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回马坡
建发二十四年,刘备已据有荆襄、两川之地,在孔明等人的拥戴下,于是年秋在沔阳进位汉中王,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令其起兵攻取樊城,被曹仁毒箭射伤右臂,又不听王甫之言,大意失荆州,遂一面差人往成都求救,一面回师欲夺回荆州。关羽在荆州路上,前有吴兵,后有魏兵,进退两难,十分艰辛。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创作的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写道:关羽父子夜晚从麦城北门突围出来,走临沮(远安)小道进川,到五更时分,行至决石,被吴将吕蒙、潘璋用套马索绊倒,关羽父子二人被擒,誓死不降,被孙权杀害。
书中所说的决石,就是现在的回马坡。在距远安县城鸣凤镇西北边18.5公里的罗汉峪沟西段上坡处。
罗汉峪沟长约10公里,是远安县最大的峡谷,西岸悬崖倒挂,峭壁如削,天如一线,人行沟底,阴森可怕,地势十分险要,是古代通四川的小道。罗汉峪沟,水随山转,路随水转,忽而在左,忽而在右,走完这10公里的沟,要淌48道水,行走十分艰难。有民谣为证:“走进罗汉峪,四十八道溪,草鞋磨破底,脚板磨破皮。”可见关羽当年半夜仓惶行走此道,何等不易!而吴兵在此设伏,用心又何其险恶!传说吴兵在罗汉峪共设下八道绊马索,前七道是用棕搓的绳子,最后第八道是用马尾搓的绳子,特别结实。前七道均被关羽冲过,最后一道被绊倒了。
后人为了纪念关羽,便将决石改为回马坡。不说关羽被吴兵擒转,而说回马,无损关羽的英雄形象。说也奇怪,就在回马坡下沟边的石板上,有五个马蹄印。说是后人做的吧,又不见斧凿痕迹;说是天然巧合吧,竟巧得如此之神,引发今人几多感慨!几多幽思!人世沧桑,岁月悠悠,当年关羽回马处,如今蹄印长青苔。
align=left> size=4> 清同治五年,有人在回马坡建一四角亭,亭中有一石碑,碑上刻有关羽骑赤兔马,提青龙刀的英武画像,还有两行石刻楷书:“呜呼此乃关圣帝君由临沮入蜀遇吴回马之处也”1960年修回马公路时,此亭被民工所拆,1982年,远安县人民政府又拨款重建,供游人凭吊。古往今来,回马坡一直是远安的著名古迹,历朝历代都有人来此发思古之幽情,明人翟承统诗云。 “吴狗甘事曹,桀犬多吠尧。 虎为群兽困,策马回山坳。 胡不冒锋刃?圣人异英豪。 冀当吞吴身,复荆报汉朝。”清人詹应甲诗云: “斗龙争日,风云特地收。 三分鼎折足,千里马回头。 汗血山花染,蹄霜石藓浮。 江东群鼠伏,何敢望骅骝!” 这两首古诗在现在看来,虽观点失之偏颇,但强烈地反映了广大群众对忠义之士关羽的崇敬与爱戴。每年古历五月十三日关羽生日这天,就有父老乡亲来到亭前焚香烧纸,洒酒供牲,祭奠这位大忠大勇的千古英雄。
- 兴山区 1高岚风景区
- 秭归 2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 当阳 3百宝寨
- 秭归 4西陵峡
- 点军区 5紫阳龙洞
- 长阳土家族自治 6长阳清江画廊
- 夷陵区 7宜昌黄陵庙
- 猇亭区 8夷陵古战场
- 当阳 9季家湖城址
- 宜都 10杨守敬故居
- 五峰土家族自治 11柴埠溪峡谷
- 夷陵区 12三峡人家
- 枝江 13关庙山遗址
- 夷陵区 14金狮洞
- 宜都 15永兴桥
- 五峰土家族自治 16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
- 夷陵区 17石牌要塞旅游区
- 当阳 18磨盘山遗址
- 秭归 19凤凰山古建筑群
- 秭归 20九畹溪风景区
- 猇亭区 21猇亭古战场
- 夷陵区 22晓峰风景区(野人谷)
- 夷陵区 23坛子岭
- 远安 24南襄城遗址
- 夷陵区 25三峡大瀑布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