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训墓
王汝训墓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王楼村东南一公里,郭庄村西200米处。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坐北面南,南北长200米,东西长80米。原墓前有神道,神道两侧有石马、石羊、石猪、翁仲、墓表等依次排列。现有石桌两个,石桌四周浮雕及花草明显。石碑三通,其中两通为贔屃衮龙碑、主要记述王汝训的生平简历,赞扬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碑文由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叶向高所撰。
- 中文名
- 王汝训墓
简介
据县志载:“王汝训,字师古、号泓阳,东昌府区沙镇镇王楼村人,明隆庆五年(1572)进士,历任元城县令、刑部主事、右副都御使、浙江巡抚等官职”。这对明清家族墓地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对石刻造像的研究也是重要实物,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现存站立的石碑三通, 石桌两张,石桌四周浮雕及花草明显,赑屃2个。王汝训墓虽然已严重破坏,但大体轮廓尚存。多年以前,整个墓地规模较大,在坟墓南侧的石碑前依次排列有成对的石羊、石猪、石人、石猴、石马、石狮等众多石像,再早之前,石马南边还立有几米高的石牌坊,场面非常壮观。由于年代久远,一些石碑被风化,石牌坊歪倒了。“文革”期间,王汝训的墓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些石像被砸,石人、石猪、石羊等被埋入地下。对于石马和石猴,王汝训家乡王楼村的很多村民还有印象,王楼村现保存有仅存的一张石马的照片,仅从照片中便能看出石马伟岸雄壮,雕刻细腻,栩栩如生,高2米有余。仅存的石马于农历1998年12月26日晚上被盗走。据村民们讲,在石马丢失的前几天,就有村民发现石马被挪动的痕迹。为了更好地保护石马,王汝训后人、时任村支部书记王孝元组织村民每晚轮流守护,准备将石马拉回村去,但一个石马就重达三四吨,正在他们寻找合适的工具时,是夜,石马被强行劫走。这些年来,村民们一直在追寻石马下落,但始终没有结果。人物简介
王汝训,1551—1610,字师古,号泓阳,东昌府区人。自幼笃学,师从穆孔晖,理学造诣颇深。明隆兴五年(1571)中进士,授元城(今大名县)令。万历初年,入京先后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光禄少卿、吏科给事中、太常卿、太仆卿、光禄卿等职。他为官清廉,家中清贫;万历二十二年(1594),改任左佥都御史、进右副都御史、浙江巡抚。后出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改工部右侍郎,署部事。他主持南京工部一年多,竭力清除旧弊,节约冗费数万两。他死后,赠工部尚书,谥曰“恭介”。他家居期间,从事著述,编纂《东昌府志》22卷,又有《疏草》二卷,文集诗稿藏于家未及编刊。他潜心研究理学很有声望,后人称他为明儒“七先生”之一。王汝训家庙
王汝训家庙原为后人供奉王汝训神位、依时祭祀之地。为一进院落,一院一门,现存三间古式瓦房,砖木结构,起脊扣瓦,气势不凡,院内青石铺地,大门前原有石狮一对,现已遗失。庙内原供奉王汝训神像及王氏家族的家谱,神像于“文革”期间焚毁,时过境迁,现庙内已空无一物。前些年有东西各三间偏房,为村中小学之用,后拆除。近年家庙经修缮,已恢复原貌。王汝训故居
王汝训故居位于家乡沙镇王楼村中,其后代各支只有长支才能住大门里。现只保存大门,古朴厚重,木门厚框,石狮把门,前些年尚有石墩,现仅剩门楣。- 通海 1通海杞麓湖
- 江川 2星云湖
- 红塔区 3玉溪玉泉寺
- 红塔区 4映月潭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5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6新平县龙泉公园
- 澄江 7禄充风景区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8南溪原始森林和高山水库群
- 通海 9秀山古建筑群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0妙莲寺
- 易门 11静乐庵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2世界第一高桥旅游风景区
- 澄江 13帽天山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4红河谷生态农业观光园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15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6元江哀牢梯田
- 澄江 17抚仙湖景区
- 澄江 18禄充村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9彩色膏林
- 通海 20秀山公园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21那诺哈尼云海梯田
- 红塔区 22玉溪汇龙生态园
- 易门 23龙泉河
- 澄江 24西浦公园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25扬武李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