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张将军家庙
首页  > 广东  > 江门  > 新会区   »  张将军家庙景点介绍

张将军家庙

张将军家庙
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豪山村北面,有一座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价值的张将军家庙。 祗见近两米高的石柱围栏内,有一组比珠三角普通祠堂还要高大宽敞的琉璃檐口建筑物,这就是有名的张将军家庙。家庙中心主建筑的门额有一块花岗岩石匾,上面镌刻着“张将军家庙”5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每个字高达0.8米,为清光绪钦差、广西同办待讲衔、翰林院编修锺德祥的手笔。
中文名
张将军家庙
外文名
General Zhang Jia Miao
地    区
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豪山村北面
高    数
每个字高达0.8米

基本信息

整组建筑物坐南向北,前、中、後共三进,左、右廊贯通,砖、木、石结构,呈祠堂式建筑模式。整组建筑连前後院,占地约2800多平方米。家庙主体建筑宽25米、进深52.55米,顶高10多米,宽达10米的前庭院落空地,统一以长2米宽0.4米的花岗岩石条铺砌,很有气派。家庙中心主体建筑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画栋雕梁,石刻工艺精湛。门口两侧有高出地面0.6米的鼓台。二进前有月台,两侧偏厢是悬山顶式阁楼。其规模大,造工精,显现了典型的晚清建筑风格和岭南特色,可算是清代南方建筑的代表作。据当地村叟介绍和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张将军家庙大有来历,它的兴建是为了表彰晚清抗倭名将张其光的战功,并於清朝光绪10年(1884年)8月落成,踞今已有116年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在张将军家庙附近有一口呈“品”字型的三眼井,井口由4块花岗岩石板铺盖雕凿而成,虽然仅有2米深,但据传100多年来,井水从未枯竭,且清澈冰凉。家庙前原置有两尊庞大的云石狮子,左侧为脚踏绣球的含球雄狮,右为含球子母狮,为整块云石雕刻而成,是广东省较为少见的历史工艺文物。上世纪50年代,新会人民会堂落成之际,这对石狮迁置会堂门口两侧,令会堂更加庄严雄伟,此对石狮更成为深受新会群众喜爱的会堂标志物之一。如今,这对石狮子仍放置在新会人民会堂前。在距张将军家庙西边约300米处,便是纪念张其光将军祖宗的张氏祖祠。在张氏祖祠前有一块花岗岩浮雕的御赐石厥,高1.3米,宽约0.7米,厚0.2米。石厥正面雕着4条狮蹲顶的祥云石柱,石柱之间的上部,刻有一对仙鹤和一对官佣,顶部双凤拱托着一个太阳,石厥主体上部阳刻“圣旨”二字,中下半部分阴刻“奉天诰命,臣张其光立”9个楷书大字。更难得的是,在张氏祖祠前,还立有一对清廷御赐张其光“振勇巴图鲁”名号的石华表。据考证,“振勇巴图鲁”在满族语言中是“勇士”之意,是清代朝廷对卓有战功的武将赐封的一种名号。这对华表每支总高8.8米,直径0.3米,基座高1.5米。华表为浮雕式的龙纹缠柱,狮子尊顶,其座上还有两块同是狮子尊顶的护柱石碑,石面上分别刻有“御赐振勇巴图鲁”等字样。据新会博物馆文物考古人员介绍,这对石华表是新会仅存的一对有历史价值的清代石华表。

人物事迹

新会人常常自豪地说“文有梁启超,武有张其光”张其光(1829—1895)又名信千,字奎垣,双水豪山村人。自小习武,青年时效国投军,屡立战功,官至浙江提督,先后驻防浙江、台湾,在中法战争、抗倭战争中身先士卒,战绩显赫,屡受清廷赏赐,光绪元年(1875年)更被皇帝授赏黄马褂1893年两次被皇太后召见赐克食恩礼。因其驻浙时间较长,且作战英勇,深受浙人拥戴,至今在浙江等地都有“张公庙”纪念他,当地人称其为“张将军”,称其统率的军队为“张家军”。  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光绪皇帝奖赏官银,于豪山村北面建成张将军家庙,以表彰张其光英勇抗击侵略者立下的显赫战功。张将军家庙于1884年8月落成,至今已有120年历史,门前原置有两尊云石精雕的石狮。1954年至1956年新会人民会堂兴建期间,经当时的新会县政府批准,这对云石狮子被移至人民会堂前安放。在距张将军家庙约300米处建有张氏祖祠。祠前立有清廷御赐张其光一对“振勇巴图鲁”他也是清代朝廷钦封的唯一广东籍“巴图鲁”。 名号的石华表和光绪皇帝赐的“奉天浩命 张其光立”石劂一方。2000年底,新会博物馆将张将军家庙(含张氏祠堂)的历史资料综合整理后,向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申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2年成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