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棠村古建筑群

位于湖南省江永县夏层铺镇。唐大和元年(827年),周氏族人定居上甘棠,村庄名称位置和居住家族始终未变,为湖南省绝无仅有。“甘棠”一词出自《诗经·南风》。取甘棠为村名含有对先祖荣光的怀念。因该村处于谢沐河的上游,故称上甘棠。千年古村多文物古迹,有寿宣亭、忠厚祠、月陂亭摩崖石刻和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民居。
- 中文名称
-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
- 地理位置
- 湖南省江永县
- 景点级别
- 物质文化遗产
- 意 义
- 含有对先祖荣光的怀念
信息
物质文化遗产周氏先祖唐朝天宝年间在此定居立宅,取名甘棠,至今已达1240年。“甘”者甜也,“棠”,海棠果,即野苹果。甘棠,甜甜的野苹果。这是从出产苹果的老家山东带来的地名。又有一说:甘棠,原意为高大的乔木,以后用作官吏政绩的称颂之词。即是说周氏先祖是朝廷有功之臣。甘棠,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名胜古迹甚多,碑亭楼阁完好,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点集中的旅游胜地。贯穿全村有一条古老的石板路,路两边都建有铺店。明、清时期,这里这农村集市贸易中民心,至今还有浓厚的商贾气息,昔日酒肆之店迹犹存,游人到此自然会联想到杜牧的“水村山廓酒旗风”的诗句。周氏在此定居1240余年,是“忠孝廉节”和崇文尚武的教化之乡,历代出过节度使、尚书、宣政大夫、太守、刺使、知州、通判、县令、文林郡、将军等100人。解放后,又出了工程师、科长、中学校长、教师、医师40多人。旧时官宦除周翰宗军长外,其余官员都有水粉肖像,张挂于忠厚祠内供游人观看。村人信奉寿龟、神龟,因而有龟山、龟形台地、龟塔、寿龟凉亭等人文古迹、古代建筑。村南一里许建有寿龟凉亭,是古代通向广西桂林、八步的必经之路,建亭宗旨是保佑村人出行吉利、平安,过往行人,都要休息片刻,用手去摸一摸寿龟的头和背,以保佑旅途平安。上甘棠村成为首个省级示范点
在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位于永州市江永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甘棠村被省文物局确立为第一个“湖南省文物大保护大利用示范点”。省文物局将在2009年、2010年两年为上甘棠村提供文物保护经费200万元,用于该千年古村的修缮和开发利用。根据省文物局和江永县达成的协议,江永县将修复上甘棠村的防洪设施,疏通谢沐河水系,整治江源水库泄洪通道,确保上甘棠村安全。同时,为安排古村旅游产业贴息贷款200万元,用于试点项目建设。江永县将引导上甘棠村村民以“文物大保护大利用”为契机,发展旅游、农家乐、餐饮住宿、农副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给农户带来实惠。村内一些不符合整体建设风格的建筑,要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自觉进行仿古修复。文物的大保护大利用是省文物局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过程中摸索出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新思路。省文物局副局长何强表示,“在原来看来文物的保护似乎总是文物部门的事,我们‘大保护大利用’的观念就是发动群众来保护文物、利用文物。”以上甘棠村为例,省文物局的目的是希望上甘棠村的村民了解到自己世世代代生长的这个村庄是珍贵的文物,同时,也是他们的祖先给他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进而让村民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自发的来保护和利用好自己的村庄。这是各地可以借鉴的经验。”- 双辽 1八一水库
- 铁东区 2叶赫部城址
- 梨树 3叶赫那拉古城
- 梨树 4二龙湖古城遗址
- 公主岭 5秦家屯城址
- 伊通满族自治 6伊通河
- 梨树 7偏脸城城址
- 铁西区 8四平战役纪念馆
- 伊通满族自治 9牧情谷旅游风景区
- 伊通满族自治 10报国普乐寺
- 伊通满族自治 11伊通满族民俗馆
- 梨树 12转山湖水库
- 梨树 13偏脸城遗址
- 双辽 14郑家屯博物馆
- 梨树 15二龙湖风景区
- 伊通满族自治 16大孤山风景区
- 伊通满族自治 17环碧山庄
- 伊通满族自治 18伊通火山群
- 伊通满族自治 19伊通碑碣戏楼
- 伊通满族自治 20阿木巴克围场
- 梨树 21伽蓝寺
- 铁东区 22二郎山庄风景区
- 伊通满族自治 23柳条边
- 梨树 24梨树偏脸城古城遗址
- 公主岭 2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