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禅寺石窟
慈禅寺石窟位于宝鸡麟游县城西南约3公里处,距西安160公里,南距宝鸡110公里。慈禅寺石窟始开凿于隋文帝时期,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续凿,并对过去的庙堂继续扩修,它是隋唐皇帝后妃及大臣在麟游避暑时礼佛的宫廷寺院。慈禅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位于杜水南岸,石山竣立,顶有柏树覆盖。高约十余米,石质坚硬细密,宜于雕刻,大窟两处。北窟高约8米,深5米,有三尊座佛,正中一尊身披袈裟,赤足盘膝,结跏趺座,座础高1.7米,身高3.96米,佛后洞壁刻有背光,图案精致。左右两侧各有胁侍佛一尊,面目相向,依崖趺座,大小和正中佛像基本相等。
南窟洞高7米,深3米,洞顶略呈穹窿形,造立佛一尊,身高4.7米,赤脚直立,造形优美。窟南北两侧各开一小窟,每边长1.25米,北边为一佛二菩萨,尤其胁侍菩萨小像,高不过1米,造型清秀瘦长,线条流畅,刀法洗练,比例协调,确系石刻精品。南边小窟内,雕有一佛二弟子,雕技精妙,与北窟同。
两窟四尊大佛像都是厚唇、高鼻、长眼、垂耳、腮丰、肩宽、胸部隆起袒露,代表了盛唐修佛造像的风格。虽经千余年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的破坏,保存依然完好。南窟站佛的右侧有一米见方的铭文,因自然剥蚀,已难辨认,但大唐永徽四年数字,却很清晰。1982年,省、市文物部门拨款进行修葺,现在汽车可直通窟门,50米河堤已完工,初步得到保护。慈善寺石窟寺是隋、唐时期皇帝来九成宫避暑礼佛而建的皇家寺院,其地山环水绕,林木葱郁。慈善寺第一窟主佛即为隋代开凿镌造。隋代存在时间短促,所遗佛教文物较少,像慈善寺第一窟主佛这样高大完整保存到今天的隋皇宫石窟造像,极其珍贵。唐代除继续利用慈善寺进行佛事活动外,又在九成宫周围新建一些寺院。第一窟左右两侧的立佛和第二窟站佛、菩萨等均镌于唐朝,高大精美,线条流畅,面相慈祥和蔼。第二窟唐代刻写的“敬福经”是全国现存刻写时间最早,保存字数最多,内容最完整的世俗佛经。在慈善寺出土的佛造像瓦当,亦极其珍贵。慈禅寺石窟现保存有三大窟,四十余尊造像,南北两大窟主佛均高4。5米以上,所存造像,圆润丰满,工巧绝妙,时代风格鲜明,是隋唐皇家寺院佛教艺术精品之作。
- 中文名称
- 慈禅寺石窟
- 地理位置
- 宝鸡麟游县城西南约3公里处
- 始建时间
- 隋文帝时期
- 保护措施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慈禅寺石窟,是慈禅寺的附属部分,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2公里处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依山凿崖,临水面川,为195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展历史
唐永徽四年(653),薛仁贵奉旨遍访万年宫周围山川形胜,选中古庄子村西崖面,并监修石窟寺雕凿工程,初建名滋善寺。唐高宗李治偕武后在8次驾幸九成宫避暑期间,频频到寺参拜,一些著名高僧也到此讲经说法,滋善寺一时名声大噪,香火很盛。唐开成元年(836),麟游暴雨,山洪冲毁滋善寺佛舍。五年后唐武宗李炎倡导灭佛,滋善寺石窟寺因是皇家佛事,名声显赫,又是土石之属,且工巧绝妙,而不在废毁之列,幸免于难。此后,佛教诸宗衰败,而中国僧人独创的佛教宗派——禅宗,却从唐末至宋,弘扬极盛,滋善寺遂易名慈禅寺,并于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日举行法会。其后香火时盛时衰,延续到民国。慈禅寺位于今县治东四公里之广川河,前临漆水,背靠岐山。山上古柏成林,幽兰丛生,紫荆满布,山势宛若游龙,山麓形成一切面石壁,高十余丈。唐永徽四年,沿壁修佛窟两处,造像生动,为艺术珍品。明时寺东曾设董仲舒书院,清以后废圮。寺前旧有古柏一株,秃顶垂枝,相传为古佛摩顶受戒之柏,故称“摩顶柏”。今古柏已枯,生有秃顶小柏二株。漆水沿东西两岸峭壁,形成弓形,绕寺而过,聚为深潭,游人至此,瞻望石佛慈祥微笑。山上古柏摇曳,水中树影横斜,山松水佛,融为一体,有脱俗之感。近年来,增修围墙,筑堤护窟,已成为群众赏心悦目之游览场所。主要景点
其寺原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富丽。唐代砖瓦多为青辊黑光,柱础亦精雕细作。石窟壁上修建有重檐庙堂,十分高大敞亮。慈禅寺已发现存于崖壁间的佛窟龛,计大窟3,小龛14,共有佛、菩萨、弟子38尊。第一窟。(北起计序)窟高7.2米,深5.4米,内雕三尊大坐佛。中间一佛结跏趺坐于方形须弥座上,座高1.6米,座底承托作阶梯式。束腰中开壶门,身高3.7米。头饰螺髻,面形较丰满,额方广平正,眉间有圆形白毫相,双目启睁,眼相分明,耳轮阔大,嘴角微下撇。身披垂领袈裟,坦右胸,腰身垂直,左手抚膝,右手掌心向外上举。佛身后洞壁上雕有园形头光和大型身光。右侧洞壁上刻有北宋和明代游人、信士题词。右边坐佛高5.5米。头戴宝冠,眉间有白毫相。面形酷肖女性,眉修长,眼角锐细。嘴唇、鼻梁棱角分明,脸型圆润饱满,下颏微翘。着圆领袈裟,双手交叉平摊置怀中。左边坐佛高5.4米。高肉髻,双目紧闭,面部表情恬静安详。衣饰、手势同右佛。窟壁间凿有两小龛,各雕一佛。左中右三尊大佛是三世佛的特征,即释迦牟尼佛、过去佛、未来佛。第二窟。高5.4米,深2.2米。洞顶略呈窟窿形,是慈禅寺佛造像中最精美的一窟。窟正中雕一赤足站佛,身高4.7米,圆肉髻,面形丰满,额部方广平正,眉间有圆形白毫,眉修长清晰,宛若新月。佛目似睁似闭,鼻梁端正修直。口唇上下匀称,唇上髭须刻划如蝌蚪纹,耳轮垂有珠饰。颈项圆润,披通肩袈裟,衣褶线条洗炼流畅。左手持宝珠,右手作说法印,手指长短适度,身直肩圆,足趾整齐。头顶洞壁上雕有火焰纹背光。佛身左下侧刻有“如来在金棺嘱累清净敬福经”一卷,约千余字,似为唐人刻,惜一部分字及年款已风化漫患不清。南北两壁上下,各凿2龛,北壁上龛,像已不存,仅余空龛;下龛一佛二菩萨赤足站立两侧,体态婀娜多姿,环佩缨络,浑身珠光宝气,透明的纱衣几乎同赤身裸体一样,从头到脚细腻的线条充分勾勒出女姓美的特征。南壁上龛雕一佛,下龛雕一佛和阿南、迦叶二弟子。佛结跏趺坐于方形莲台之上,迦叶、阿兰侍立两侧。笑容可掬,仪态谦恭。第三窟。未完工之半成品。中雕一小佛,头部已分化。再南数窟,大小不伦,佛与菩萨高低不等。然佛国情趣,诸般威仪,皆得到充分表现。慈禅寺石窟造象 距城五里(老县城)有慈禅寺,崖间有石佛像,工巧绝妙,唐永徽四年建。石窟位于杜水南岸,石山竣立,顶有柏树覆盖。高约十余米,石质坚硬细密,宜于雕刻,大窟两处。北窟高约8米,深5米,有三尊座佛,正中一尊身披袈裟,赤足盘膝,结跏趺座,座础高1.7米,身高3.96米,佛后洞壁刻有背光,图案精致。左右两侧各有胁侍佛一尊,面目相向,依崖趺座,大小和正中佛像基本相等。
南窟洞高7米,深3米,洞顶略呈穹窿形,造立佛一尊,身高4.7米,赤脚直立,造形优美。窟南北两侧各开一小窟,每边长1.25米,北边为一佛二菩萨,尤其胁侍菩萨小像,高不过1米,造型清秀瘦长,线条流畅,刀法洗练,比例协调,确系石刻精品。南边小窟内,雕有一佛二弟子,雕技精妙,与北窟同。
两窟四尊大佛像都是厚唇、高鼻、长眼、垂耳、腮丰、肩宽、胸部隆起袒露,代表了盛唐修佛造像的风格。虽经千余年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的破坏,保存依然完好。南窟站佛的右侧有一米见方的铭文,因自然剥蚀,已难辨认,但大唐永徽四年数字,却很清晰。1982年,省、市文物部门拨款进行修葺,现在汽车可直通窟门,50米河堤已完工,初步得到保护。慈善寺石窟寺是隋、唐时期皇帝来九成宫避暑礼佛而建的皇家寺院,其地山环水绕,林木葱郁。慈善寺第一窟主佛即为隋代开凿镌造。隋代存在时间短促,所遗佛教文物较少,像慈善寺第一窟主佛这样高大完整保存到今天的隋皇宫石窟造像,极其珍贵。唐代除继续利用慈善寺进行佛事活动外,又在九成宫周围新建一些寺院。第一窟左右两侧的立佛和第二窟站佛、菩萨等均镌于唐朝,高大精美,线条流畅,面相慈祥和蔼。第二窟唐代刻写的“敬福经”是全国现存刻写时间最早,保存字数最多,内容最完整的世俗佛经。在慈善寺出土的佛造像瓦当,亦极其珍贵。慈禅寺石窟现保存有三大窟,四十余尊造像,南北两大窟主佛均高4。5米以上,所存造像,圆润丰满,工巧绝妙,时代风格鲜明,是隋唐皇家寺院佛教艺术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