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家庙

海云家庙由林普玄等创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7年),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林震重修,万历八年十月二十四日,由雷州通判林楚,礼部尚书林士章等主持在原地重建,重建时改变了家庙的座向,但地址不变,形成现在的规模,清康熙间,内阁中书林琛再修,此外,清同治间,民国间,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等多次维修;
海云家庙座向东偏南5度。占地5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水池、戏台、大埕、门厅、前堂、天井庑廊、正堂、天井庑廊、后堂。全座面阔五间,设大门及左右偏门,墙斗作高浮雕麒麟图,明间、次间墙面采用木棂窗。方石柱,台梁倒悬吊莲,青石高浮雕门鼓;前堂十一檩带前廊,三山顶,使门厅的高度显著提高,增强了建筑的规格,而门厅的主梁又可置于二柱之间,木结构的处理达到前后平衡。由于分别由二组匠师建造,故两边斗拱数量不等,花饰也有所不同;正堂十五檩前后廊式,前轩卷棚式,深三间,青石高浮雕柱础,木柱承重,现改为圆石柱,台梁式木结构,稍间为穿斗式,正堂明间设木栅隔墙,中为祭祀祖先的神位,堂上悬“探花及弟”、“进士”、“旌表贞义”等匾额。左次间置明万历间南京礼部尚书林士章坐像;后堂深三间,十四檩前后廊。坐斗有瓜斗和莲花座斗,前后天井两边无廊间。护墙作外向雨披。墙体采用三合土夯筑,斗拱、搭牵、梁、枋、斗、拱之间均处理了镂花木雕,体量和位置都恰到好处,梁枋之间均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彩画,石、木结构大量使用各种雕刻形式。家庙屋面作悬山顶,稍间低于明间和次间,形成了耳房的形式,丰富了屋面的线条。海云家庙的规模之大,占地面积之大,均居于闽南地区同类建筑之首,对于研究古代祠堂建筑早期制度有重要的意义,被列为福建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乌石林姓历史上分衍到全省各地,也有不少东渡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凤山、宜兰、彰化、南投、基隆、云林等地均有乌石林氏的传人,其中有雍正年间林协、林捷、林良三兄弟,居台湾南部,定居台中的后裔林瑶琪先生,定居于彰化的林瑞国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回到乌石寻根竭祖,鼎建乌石天后宫,长春中学,又有宜兰林渭水等多次组团回乡竭祖。
- 正蓝旗 1元上都遗址
- 二连浩特 2“伊林”驿站
- 多伦 3汇宗寺
- 东乌珠穆沁旗 4金斯太洞穴遗址
- 多伦 5大渡口生态旅游区
- 正蓝旗 6小扎格斯台淖尔
- 二连浩特 7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多伦 8诺尔古建筑群
- 正蓝旗 9忽必烈夏宫
- 正蓝旗 10乌和尔沁敖包森林公园
- 多伦 11榆木川景区
- 多伦 12多伦文化公园
- 锡林浩特 13贝子庙
- 多伦 14多伦湖
- 锡林浩特 15平顶山
- 多伦 16姑娘湖旅游区
- 锡林浩特 17锅盔山
- 多伦 18山西会馆
- 多伦 19西山湾景区
- 多伦 20南沙梁景区
- 多伦 21滦源殿、西山湾
- 正蓝旗 22白音查干敖包
- 太仆寺旗 23御马苑旅游区
- 正蓝旗 24高格斯台风景区
- 正蓝旗 25金莲川