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中学,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大武镇大武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96年1月12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
- 中文名
- 贺龙中学
- 简 称
- 贺中
- 创办时间
- 1945
- 所属地区
-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大武镇大武村
- 学校属性
- 1996年1月12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
简介
坐落在山西省吕梁市北16公里处的吕梁山脚下的方山县大武镇,这里交通方便,依山傍水,清秀幽静。学校始建于民国34年(1945)9月2日,当时的校名是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贺龙元帅亲手创办的一所培养军政干部的中等学校。学校先后设有贺中一部、二部、三部、贺中附小和地方干部培训班。民国37年(1948)夏,学校迁往临汾。之后,与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步兵学校合并,后又扩编为西北军政大学。办学历时三年多,共培养学生3000余人。
民国34年(1945)8月,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司令员贺龙同志,奉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率晋绥军区主力部队东渡黄河,直奔吕梁,向日伪占据的汾阳、离石、文水等县城发起总攻。8月31日,贺龙司令员亲临文水前线指挥作战,冒雨攻城。次日,解放了文水县城。9月2日,贺司令员简装轻骑,来到县城,一是前来看望嘉奖作战有功部队,二是急速部署部队撤离转战。期间,召见了文水县县长李奎年、汾阳武工队副政委李凤年同志,并听取了他们的情况汇报。当汇报到文水城内有一所中学,有学生几百人,其中许多受革命影响倾向进步。贺司令听着,脸上泛出笑容,兴奋地说:“这是宝贝疙瘩!青年学生,军队和地方都需要,建设新中国,更需要有文化的人才。”贺总坚定而果断地说:“文水城我们可暂放弃,但知识青年我们要争。”当天下午贺龙同志来到文水中学,对广大师生们作动员讲话,从抗战胜利后的时局,讲到中国的两种命运和前途。他希望广大师生参加革命,继续读书深造,做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材。贺司令员的演说,大大激发了在场广大青少年的革命热情,一部分渴望革命的青年,更加坚定了走革命之路的决心。当时听贺总演讲的除文水中学的师生外,还有文水女子高小和男子高小的学生。当贺司令员离开文水前,即9月2日下午,召集随军工作团和县委负责同志,研究了吸收这批知识青年办学的问题。他并提议学校定名为“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自己兼任校长,由他的秘书彭德同志任副校长。
根据贺龙同志的指示,工作组深入学校进行思想发动工作,其中有李凤年、董那、刘星火、刘振华等同志。 9月5日,在文水县男子高小礼堂召开了大会,有文水中学、男子高小、女子高小的师生近一千余人参加,会议由李凤年同志主持,八专署专员康世恩同志讲话。工作组同志匆忙跑进会场报告,敌军前卫离文水县只有二、三十公里。为了保护这些学生,不再陷入敌人的统治之下,决定立即撤离转移。彭德同志对大家说:“贺司令员派我们掩护大家转移。要求大家稍事收拾,便准备出发。”下午五时半,三百余名学生,在彭德副校长率领下,出文水城西门,沿太汾公路北上,走出不到三公里时,传来枪声,大队转向西山……。9月9日,已回到人民手中的文水城,又被晋军抢占。而贺龙同志亲自创办的这所新型学校——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就以文水中学的这部分同学为基础,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诞生了。彭德同志率领300余名青年学生,奔上革命的征途。九月八日队伍转移到汾阳冯郝沟,这里依山傍水,离文水和汾阳城较远,学校活动还比较安全。在这里稍加整顿后,便开展了宣传和招生工作。
9月10日上午,彭德副校长召集干部会议。宣布了由张干臣同志任校务主任,李凤年同志任组织科长,王建国同志任事务主任,刘星火、李六平、陈非之、董那等四同学担任学生会的领导,并负责教学工作。指派刘振华、赵栋二同志作王建国同志的助手,负责同学们的衣食住行和教学用品。9月23日,学校又转移到汾阳桑家沟。来桑家沟后,为便于组织学习,学校按文化程度分别编了两个队,由李六平、陈非之两位同志负责。民国34年(1945)9月9日,离石县城解放,城北16公里的大武镇地处交通要道,北靠晋绥边区老根据地。镇上有张家大院、白家大院,分别有一门、二门、三门等十几处庭院,有这数百间房舍,加上正北的水图庙,正好用来办校。在离石县四区区委和大武镇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三五八旅的同志们迅速完成了随营学校的建校任务。10月下旬,学校正式迁到大武镇。经过必要的整编后,11月7日,学校正式开课。这天,全校师生集中在水图庙前大操场上,彭德副校长作了重要讲话,并宣布了教学计划。经过调整后的学校建制,校长仍由贺司令员兼任,副校长1名,教育长1名,校部设组织科、教育科、管理科。学生按文化程度分编为5个队,每队有队长1名,指导员1名,有的队设有副队长或干事1名。课程设置,以转变学生世界观为核心,进行革命理论和文化教育。学生生活待遇和部队一样享受供给制。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签定了“双十协定”,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贺龙再次来到学校为师生作了形势报告。全校师生建议:一是更改校名,把“随营学校”改为“贺龙中学”;二是扩大招生,调整学习内容,增加文化课比重,培养更多的人才;三是充实师资力量;四是成立图书馆,创办校刊。这些都得到了贺司令员的同意。民国37年(1948)学校奉贺龙司令员命令由大武镇迁往临汾市,同陕甘宁步兵学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军政大学。贺龙中学在大武镇办学三年,培养学生达3000余名。据初步统计他们之中任军级以上职务的有7名、地师级以上的74名、县团级以上的100多名。
新中国建立后,方山县在原贺龙中学的基础上创办了大武中学,后更名为方山县第二中学。1985年9月,在原方山县委书记刘泽民和贺龙中学部分老校友的倡导下,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老校友代表370余人聚会于贺龙中学故地——方山县大武镇,举行了贺龙中学建校四十周年纪念大会并恢复了贺龙中学的校名。扩建后的贺龙中学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包括:3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560平方米的办公楼,5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及厨房等附属设施,操场约500平方米。步入校门,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教学大楼前贺龙元帅的塑像(见照片),是为了永远缅怀贺龙元帅兴学育人的丰功伟绩,广大老校友和社会各界集资塑起的。贺龙元帅铜像是1990年6月聘请山西省美术院新田、龙启印等美术专家设计并承担塑造任务。塑造经费为三万八千元。铜像先经过多次泥坯造形,又经方山县委政府领导、山西贺龙中学领导及其校友会同志们数次审阅修改后,最后两次派人赴北京将泥坯造形照片呈送廖汉生副委员长、原装甲兵司令员黄新廷、贺龙夫人薛明审阅批准后,由山西机床铸造厂铸造。铜像铸造验收合格后,于1991年8月30日安装在石质台上。铜像设计为1.4米高,身着元帅服装(军呢大衣),半身免冠像,重130公斤。石质座台为1.6米高,座台四周大理石镜面上,正面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题词,即“办好贺龙中学,培育四有人才”;左面为中顾委常委余秋里题词,即“学习贺龙同志,尊重知识,爱才育人的远见卓识”;右面为中顾委委员、贺龙中学名誉校长罗贵波题词,即“继承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后面为原贺龙中学副校长彭德和李长路合撰,彭德亲笔书写的碑文。座台前为石质半圆形平面站台,两面后侧与后面为石质方形低栏墙。整个铜像面向校门,背衬新建的教学大楼,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现状
1991年9月2日在贺龙中学举行了贺龙元帅铜像揭幕仪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和山西省委副书记卢功勋为铜像揭幕并敬献花篮。省党政军负责同志和特邀来宾李立功、王庭栋、吴达才、陈德贵、张法、彭德、聂占新、孙叔杨、王作义等出席揭幕仪式。已故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为贺龙中学题写了校名。校园东面原贺中二队住址一个道观的楼上设有革命传统纪念馆,是为继承和发扬贺龙元帅兴学育人,重才重教的不朽功绩而创办。馆内设有贺龙生平事迹、贺龙中学校史,国内名人书法和绘画三个展厅,共珍藏各种图片172张,名人书法、绘画100余幅。 1991年,贺龙元帅塑像及贺龙中学革命传统纪念馆被方山县委、县政府命名为“青少年德育基地”;1995年被吕梁地委、行署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又被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山西省德育基地”,同时,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基地自创办以来,国家、省、市领导,各新闻团体记者,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同志等先后来基地参观,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广大新老校友、本县和本校的学生纷纷来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每年接待人数多达3200余人次,使基地真正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