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故居
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故居位于广东省兴宁市,是渊公举全家之力于1927年建造的一座三堂二横客家祖屋,是客家民系崇尚自然、天圆地方、天地人一体同春高超设计理念的展现,是客家古民居四角围龙建筑的典型代表。大门匾额光裕庐三个字为梅州著名书画家、林凤眠老师梁伯聪的真迹;上堂对联“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有灯兼有月,十分春色闹春宵”为孙中山拟联,于佑任手书;中堂“泰运转中华遍处欢天喜地,山居添岁月一堂暖日和风”及大门两旁“光照前列, 裕启后人”“石马当前高龙榕狮同拱护,雷山枕后蛟潭岐水共回环”等堂联为渊公亲拟;前堂屏封嵌孙中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铭文;大门右侧刻有一段兴梅百姓耳熟能详的美丽传奇“石马传说”;中厅横梁悬挂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亲为渊公赠匾“五代同堂”。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渊公故居公告为不可移动文物,兴宁市人民政府将其定为“特色古民居”保护文物。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广东省政协大会提案将何子渊故居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渊公故里颁布为第一批“广东名镇名村”。
何春燕,何皎云长女,福建永安某中学中级教师,已成家立业,家庭美满。何飞燕,何皎云女儿,福建永安建筑设计院,工程师;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深受单位领导、同事好评。何晓鹏,何奇云女儿,广东五邑大学本科毕业,90年代赴英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后留英定居,发展,事业有成。何湘萍,何国森长女,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嘉应大学外语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深受师生好评。何勇军,何国森之子,梅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其妻:刘云,梅州市人民医院泰康院区护士长。其子:何悦弘。
- 中文名称
- 何子渊故居
- 地理位置
- 广东省兴宁市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 1200平方米
- 开放时间
- 9:00—17:00
- 门票价格
- 免费
- 著名景点
- 孙中山拟联、于右任手书“添岁又添丁”堂联
张发奎“五代同堂”匾
何子渊“泰运转中华”题联
渊公井
孙中山何子渊铜像 - 建造时间
- 1927年
- 特 点
- 三堂二横客家古民居
故居历史
何子渊故居位于广东省兴宁市,是一座建于1927年的三堂二横客家古民居,是客家民居四角围龙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客家民系崇尚自然、天圆地方、天地人一体同春高超设计理念的完美展现。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公告为“不可移动文物”,兴宁市人民政府将其定为“特色古民居”文物予以保护。1927年春节,何子渊的小女儿何瑛偕丈夫梁世骥,从广州回石马星窝子顺裕庐省亲,见到阔别多年的亲人,心情兴奋。当看到哥嫂全家十几口人,仍然挤在三间泥砖瓦房里面生活,不禁潸然泪下。但,这又怎么能责难年迈的双亲呢?这几十年来,这个大家庭虽然有箭竹顶茶场的收入,但何子渊家族几十口人并没有从茶叶的营销中得到实惠,一直过着粗茶淡饭,自供自给的生活,茶场收入的绝大部分都被父亲通过各种渠道投入“推翻满清政权”、“创办新学,宣传革命”、“接济革命党人”、 “支援北伐”、“捐助抗日义士”等革命活动领域。包括1903年,同盟会早期领导人何天炯出国费用,都是渊公一手包揽(其中包括一些族人集资),前后共送出20多位优秀学生赴海外留学,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其中有十四人加入同盟会。每当家人对何子渊的做法有意见、怨言之时,渊公的结发妻子吴太夫人总会及时制止,规劝大家“不要说,不要说,老头子做事自有他的分寸。”想到这些,何瑛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经过几天的慎重考虑,毅然决定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私房钱5000大洋,交由父母购置山地,从1927年8月起,动工兴建祖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中国的有识之士均忙于备战。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前后有多名渊公子孙投身抗日战场,并担任高级职务,为民族解放事业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加上渊公家族人丁兴旺,耕地甚少,常常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整个工程便在隆隆的抗战炮火声中嘎然而止,靠东南方向的两排横屋一直无力兴建。已建成的三堂二横大屋,是兴宁古建筑大师何佛康先生的成名、代表之作,此后便有了今天的光裕庐,光裕庐总规划占地约8000平方米,已完工的主体建筑共1250平方米,内设23个单间、6个套间(厢房)、九个天井、五个澡堂。属夯墙基础的砖石混合结构瓦房。特点:四通八达,环环相扣;自成体系,独立防御;构图简洁,就地取材;生活便利,冬暖夏凉。光裕庐落成后,整栋房屋周围除装设铁丝网防护外,还豢养有四条大狗看家护院。从1930年起,因渊公工作需要,国民政府特架设专线手摇电话供他直接对外联系。1948年春,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游击队,活跃在兴梅交界的山区之间。同年秋,石马第一次解放,作为游击队的一个重要据点,驻扎了60多名指战员。原十九路军上校军需处长何尚文把祖屋光裕庐三堂大屋作为六团独四大队的队部营房,并动员家属为队部服务,提供食宿、劳力等方便,达半月之久。1949年7月14日,胡琏兵团退守汕头,路过兴宁,在石马休整。胡琏一度曾将指挥中枢设在光裕庐,根据光裕庐前低后高的地形作扇形防御。7月15日起,胡琏亲自在光裕庐坐镇指挥部队,当天正午誓师。后因电话线路多次遭游击队破坏而匆忙撤离石马。胡琏兵团离开石马后,1949年9月,共产党领导的六团独四大队又将指挥中心迁到光裕庐,长达20多天,后指战员从光裕庐出发南下,解放兴宁全境。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历史到了1950年代,何子渊女儿何瑛出资5000大洋兴建的祖屋,成了“阶级斗争”的专政对象。1953年,随李洁之起义后解甲归田,抗日战争时期,在李洁之兵团后勤部任中校军需主任的子渊四儿子何尚周,被所谓“土该复查”莫须有的罪名打成“地主”,由于他家人口众多,当地政府还要分田地给他家耕种。经多次申诉无效,被“扫地出屋”,全家13口人险遭灭门。故分给四儿子尚周的5个单间、1个套间以及何子渊休息室、侍从室、书房等祖屋,均被怀疑光裕庐地下埋有“金砖”的“贫下中农”鸠占,至今仍未清还。1950年土改至1976年9月9日,发生的多次政治运动中,光裕庐被抢劫、抄家、挖地三尺,渊公遗留下来的郑板桥字画、于佑任题联和三十多箱古籍善本、手稿、书信,以及何子渊与孙中山的合影、与张自忠的合影、与何天炯的合影等珍贵文物,均被洗劫一空。光裕庐上堂宗祠被破坏殆尽,天面的雕梁画栋也按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之所谓破“四旧”标准铲平。至1969年春,三房裔孙何程云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唯一秘藏的张发奎五代同堂大匾,亦被刚从北京接受“最高指示”归来的红卫兵抄家,连人带物押至石马公社“革委会”示众,打算第二天一早,开万人大会时再将“国民党的残渣余孽”乱棍打死!幸好当天晚上接到上级“革委会”电话通知:“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就地正法了”而作罢。1950年至1976年9月9日,光裕庐作为扫盲点、卫生医疗点,为全村父老乡亲提供舒适的服务。当地政府长期利用光裕庐场地召开“批判大会”、“斗争大会”、“忆苦思甜”、“斗私批修”等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思想”。从1972年下学期起,利用光裕庐大屋开设马下小学“红小班”,达数年之久,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天不怕地不怕“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毛主席的好孩子。文化
光裕庐“三堂二横”祖屋建成后,上堂一直悬挂中华民国监察院院长于佑任为何子渊题作的春联(孙中山拟联):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有灯兼有月,十分春色闹春宵!中堂悬挂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题赠的“五代同堂”花梨原木大匾。前堂屏风嵌“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铭文。大门“光裕庐”三个字为上世纪客家地区著名教育家、书画家梅州梁伯聪先生的真迹。中堂石柱上的题联:泰运转中华遍处欢天喜地,山居添岁月一堂暖日和风。大门两旁石柱上的题联:石马当前,高龙榕狮同拱护;雷山枕后,蛟潭岐水共回环!以及大门两侧对联“光照前列,裕启后人”,均为何子渊先生亲拟。大门右侧嵌有一块1·2×5平方米的黑色大理石碑文,是千百年来,兴梅地区百姓耳熟能详,口传心授的一段美丽传奇《石马传说》。光裕庐后山种有成片的时鲜果树,其中五棵老龙眼树是光裕庐落成之时,由长孙媳妇陈凤元从娘家蒲勺围带回,何子渊带领全家子弟亲手栽种。另有两棵渊公亲手种植的屋前大柏树(左松右杉)不幸毁于文革。何子渊家族的奋斗史,光裕庐80多年的兴衰史跟中国近代史一脉相承,历经民主革命的烽火,外敌入侵的国恨,兄弟阋墙的“家仇”,极左记忆的屈辱,改革开放的扬眉,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命运如何多舛,渊公后裔均能因时而动,顺应潮流,始终以华夏炎黄子孙自居,并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也是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人文蔚起,历久弥新的秘诀所在。待“何子渊故居”景点初具规模后,作为广东--梅州生态文化旅游的一个窗口,对社会开放。届时,拟申请国家、省级名人故居文物保护,并择机将何子渊始创的箭竹顶茶制作工艺向广东省文化厅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物简介
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广东兴宁人氏。广东省历史文化名人,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他先后创办多所新式中小学,开风气之先,宣传革命思想,培养了大批人才。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嘉应州主盟人,是广东潮州黄冈起义领导人之一,曾秘密参与策划广州黄花岗起义。1914年响应孙中山号召组织讨袁军,后受命兴办矿业,筹措革命经费。1920年任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1925年为东征军筹饷,1941年逝世。人文走廊
何子渊(1865—1941),辛亥革命元老,老革命家、教育家、实业家,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字临淑,讳东汉;石马“光裕庐”开基祖。妻吴太夫人,育有四子四女,现后裔达五百余人(含家属)。何天炯(1877~1925),字晓柳,兴宁石马镇新群村人。中国国民党元老、民主革命先驱。1903年,毅然剪掉发辫,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先后结识了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人。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创立同盟会,他与同邑13人毅然加入,并被举为会计。后任同盟会广东支部长。当孙中山、黄兴不在日本时,同盟会群龙无首,组织涣散,何天炯与吴玉章等尽力设法团结各省在东京的会员,使同盟会工作得以正常进行,1911年赴香港与黄兴等共同策划广州起义,负责运输联络工作。辛亥革命后,历任驻日全权代表、总统府最高顾问等要职,为民主革命竭尽全力, 1925年在广州病逝。遗著有《无赫斋诗草》、《山居一年半》和《革命史衡》。1910年辛亥革命前夕,在日本东京深情写下《忆子渊族叔》,将子渊公喻为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万世基业的中华帝师赤松子。丘逢甲(1864-1912),革命义士,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授任工部主事。1895年甲午战争后,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人民激愤,丘逢甲坚持反对并组织义军反抗。同年5月23日,唐景嵩发表宣言,宣称“台湾同胞誓不服倭,与其事敌宁愿战死”。丘逢甲任义勇军统领,隔日,国会议长林维源逃亡至福建省厦门。在5月29日乙未战争掀起战端,6月4日总统唐景嵩弃职逃亡福建厦门,镇守北台湾的正规军溃败。其后丘逢甲见局势不可为,携带家眷内渡广东嘉应州。后被何子渊等人创办的兴民中学聘为首任校长,并与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萧惠长、江柏坚、姚竹英等人共同参与策划潮州“黄冈起义”。辛亥革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民国元年(1912)元旦因肺病复发,正月初八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策划潮州“黄冈起义”的期间,丘逢甲曾为何子渊题下“光汉茶庄”“渊庐”“迁善楼”“顺裕庐”等多幅墨宝。何贯中,子渊公六弟,民主革命先驱,上校团长。1920年奉孙中山之命与邓仲元参谋长从福建回师北伐,在惠州平叛桂系军阀莫荣新之时壮烈牺牲,葬广州粤军第一师陵园,粤军总司令部秘书,历史学家罗师扬作传并题写碑文。梁世骥(1897—1977),字倜凡,曾任国民国命军63军154师师长,61军副军长,陆军中将,中将教育长等职。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主任等职, 1957年,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候补委员,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党的成员之一。(何子渊女婿,夫人:何瑛。)何宝松(1911-2002),字励操,广东兴宁人,师长,陆军少将。何子渊的本家侄孙何宝松将军,中央军校第四分校(广州分校)高等教育班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二军第一五七师师长。1929年春考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官教导队学生队,结业后派往第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先后任参谋、营副、团副。参加过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1934年“福建事变”。1932年1·28淞沪抗战之时,任十九路军61师一团连长,作战非常勇敢,曾在上海江湾、庙行跟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弹尽援绝之时,赤膊上阵跟日寇拼刺刀,有时候一天要拼四五次,拼到后来全连近200人最后只剩下十一个弟兄,营房被炸,埋在断墙瓦砾下面,何尚文上校曾带领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将身负重伤,处于昏迷状态的堂侄何宝松连长救出火线;1·28淞沪抗战结束后,随部参加福建事变,后来参加傅作义的部队,晋升为陆军少将,曾任六十二军第一五七师师长,1949年率部随傅作义起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二十四师师长、第四野战军两广纵队第二师师长,从北京一直打到海南岛,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珠江专署副专员、省民政厅副厅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1980年后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政协广东省第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是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何宝松的弟弟何宝安,随傅作义北平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海上先锋艇艇长,为解放海南立下了赫赫战功。解放后,历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等职。梁伯聪(1871—1945),梅州著名教育家、书法家。梅城西区梁屋“鹤和楼”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梁廷辉,为清嘉庆进士,官至礼部郎中;父亲梁鉴三,清道光举人,曾任福建上杭县知县。因族中子弟甚多,特聘名师执教。梁家藏书甚丰,梁伯聪自小诸多浏览,得益甚大,故学问渊博。曾参加清末最后一期科举考试,成为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秀才。为表彰梁伯聪先生的功绩,梅州特建有一间“伯聪中学”以示嘉勉。梁伯聪曾特为子渊公题写屋名“光裕庐”。何尚炬,何子渊长子,辛亥年间,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远涉重洋,只身前往海外,在广州黄花岗起义前夕失踪遇难。何尚荣,子渊身边只留下二儿子尚荣协助自己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尚荣曾在石马中学、石马中心小学担任校董多年,为石马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光裕庐筹建尽心尽力,曾是光裕庐的当家人。何尚文,何子渊三儿子,字彬秀,陆军上校。黄埔四期军官研究班毕业后,任十九路军上校军需处长,曾参加1932年1·28凇沪抗战,因作战勇敢,带兵有方,荣获蔡廷锴将军颁发的“抗日嘉奖令”和“凇沪抗日勋章”一枚,1933年福建事变,“中华共和国”成立,授陆军少将;后参加1937年8·13凇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粤北大会战等历次重大战役。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裁军而解甲归田,回到粤东地区,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作掩护,为活跃在兴梅山区的共产党游击队从事情报策反等工作,1948年秋,兴宁石马第一次解放,何尚文被公推为马下村第一任农协主席(1948·10—1949·03),1949年12月,不幸因病逝世,享年62岁。何尚周,何子渊四儿子,曾任李洁之兵团后勤部供销主任(中校),抗战期间,曾参加“广州保卫战”和“粤北大会战”等战役,为抗日友军的后勤保障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受张发奎将军的器重和褒扬。1949年5月18日,随李洁之兵团在兴宁起义后,解甲归田。被“莫须有”的罪名划为地主,当时当地政府还要分田地给他家耕种,而受尽凌辱折磨,九死一生。1980年辞世,享年80岁。1920年代末,曾荣获中南七省中国象棋联赛冠军,有“七省棋王”之称。妻陈贵超,中国第一代“西医助产”的传人,出身书香门第,早年毕业于“广东公医医科专科学校”(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2010年11月11日在惠州寿终正寝,享年101岁。半生坎坷,历尽磨难,得享百年高寿,堪称奇迹!育有七子三女,收养一女,均长大成人,至今平均年龄已超过70岁。何 瑛——何子渊小女儿,著名社会活动家。原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多次评为市“三八”红旗手。1999年在广州逝世,享年91岁。何桂芳(1907·8·18—1973·12·23),字翔云,家名阿贵哥;子渊公长孙,妻陈凤元,育有六子五女,儿孙满堂。公少年颖悟,略通诗书,为弟妹们的成长,毅然放弃上学机会,作为兴建光裕庐的壮劳力,夫妇俩无怨无悔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何桂芳善于收集民间趣事,关注人间百态,说话诙谐幽默,嘻笑怒骂入骨三分,“冇路”“沙官逗七娘”“饭堂的砖柱斜了”“毛主席的光山”“打帮毛主席,一嘬一条巷,一吹一条浪”等典故,至今仍为世人津津乐道。1973年辞世,享年66岁。何初麟,字国梁,何子渊曾孙,离休老干部。桂芳公长子,1949年初入伍,随彭德怀38军南下,参加解放广西南宁的战斗,因作战勇敢,多次受到军部嘉奖,后随军(梁兴初任军长)入朝参战,共荣立大功三次。1954年归国,转业到广东省建筑总公司,职工医院;1993年离休,颐养天年,妻陈芬,育有五个子女,均事业有成。何蔚云,何子渊孙,原山东省公安厅副厅级干部,早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主任法医师(正教授),二级警监(正师职、李鹏签授)。历任山东省公安厅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法医室主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1995年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其事迹被载入《中国名医列传》、《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等辞书。妻陈琪兰,育有四个子女,均事业有成。何蒸云,何子渊孙,第四房长子;字柳芳,武汉大学本科毕业,后入选空军某部,任上蔚军官。不为良相,但为良医,转业后调入河南郑州某中心医院,历任院长、副主任医师,精研业务,事业心强。上世纪50年代,曾为濒于灭门的地主家庭雪中送炭,挽狂澜于既倒!并为弟妹们的出路劳心劳力,费尽心血。现已退休,安享晚年。妻:周淑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后裔均在美国定居,发展。何卓云,何子渊孙,主任医师,艺术家。广东恩平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市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党员。聪敏好学,爱好广泛,对各个学科均有所涉猎,有“五邑八怪”之称;曾多次接受电视新闻媒体采访,其根雕作品形神兼备,享誉海外,广州日报曾对其竹根雕“济公”作专题报导;何卓云几十年如一日,采集制作了3000多件蝴蝶标本和1000多件甲壳类昆虫标本,很多都是绝种或濒于绝种的珍稀动物,即使到了20世纪的今天,仍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之时,他利用废旧材料手工制作的香港微缩全景、澳门微缩全景,刚一出炉,便被世人争相瞻仰,“洛阳纸贵”,轰动一时,传为佳话。何步云,子渊孙,农村基层干部,深受群众拥戴,建有楼房一座。育有五个子女,均事业有成。何程云,何子渊孙,作家。广东佛山作家协会会员、诗人,其作品以描写细腻,雅俗共赏著称,多次荣获省市征文比赛大奖。在上个世纪中叶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曾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珍贵历史文物张发奎陆军总司令“五代同堂”花梨原木大匾,直至1969年春。对“何子渊故居”筹建居功至伟。何国森,子渊曾孙,中国人民解放军,珠海万山要塞海军军医,后转业梅州黄塘医院(三甲),历任副主任医师,门诊部党支部书记;妻曾燕玲,梅州黄塘医院高干病区护士长。何奇云,子渊孙,字柏芳,在上世纪中叶那个红色年代,家族命运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年仅15岁的他毅然带着十一二岁的三个弟弟到“琯坑钨矿”井下做苦力,在老工人的暗中保护下,赚钱养家糊口,历经“土改”、“土改复查”、“三反五反”、“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历次劫难,为渊公家族保留了一房完整的血脉,堪称奇迹,当为渊公子孙永世铭感。何湘云,字松芳,尚周公第三子,在20世纪中叶,全家被划为“地主”时,因生活所逼,曾和二哥奇云、四弟卿云、五弟环云等兄弟到矿山做苦力,支撑起这个大家庭,在惠州定居,建有楼房一栋。子孙昌盛,生活无忧。何皎云,何尚文之子,何子渊故居管委会负责人。为人忠厚,受慈母张雪珍“热情好客”的良好家风影响,在家乡深受父老乡亲好评,曾收藏何孟淳(陆军少将)录民国元老何天炯遗诗《忆子渊族叔》,妻何国英,助产士,第三代“西法助产”的传人,深受乡亲爱戴。何卿云,字:竹芳,尚周公第四子,在惠州定居,建有楼房一栋。教子有方,事业有成。长子文东,现任大亚湾有线电视站副站长。何环云,字:本芳,尚周公第五子,在新疆和田地区水泥厂期间,凭自己生产技术优势和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很快以技术员报批转正。历任副业队长,劳动服务公司副经理等职,现已退休,安渡晚年,在惠州安家,建有楼房一栋。子女均已长大成人。女儿:晓锋,广州大学本科毕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上进心强,才貌出众,群众关系良好,家庭美满,事业有成,育有两子。何佩云,字:静芳,尚周公第六子,为人忠厚老实,深受大家好评,建有楼房一座,子女均已长大,父慈子孝,事业有成。何迎芳,尚周公第七子,1956年出生,以马下小学附中毕业的学历,自学成材,于打倒“四人帮”后第一年,考入高校,毕业后分配到新疆和田市粮食局机关工作,后调入四川,资中市烟草专卖局,历任业务经理,副局长等职。女儿:晓曦,四川外语学院本科毕业,现就职北京海南航空公司,任某部经理,才貌双全,家庭美满,在京定居,育有一子。何丁云,尚荣公之子,为人厚道,敬祖睦宗。建有独立楼房1座,育有二子,均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何坤麟,字:国胜,桂芳公第四子。为人仗义,有事业心。在上个世纪中叶毛泽东“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年代,曾带领自己的兄弟子叔冒着极大的风险外出逃生。后在桂芳公长女玉兰帮助下,到黑龙江佳木斯安家落户,建有楼房一座,育有两子小东、小春,均事业有成。何皇麟,字国强。桂芳公第五子。在佳木斯创业,建有楼房一栋,事业有成。子佳志,已成家立业,后裔昌盛。何援麟,字国辉。桂芳公第六子。在佳木斯工作,建有楼房一栋,子女均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何玉兰,桂芳公长女,堪江医学院、佳木斯医学院毕业,黑龙江,佳木斯松江医院主治医师,为人和善,家庭观念重,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想尽千方百计协助三个弟弟离开石马,逃出生天,到佳木斯安家落户,是光裕庐的好女儿。2008年逝世,享年80岁。夫孙宝昌,南下干部。育有一子一女,后裔均在北京、安徽等地发展,事业有成。何燕芬,尚文公女儿,1956年,作为知青应调北上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配到组织部门任内群干部,1967年调进武汉钢铁设计院医务所任医师,1981年调入佛山供电局医务室,为人心直口快,仗义执言,极愿帮助他人,为弟妹们的出路绞尽脑汁,节衣缩食,先后帮助旋芬成家立业,和志远升学就业,并帮助程云全家离开石马,到佛山安家。曾积极参与“何子渊故居”项目……是个好人。夫:陈卓麟,湖北大学毕业,高级政工师,历任武汉钢铁设计院宣传部副部长,佛山供电局党委办主任。对妻子帮助娘家的行为从无怨言,并积极参与“何子渊故居”筹建,是个难得的好丈夫。何丽芬,尚周公女儿,四川国防工业部储备局,会计科科长(正科级),上世纪中叶毛泽东时代,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所遭受的大清洗、大劫难中,勇于自救,并念在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不计个人得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设法帮助弟妹脱离苦海,离开石马到外地谋生,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毅力,当为光裕庐的晚辈感念、效法和推崇。后裔昌盛,事业有成。何秋兰,桂芳公女儿,夫:陈仿麟,广西地质局工程师,长子其峰,广西地质局会计科长,注册会计师;次子文峰,华东水利电力学院本科毕业,桂林橡胶厂,高级工程师;女儿:建红,广西大学本科毕业,桂林某中学高级教师,均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后裔昌盛。何佩芬,尚周公女儿,新疆巴州,州建筑设计院,退休干部;育有三子,均在市直机关、局等单位工作,均事业有成,后裔昌盛。何旋芬,尚文公女儿,原武汉某百货公司售货员,现已退休,安渡晚年,育有一子一女,均事业有成。何爱芬,尚文公小女儿,上世纪“文革”期间,在何初麟夫妇帮助下,离开血雨腥风的石马,到佛山安家,育有一子二女,均长大成人,生活无忧,建有楼房一座。何文新,何奇云之子,工程承包商,长期在北方发展,事业有成。育有一子一女。何文彦,湘云二儿子,在惠州从事房地产等投资,成功人士,育有一子一女。何志方,何步云之子,西南交大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深圳某装潢设计公司总经理,育有一子一女,安居北京。妻:熊航,博士研究生毕业,现就职北京。何晓静,何蒸云长女,曾任深圳卫校讲师,医学学士;后留美,获康奈尔大学双硕士学位,历任美国IBM通用电器有限公司电脑软件工程师,美国注册医师;育有一子(大卫)。夫:山姆,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历任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家庭美满。何惠琼,何初麟长女,夫:刘光麟,梅州梅雁集团副总经理、工程师,长子卓俊,深圳移动通信公司工作;次子卓志,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广州某消防中队中队长,上尉军官。何潇鸿,何初麟长子,兴宁第一中学毕业,曾任广州黄埔工业供销公司经理。何 中,何程云长子,佛山大学本科毕业,某台资企业技术总监。何 彤,何程云之子,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年青有为,现任佛山供电局,工程部主任。何志远,何皎云长子,佛山大学毕业,聪明好学,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在佛山创办公司多年,前程远大。何志新,何丁云之子,在兴宁石马卫生院工作,为“何子渊故居”筹建尽心尽力,贡献良多。何建辉,何蔚云长子,山东省公安厅一级警司。何嘉兴,何卓云之子,河南司法警官学院本科毕业,现在深圳公路局工作,踏实肯干,上进心强,群众关系良好,是块可造之材。何春燕,何皎云长女,福建永安某中学中级教师,已成家立业,家庭美满。何飞燕,何皎云女儿,福建永安建筑设计院,工程师;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深受单位领导、同事好评。何晓鹏,何奇云女儿,广东五邑大学本科毕业,90年代赴英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后留英定居,发展,事业有成。何湘萍,何国森长女,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嘉应大学外语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深受师生好评。何勇军,何国森之子,梅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其妻:刘云,梅州市人民医院泰康院区护士长。其子:何悦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