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万仞宫墙
首页  > 山东  > 济宁  > 曲阜   »  万仞宫墙景点介绍

万仞宫墙

万仞宫墙
万仞宫墙(wàn rèn gōng qiáng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
中文名称
万仞宫墙
馆藏地点
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口镇文庙街52号
所属年代
所属博物馆
都江堰文庙
所属地区
四川成都

万仞宫墙

曲阜万仞宫墙

内容

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孔庙为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毁,正德皇帝下令建城卫庙、于是以孔庙、孔府为中心修筑了明曲阜城墙,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竣工。在与孔庙正南门相对处设立城正南门。因正南门为孔庙而设,所以应视正南门与孔庙为一体。明代学者胡缵宗为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赞扬,亲书“万仞宫墙”石额镶于门上,其意出自《论语》子贡语。鲁大夫叔孙武叔曾经对大夫们说:“子贡的学问很深,比孔子还要强些。”子贡听说后就给叔孙武叔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足肩头高,别人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东西,我老师这道墙有好几仞高(仞:丈量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别人是看不到里面的东西的,只有找到门,走进去,才能看到这墙内雄伟的建筑,可找到门的人太少了!”胡缵宗认为数仞宫墙仍不能表达他对孔子的赞扬,于是将其改为“万仞宫墙”。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到曲阜来,为了显示他对孔子的敬仰,把胡缵宗书写的石额换下,自己亲笔书写了同样四个字镶于城门。现在看到的“万仞宫墙”石额,即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写。

释义

围墙有万仞高,用以称颂孔子学识渊博高深,一般人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

来历

《论语·子张第十九》

原文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释

仞: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译文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明。”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演变

古时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后人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就将“数仞”改为“万仞”。明胡缵宗题写了“万仞宫墙”镶在仰圣门(阜城的正南门》上。清乾隆皇帝为表示对孔子的尊崇,又换上了自己御笔书写的“万仞宫墙”四个大字。

有关传说

相传嘉庆年间,有一狱犯彭山写得一手好字,却因死罪在身,只等秋后问斩。一天,县太爷亲临牢狱,叫彭山书写“万仞宫墙”四字。彭山也是读书人,聪明绝顶,深知死中求生的机会到了。瞬间,四个字一挥而就,苍劲潇洒,赢得一片喝彩。县太爷正在高兴之中,却越看越不对劲,原来宫字头上少了一点。他严厉喝道:“这个‘宫’字咋个没有脑壳?”彭山答道“死囚彭山有没有头还不晓得,奈何一个字无头。”县太爷求字心切,当众说道“宫字有头,本官赦你无罪。”彭山一听,心中窃喜。我需要的就是你这句话。随手抓起衙役头上的毡帽,饱蘸墨迹,飞起一脚,那毡帽不高不低,不偏不倚,刚好落在宫字头上,成了一个大大的圆点。

相关文学

万仞宫墙赋大成是集,文道在兹。忠信为墙,德道为基。志崇万仞,拯世途迷。巍且美矣,宗庙孔思。环立虽多,登堂有几。仁门义路,趋步可入。礼乐大观,沾溉无极。瞻高钻坚,自铸大义。干城畏天,博厚配地。泰岳岩岩,东山磊磊。稍逊格局,亦差宏规。量合乾坤,拒斥怪力。胸有千壑,绝尘不饰。俯察仰观,探幽索奇。天高云淡,舒眼旷立。启迪天下,广厦林立。百代不颓,寒士荫庇。洙泗溯源,泮宫赋诗。祭拜孔林,枝叶馨馨。万世光华,至圣备矣。寰宇大和,昊天无极。(薛刚)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