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湾古炮台
赤湾左炮台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半岛的深圳鹰嘴山顶端,分东、西两侧箝制赤湾港,雄视零仃洋面。现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 赤湾古炮台
- 开放时间
- 全天开放
- 门票价格
- 免费
- 著名景点
- 赤湾左炮台
- 建议游玩时长
- 建议1小时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广东省深圳市
基本概述
赤湾古炮台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分东、西两侧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面。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在鹰嘴山头。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全高约3米多,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炮台士兵的居屋。南面的高台宽约8米多,是运用炮位的场地。建成历史
赤湾地理位置重要,据史书记载,古代船舶往来广州与南洋诸国,皆经此地。从明代起,官府已在附近的南山设置墩台以防海盗,清康熙年间(1662——1722)始于赤湾修建炮台,赤湾炮台始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当时福建提督杨琳调任广东巡抚。他主持修建沿海炮台、城垣、防地等军事设施126处,其中炮中26处。赤湾炮台是其中之一,据记载赤湾左、右炮台设兵数千名,生铁炮6位,另有12门大炮被称为“佛郎机”炮,是西式武器,其制法是北宋时由广州传入的。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曾重修赤湾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曾领兵在伶仃洋上击败英军,赤湾炮台为林则徐禁烟曾立下汗马功劳。现状介绍
炮台位于南山区赤湾东村,挺立在海拔170米的鹰嘴山头。在左炮台的树丛中,掩映着一处哨站,据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南沿海诸岛还未解放,当时的部队就驻扎在赤湾天后宫里。左炮台三面临海,山势峻峭,只要站在鹰咀山之巅,整个赤湾半岛尽收眼底,部队决定在这里设立哨所。哨所里有个体积硕大的望远镜,像不眠的眼睛,时刻警惕地注视着伶仃洋海面。当时战士晚上一般都是和着衣服睡觉,枪就放在身边,子弹是上了膛的。改革开放初,赤湾左炮台仍被列入军事禁区。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左炮台的军事战略地位逐步淡化。历史沧桑,赤湾炮台现在只剩下左炮台保存完好,当地有关部门曾于1985年对炮台进行修复。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在海拨170米的鹰嘴山头,坐北朝南,分台体和围墙两部分。全长26.2米,宽15.5米,台高4.5米,围墙高3.78米,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1997年香港回归后这里全部解禁。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哨所,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被保留在鹰咀山上。旅游看点
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卫炮台士兵的居屋。南面的高台宽约8米多,是运用炮位的场地。炮台上,一门古炮雄视珠江口,虽然炮管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稀还能看出它威武不屈的雄姿。炮台西面的城墙上,两棵百年古榕树将它们的根须,深深地扎在城墙里,与城墙紧紧地纠结在一起,几乎与城墙融为一体,没有肥沃的土壤,它们却枝繁叶茂,生命,竟是如此的坚韧;生命力,竟是如此的旺盛。左炮台北面,是一尊林则徐全身铜像,塑于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的1985年。铜像高3.2米,重1.8吨,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林则徐铜像。雕像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唐大禧创作,大理石底座正面,是已故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林则徐纪念像”,北面镌刻着谢华先生撰写的碑铭。林则徐,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手持单筒望远镜,身佩长剑,凝视着波涛滚滚的伶仃洋,目光炯炯。昔日,林则徐虎门销烟,虽然张我国威,威慑重洋,但他却被革职流放,伶仃洋上,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在耀武扬威,国土一片片沦丧;160多年后的今天,被割让的国土回归祖国怀抱,山下已是繁忙的港口,或许,看到今天的伶仃洋,林则徐也倍感欣慰吧。交通信息
到达赤湾左炮台的公交车有226路,355路停靠站为“左炮台”,此站没有明显的站台,需和售票员说清楚,不然容易坐过站。- 五指山 1中华民族文化村
- 五指山 2五指山蝴蝶牧场
- 五指山 3五指山琼崖公学纪念亭
- 五指山 4五指山林区
- 五指山 5海南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观光园
- 五指山 6五指山
- 五指山 7洪斗坡白鹭乐园
- 五指山 8五指山木色湖
- 五指山 9番茅黎寨
- 五指山 10五指山民族博物馆
- 五指山 11翡翠山
- 五指山 12五指山热带雨林风景区
- 五指山 13阿陀岭森林公园
- 五指山 14五指山黎寨自然村
- 五指山 15太平山瀑布
- 五指山 16五指山毛岸苗村
- 五指山 17甘什岭铁棱自然保护区
- 五指山 18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
- 五指山 19五指山百花岭
- 五指山 20红湖欢乐水庄
- 五指山 21五指山黎母山
- 五指山 22五指山大峡谷漂流
- 五指山 23龙凤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