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属于客家民居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龙南镇)、定南县(历市镇)、全南县(城厢镇)、信丰县(嘉定镇)、安远县(欣山镇)、寻乌县(长宁镇)6县境内。赣南围屋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于2012年11月17日正式公布。
- 中文名
- 赣南围屋
- 地理位置
- 江西省赣州市
- 全 称
- 赣南客家围屋
- 建设时间
- 明、清、民国
- 结构形式
- 三合土、河卵石、青砖、条石
- 荣 誉
- 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围屋代表
- 关西新围、燕翼围
景观介绍
在赣南的青山绿水间,最醒目又最有沧桑感的人文景观,应该是那些位于赣南边陲被称作围屋的客家民居。赣南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龙南镇)、定南县(历市镇)、全南县(城厢镇)、信丰县(嘉定镇)、安远县(欣山镇)、寻乌县(长宁镇)6县境内。 赣南围屋,点缀于青山绿水间,散落于古老的赣南村落,时而婉约时而雄浑,象是一位历经沧桑却温情依旧的千年老人,以其厚重的历史感与独具魅力的文化品位,引来历代文人墨客的驻足惊叹。
历史成因
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如今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
赣南,史称“南抚百越,北望中洲,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故秦汉时便建有县治,至汉末已设有府一级的行政机构。唐末五代时,中原衰乱,赣南因地广人稀,相对偏僻安静,因此,成为避乱者的理想栖身之所,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到北宋初年人口剧增十倍,外来移民已远远超过原有的土著居民,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居民的成分和文化传统结构,于是,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同时及此后,从中原迁入赣南的客家先民或客家人,又不断往闽西、粤东迁徙。 赣南比同为客家人聚居地的闽西、粤东地区,建县建州时间都要早的多,秦代时便设有南墅县(今南康或大余县内)。据《淮南子》载,秦始皇为统一祖国南疆,曾令大将屠雎率五十万大军,分五路进军百越,成功之后,其中便留“一军守南墅之界”。这是史书上最早所见中原汉人进入赣南的记载。这便是客家形成的渊源及前身,在以后的历史演变中,客家人构成了赣南居民中一个独特的群落,赣南围屋则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龙光围”等题名。
发展阶段
根据万幼楠《赣南围屋研究》,赣南围屋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创始期、形成期和极端期。
创始期
创始期约为明代中后期。这段时期是客家围屋的自由创始期,形式多样,数量较少,占围屋总数的10%左右。这时期的围屋没有经过事先规划,往往随形而建,呈多边不规则型。如龙南里仁栗园围、杨村乌石围、关西西昌围和武当田心围。
形成期
围屋成熟期约为清代的早中期(清顺治至道光年间)。这个时期的围屋数量约占30%左右。围屋平面趋向方形,圆弧或多边形围屋逐步不见了。围屋立面多为两层,四角炮楼高出一层,但尚未成定式。如龙南的杨村燕翼围、关西新围、桃江龙光围和安远的善庆围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极端期
清朝末年至民国中期是围屋建造的极端期。这个时期由于清政府衰落,对外丧权辱国,致使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围屋建筑数量剧增,防御功能更强更完善,这期间兴建的围屋占赣南围屋总数的60%以上。如建于清咸丰年间的杨村东水围,天井全部用铁丝网罩住,外人即使上了屋顶也进不了围内;还有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里仁沙坝围,在围内还建有地下室。
进入民国以后交通发展使政府统治力度增强,社会状况好转,围屋便断然少建了。
结构特点
赣南围屋,面积有大有小。小的五、六十平方米,只有三开间,名叫“猫柜”,大的万余平方米,最大的龙南栗园围占地面积高达37000平方米。 赣南围屋,从平面上可分“口”字形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给人固若金汤的感觉。
典型代表
龙南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位于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是赣南至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围屋。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历时29年。因规模宏大、保存完整,2000年7月,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与燕翼围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关西新围,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关西围整体结构如巨大的“回”字,围屋的核心建筑就在中间的“口”字部位,其构造如同乌石围,是在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从而形成“九栋十八厅”大型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筑,共有主房124间。 关西新围开基祖徐老四,名名均,字韵彬,号渠园。因他姐姐嫁在燕翼围,常到姐姐家做客,时常为燕翼围的雄伟高大所神迷,内心暗藏竞争意识。姐夫赖世樟资助精明肯干的徐老四做木头生意,他天生聪慧,生意竟渐渐做大。有一回,他从赣州发排往南昌时,顺路搭了省府税官之公子返省,公子的父亲有感于徐老四慷慨助人,遂给了他一块免税牌。从此,徐老四做生意如鱼得水,呼风有风,唤雨有雨,一时间,许多排贩纷纷依附徐老四,也求他给打上其“西昌”火印商号,徐老四则收商号费,从而盈利滚滚。
传说每次戏开演后,当诰赠五品宜人的大夫人赖氏沉迷于戏剧中时,围屋的第一代主人徐老四就会从西门悄悄出去,与他的从苏州和扬州娶回来的两位张氏夫人到小花洲喝酒赏月去了。月光下,时光把酒汲干,一代代客家人陶醉在自己营造的命运里。
杨村的燕翼围
杨村的燕翼围位于江西龙南县杨村镇杨村鲤鱼寨,清顺治七年(1650年)始建,康熙十六年(1677年)落成,门向东偏北,系客家民居围屋,至今保存完好。这是一座4层楼高,层层环通的砖石木料结构,封闭式方形古建筑。长41.5米,宽31.8米,高14.3米,占地面积1367.55平方米。
燕翼围的基墙,上下八尺(2.76米),为长方体花岗石,上砌火砖,为坚厚风火墙。全围4层房,共计136间,对角四边设炮楼守角。三四两层有108个枪眼,底层有通风孔,顶层有排污孔,院内,二三两层有走马楼,备有暗井两口以应急,门前一口水井作常用。
燕翼围高大坚固,结构奇特,功能齐全。它集厅堂、居室、书房、跑马坪于一体,具防火、防攻、防炸于一身。既是客家人的舒适居所,又是战时的坚固堡垒。从其设计到建筑,都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是江南古建筑之杰作。因其高大坚固,子孙安全发展,由此派生的小围屋错落四周。因人多屋少,三十年代起在院内建矮舍作厨房。至今,燕翼围涵盖的裔孙已达1089红丁(指在世的男人),但现在留住燕翼围者仅15户46人。
1938年9月,日军飞机轰炸杨村,燕翼围顶层北边炸开一个2.7米宽“V”型缺口,后由住户修复。
燕翼围于199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之一。
燕翼围是赣南700余座客家围屋中的精华之作,是江西作为最大客家聚居地的重要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栗园围
栗园围是赣南最大的围屋,位于龙南县里仁镇,占地68亩,始建于弘治辛酉年,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四周围墙均为毛石砌造,几百间民房错落有致,密布其间。围内三口鱼塘并列成湖,翠竹柳影,散落沿岸。虽说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却有着江南景物的韵致。栗园围的居民都姓李,相传是明代大将军李清公的后人。李将军追随著名的儒将王阳明统军平叛,战功卓著,还乡后就用赏赐的土地建了围屋,据说“栗园围”这三个字都是王阳明亲笔题写的。
栗园围出名的所在是一祠三厅,即:纪缙祖祠、栊梃厅、新灶下厅和梨树下厅。其中纪缙祖祠是整个围屋的主祠,族人集会议事婚丧嫁娶都要来这里。新灶下厅竣工于嘉靖末年,这里出了两个五品大夫,成了栗园围里著名的“大夫第”。第二位五品大夫李遇汉在95岁高龄的时候又喜得重重孙,“五世同堂”的大夫第一时传为佳话。相传5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数百亩的板栗树林,名叫“栗树园”。板栗树林西边长着几十棵枝繁叶茂的梨树,形成了一块天然梨园,人们管它叫“栗树园”中的“园中园”。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李家很多人得了肺热之病,久治不愈。有个过路的老妇人告诉大家,旁边梨园中的梨非同一般,能清热排毒润肺,再挖取树根煎水熬膏便能治好疾病。村民依言而行,果然不久之后就痊愈了。此时,那位传授药方的老妇人却已不知去向。一位游方道人点破天机,原来老妇人正是梨山老母变化而来,为百姓除灾去病的。由于挖了太多的树根,梨树林慢慢枯死了。但这片“梨园”却留在了李家人心中。在扩建栗园围时,就在“梨园”的位置建起一座“围中围”,起名为“梨树下”,祠堂里也供起了梨山老母的牌位,永远感谢她对李家的救助之恩。
渔子潭围
渔子潭围位于龙南县里仁镇新里村,始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 年),道光十八年(1838 年)竣工,系粟园围十八世孙李遇德所建,最多可住108户。李遇德从事客家酿酒致富后建此围,因此,渔子潭围自古就有“客家酒堡”之誉。渔子潭围是赣南围屋中山水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围屋代表。
渔子潭围山环水绕,后有靠山,前有案山,四周砂山屏立,呈藏52风聚水之格局。围西侧濂江上修建有风水桥,分水桥以西河的拐弯处,左有象形山,右有狮形山,乃水口之形。当地人称之为“狮象把水口”。渔子潭围大门正对案山,形成良好的对景效果,寄托了人文昌盛的寓意。
渔子潭围坐西朝东,呈长方形,面阔55 米,进深45 米,占地2475平方米,平面布局呈“回”字形,是集家、堡、祠、内院、门坪五者功能为一体的赣南客家方围。围内分三层高9 米,为砖木、石木混合结构,四角建有炮楼,炮楼四层高12 米。围墙及炮楼开有枪眼、炮窗,有较强的防御能力。东西两侧围屋二层向内挑出设有内走马,整座围屋是研究赣南清代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宝贵载体。
全南雅溪围
雅溪围屋是赣南客家围屋的佼佼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约在公元1885年),现存有石围和土围两种,总占地面积为1010平方米。
其中,土围高3层,每层有17间房,围长29.8米,宽20.2米,高10.4米,占地约800平方米,大门设两层,有防火设备。石围呈正方形,围高12米,占地面积约410平方米,坐东朝西,依山傍水,地下排水系统良好,具有四水归堂的特点,大门用排石条砌成,3层门固如碉堡,4层围屋均用砖木结构,外墙采用三合土与卵石夯筑而成,围墙及碉楼上设有枪眼和瞭望孔,屋内有一口冬暖夏凉而甘甜的水井,围屋可攻能守,大门左侧原刻有“例授进士陈学士造”字样。
桃江龙光围
整座围屋用麻条石浆砌而成。此围建于清嘉庆 午年,这种坚固建筑在客家民居围屋中实属罕见。龙光围为方形体,四角有炮楼,高约6米,墙厚0.8米,围屋占地面积近1200平方米,仅在西边开有一拱门供出入。
镇岗东生围
东生围位于安远县镇岗乡老圆村,说它是客家第一方围,是因为围屋长94米、宽73米,是国内目前留存下来最大的方型围屋。登高远跳,我们便可感受围屋宏大的气势。
这座围屋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二年,为当时一位陈姓富人耗时八年建成。这座围屋共有199间房间,最多可以容纳近千人居住,东生围不仅规模巨大,在客家建筑艺术上也是别具一格,就像它的门楼四根柱子之间的楼牌式结构,上面题着“光景常新”四字,不仅气派还蕴含了客家人的美好愿望。在这座围屋的正厅,还留有一块御赐牌匾,上面写着“金母长生”四个字,是当时的皇帝赐给东生围内一位四个儿子都在朝中当官的女性的。东生围内不仅有着这种记载过显赫家世的东西,还有着许多反映客家人质朴思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