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应侯庙

利应侯庙是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的神庙。
- 中文名
- 利应侯庙
- 时 期
- 春秋
- 国 家
- 晋国
- 人 物
- 晋国大夫狐突
内容简介
狐突,字伯行,今交城县却波村人。晋怀公执政时,狐突的儿子狐毛、狐偃跟随重耳流亡到秦国,晋怀公因而将狐突抓捕,对狐突说:“你只要把你的儿子召回来,可免一死。”狐突回答说:“儿子事主,当父亲的只能教诲他忠贞不贰,这是古制。如今我的儿子是重耳的属下,倘或把他们召回,那就等于教唆他们做二姓之臣。这样凶残地逼迫,究竟是谁的过错呀!臣下我听命就是了。”遂以剑自刎。狐偃、狐毛弟兄二人随从重耳流亡十九年,公元前636年,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狐偃等辅佐晋文公成就晋国百年霸业,功绩卓著。魏、晋、南北朝及隋代的统治者均以狐突为忠贞报恩之楷模,及至宋代,徽宗皇帝封狐突为惠忠利应侯。古代民间,常把自然神灵或被神化了的某一历史人物称为“爷”。狐突姓狐,俗称其为“狐爷”。现在平遥的广大乡间,建造年代较久的“狐爷”庙残存有多处。不知情者,以修炼成仙的“狐狸精”为“狐爷”,不免以讹传讹,乖舛至。主要风景
平遥利应侯庙在县城东北15公里的郝洞村北,坐北向南,东与镇国寺相邻。庙址占地总面积2326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82.5平方米。庙之正位,当年有大殿3座,共9间(当地人俗称“九间庙”),东西配殿、厢房,对称均齐,轴线南端是庙门、戏台和钟鼓楼。庙因年久失修,除正位居中的大殿而外,其余已渐次失存。大殿建于金泰和六年(1206)(见利应侯庙大殿神台须弥座石碣年款)。此建筑面阔3间,明间大于次间,通面阔12.9米,进深4椽,总进深16.86米。屋内彻上明造,厅堂式结构,四架椽屋,前剳牵对三椽栿用三柱。单檐悬山顶,前檐设廊,廊深2.68米。前廊斗拱五铺作,单抄单昂偷心造,昂呈齐头状,耍头琴面式。补间斗拱一朵。斗拱用材的高宽之比与宋《营造法式》的规定十分相近。柱脚可见方形的柱础,柱有侧脚,柱头覆盆状,角柱生起。檐柱直径42厘米,与柱高之比为1:7.24。三椽栿高宽之比为2:1,平梁作月梁形。三椽栿、平梁的尺寸相对显短,具金代建筑风格。屋架举架平缓,檐部四举,总举折为五举。屋顶置花脊,覆筒板瓦。前檐明间辟门,板门装修,两次间设直棂窗。殿前是方形的月台。在殿内,沿后檐墙有神台,主尊是彩塑利应侯坐像,左为利应侯的夫人,右为其女狐姬。塑像略大于真人。神台两边各有侍香金童立像1尊,两山墙前各有侍从两尊。东、西、北三面内墙上满布五彩壁画,题材为书阁、花卉和书法作品。利应侯大殿的建筑设计与装饰工艺等均简洁而典雅,宋、金朝代的建筑特征显而易见。- 额济纳旗 1居延遗址
- 阿拉善左旗 2定远营
- 阿拉善左旗 3腾格里沙漠天鹅湖
- 阿拉善右旗 4巴丹吉林沙漠
- 额济纳旗 5怪树林
- 额济纳旗 6大同城
- 阿拉善右旗 7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
- 额济纳旗 8黑城遗址
- 额济纳旗 9额济纳河
- 阿拉善左旗 10腾格里沙漠月亮湖
- 额济纳旗 11阿拉善王府
- 额济纳旗 12额济纳胡杨林景区
- 阿拉善右旗 13雅布赖山
- 额济纳旗 14黑水城遗址
- 额济纳旗 15东风航天城
- 额济纳旗 16居延海
- 阿拉善右旗 17海森楚鲁旅游景区
- 阿拉善右旗 18额日布盖大峡谷
- 额济纳旗 19神树
- 阿拉善右旗 20巴丹吉林度假村
- 阿拉善右旗 21巴丹吉林庙
- 额济纳旗 22塔王府
- 阿拉善右旗 23海森楚鲁怪石城
- 额济纳旗 24巴丹吉林
- 阿拉善右旗 25湿地黄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