫椤、黑桫椤、金毛狗、水蕨、福建柏等 20余种。
动物资源
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繁衍栖息场所,据调查,保护区有陆栖脊椎动物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有50种,其中属于一级重点保护的有瑶山鳄蜥、蟒、豹、金雕和黄腹角雉等5种,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短尾猴、三线闭壳龟、穿山甲和白鹇等45种。昆虫已鉴定的有152科1044种。还有一些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种,如鞘翅目的石门台大步甲(Carabus shu shimentaiensis Deuve et Tian),蝶类中有两个新种(即何华灰蝶Howarthia sp.及窗弄蝶(Coladenia sp.),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烤彩灰蝶Heliophorus kohimensis Tytler和越南苏弄蝶Sovia lucasii (Mabille)。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记录的蝶类种类有358种,我国已有分布记录的科在保护区内均有发现,是目前广东省记录蝴蝶种类最多自然保护区。
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而成为中外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导致大量的专家、学者蜂拥而至,对石门台进行科考研究。
旅游资源
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复杂多样,峰林峡谷千奇百怪,生态景观奇特秀丽,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生态旅游资源,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艺术、美学、观赏、文化和科学等价值,特别是已规划的石门台生态旅游区的雄、奇、秀、野千姿百态自然景观使人目不暇接,是疗养度假的好地方;正在规划中的鹿洞生态旅游区的险、幽、奥、旷等千奇百怪的自然风光使人流连忘返,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场所。在保护区东南部发现第四纪的植物化石,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对于研究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近代生物群落的演变等具有重要意义源石门台是广东省内最好的溯溪路线。溪流淙淙,瀑布长流不息,森林密布,清凉世界,是溯溪、露营的好地方。
景区特点
植被以天然常绿阔叶林占绝对优势,其中有大面积的原生性森林,是广东省境内植物物种丰富的少见的大面积天然林宝库。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242种,其中药用植物749种、观赏植物220种、野生水果101种,脊椎类动物301种,鸟类208种,己鉴定的昆虫456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68种,如蟒、豹、黄腹角雉、白鹇(广东省鸟)、苏铁蕨、伯乐树、广东松、福建柏等。
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内最贴近自然、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旅游景区。九州驿站最具特色的是天门沟景区的水,一汪清泉从千米高空跌落,在山石丛林间婉转徘徊,贯穿九站一廊十个景点,在这里,整个人都被融化,与自然合为一体。 将人与自然更加贴近的,是九州驿站的树屋村。 经规划者匠心独运的天才设计,树屋全由原木搭造,以木桩为支撑,依树而建。莽莽森林里,一座座木屋掩映其中,好似远古时代群居人类在树上结的巢穴。清晨早起,推窗远眺,满眼的葱茏碧翠,啾啾的鸟儿从面前轻盈飞过,此情此景,真的给人一种反古归林的幻觉。 在百鸟堂景区露营也许是另外一种亲近自然的体验。百鸟堂景区位于九州驿站的最高处,海拔1000多米,整个景区内覆盖着厚厚的高山草甸,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北国草原。约上三五知己驱车前往,在草地上搭帐而居,以天为被,以地做床,体验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石门台自然公园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属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小区,公园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雨水、日照充足,气候条件宜人宜物,得天独厚,区内年平均气温18℃,在公园中心地带石门台老屋场内,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得盖被子,是避暑、疗养的好去处。
桫椤
基本资料
中文名:桫椤
中文别名:桫椤树、树蕨、蕨树、水桫椤、刺桫椤、大贯众、龙骨风、七叶树、蛇木
英文名:Cyathea spinulosa
拉丁名: 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二名法 Cyathe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
科学分类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纲: 真蕨纲 Pteridopsida
目: 桫椤目 Cyatheales
科: 桫椤科 Cyatheaceae
属: 桫椤属 Cyathea
种: 桫椤 C. spinulosa
保护
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易危 (IUCN 2.3)
地理分布
中国大陆的西藏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1-6米。胸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具窄而色淡的啮蚀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边同时轴和羽轴具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具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0.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 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12厘米,宽1.2-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具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具短柄,羽状深裂; 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孤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具钝齿;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公叉,基部下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孢子囊群着生侧脉分叉处,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
旅游小贴士
石门台自然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英德市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3°16′07″-113°20′18″,北纬24°23′49″-24°28′04″,属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小区,公园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雨水、日照充足,气候条件宜人宜物,得天独厚,区内年平均气温18℃,在公园中心地带石门台老屋场内,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得盖被子,是避暑、疗养的好去处。
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物种非常丰富,蝶类品种全广东省最多,是中外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美国驻广州办事处副领事于2002年10月中旬曾考察石门台自然公园、日本蝶类学会把他们的世界蝴蝶研究项目地点定在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内有恐龙的食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在该区内几乎每个山坑的溪边水旁的潮湿环境都有分布,最高的达9米多,保护区众多的资源导致大量的专家、学者蜂拥而至,对石门台进行科考研究。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是驴友的热门徒步地,其中船底顶穿越被认为是广东驴友的“毕业线路”,每年都有大量驴友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域游玩。然而这些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2015年4月发布了以下通告:
鉴于有游客有组织进入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玩,一些驴友未经批准擅自进入保护区旅游探险,也有部分群众私自带领游客进入保护区,给保护区的资源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更给游客和驴友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隐忧。为此保护区管理机构提醒各旅行社、各位游客、驴友和群众:
一、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是旅游区,国家法律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进入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从事与保护区工作性质无关的活动,否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将对违反者给予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锦潭库区、船底顶、蝴蝶谷、英德大峡谷和石门河区域都存在安全隐患。船底顶是保护区的最高峰,山高坡陡,道路险峻,容易迷路;蝴蝶谷要横渡100多米深,5公里长的锦潭水库,库区营运船只均非专业摆渡船只,无安全保障;英德大峡谷、石门河沟壑纵横上游水情复杂,容易暴发山洪。上述区域一旦发生意外,将极大地危及游客和驴友的生命安全。
三、为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管理,我局将在媒体和网络上发布通告,并在保护区所辖各镇、村张贴宣传资料,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保护区的各个路口设置护林哨卡,制止不具备合法手续的游客和驴友进入保护区,对不听劝阻的将依法予以严处。
景区特产
清远英石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以“廋、皱、漏、透”的特点著称,观赏价值甚高。英石 始拓产于英德,故又称英德石。英石,是经大自然的千百年骤冷曝晒,箭雨风刀,神工鬼斧雕塑而成的玲珑剔透,千姿百态的石灰石,“瘦、皱、漏、透”四字简练的描述了英石的特点。英石大的可砌积成园、庭之一山景,小的可制作成山水盘景置于案几,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英石的开采和玩赏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已有记载:“英州、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有数种:一微青色,间有白脉笼络;一微灰黑;一浇绿,各有峰峦,嵌空穿眼,宛转相通,其质稍润,扣之微有声。又一种色白,四面峰峦,多棱角,稍莹彻,面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有声”。(宋、杜绾《云林石谱》);以书画两绝而闻名于世的北宋米芾(字元璋)是十一世纪中叶中国最有名的藏石、赏石大家, 曾贬任浛洸(现英德市浛洸镇)尉,他不仅因爱石成癖,对石下拜而被国人称为“米癫”,而且在相石方面,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即长期为后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皱”四字诀。“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甘心埋没苦终身,盛世搜罗谁肯漏。幸得硁硁磨不磷,于今颖脱出诸袖。”这是清人陈洪范对英石特色的喻人精彩描述。清代以来,英石便被世人列为全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壁石、黄蜡石)。现代,英石更是广被园林设计者、工匠和奇石玩家采用和收藏,享誉中外。至今,英石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和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景区美食
擂茶粥将鲜茶叶、炒花生、生姜擂烂,加入沸腾白粥调制而成,微苦中见甘香,生津止渴,清热解暑。
金牌豉油鸡正宗清远麻鸡配以秘制豉油,用慢火煲1个多小时,保持了原鸡底味,吃起来鲜嫩幼滑。
茶树菇煲鸡茶树菇虽然本身味道很重,但与这鸡一起煲出来却是非常清淡爽口,而鸡因吸收了茶树菇的香味,味道更为香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